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大賣,影評人卻不待見它
這是屬於音樂主題電影的兩個星期——繼 Lady Gaga 出演的《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以首周五 1570 萬美元的票房橫掃北美院線,備受矚目的皇后樂隊(Queen)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又刷新了本年度音樂片的票房紀錄。上周五,該片在北美4000 家電影院進賬 1840 萬美元,預計首周票房在 4300 至 4500 萬之間,遠超此前的預期。
同樣的盛況早先一周也出現在皇后樂隊的故鄉——英國。包括周三、周四的提前場在內,《波西米亞狂想曲》在英國的首周五票房高達 953 萬英鎊,成為英國本年度第四部音樂題材的票房冠軍。
它註定將成為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傳記電影。在英國,它僅略微落後於 2006 年上映、以約翰尼·卡什(Johnny Cash)為主角的《與歌同行》(Walk the Line);北美的紀錄由 2015 年上映的《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保持,該片首周票房為 6020 萬美元。
毫無疑問,《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大賣要歸功於皇后樂隊的卓著聲譽。這支 1970 年成立的搖滾樂隊由主唱弗雷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吉他手布賴恩·梅(Brian May)、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or)、貝斯手約翰·迪肯(John Deacon)四位成員組成。到 1991 年默丘里因艾滋病逝世為止,樂隊為世人貢獻了一些傳唱至今的名曲,包括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演奏的《We Will Rock You》、在無數競技場合被演唱的《We Are the Champions》,當然,還有被直接用作傳記片名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來自皇后樂隊的第四張專輯、1975 年發布的《A Night at the Opera》。這首 6 分鐘的歌曲以複雜而精巧的結構將多種音樂風格呈現得淋漓盡致:樂曲由一段無伴奏人聲合唱(a cappella)引入,先後經過民謠、吉他獨奏、歌劇、搖滾四個唱段,直至第六部分進入尾聲,並在 B、E、A、F 大調之間不斷切換。風格、曲調的切換對應著樂曲「劇情」的轉換,帶給觀眾歌劇般華麗的聽覺與情感體驗。
A Night at the Opera 專輯封面。圖片來源:Amazon
許多人將《波西米亞狂想曲》列入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歌曲。除了發行當年笑傲英國單曲榜 9 周之久,它在默丘里病逝後再度衝上榜首長達 5 周。它在藝術風格上複雜多變卻又渾然一體,充滿宗教隱喻的歌詞更引發了無數猜測:那個被敘事主人公「殺死」的人和他的懺悔對象究竟是誰?緊張的「審判」部分又有怎樣的寓意?皇后樂隊的成員至今沒有對此作出解釋。
無論公眾從歌里聽出了什麼,普遍的解讀是它指向了主唱默丘里的私人生活。一種解釋認為,歌曲中表達的懺悔、掙扎對應了默丘里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和 Mary Austin 的婚姻因為一個男人而出現了裂痕,而同性戀當時還是一種難以被主流社會容忍的情感模式。
諷刺的是,影片對默丘里私人生活的描寫恰恰引發了影評人的集體憤怒。《每日野獸》(The Daily Beast)指責電影形同對默丘里的褻瀆:相較於種族、毒品、名利等困擾默丘里的問題,影片只是浮光掠影地掃過了默丘里的雙性戀身份,不僅將一個複雜人格簡化為對同性戀者的刻板印象,更為「劇情需要」捏造了歷史;Vox認為,影片粗線條的敘事讓皇后樂隊與默丘里的成長軌跡淪為同類電影的老套情節,浪費了一個有趣的題材;《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更引用《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歌詞給出了毒舌評論——銀幕前的觀眾或許會忍無可忍地尖叫道:「Mama mia, let me go!」
不過,觀眾顯然比影評人更為寬容。除了現象級的票房表現,《波西米亞狂想曲》也獲得了 8.4 的 IMDB 評分。飾演默丘里的男演員拉米·馬雷克(Rami Malek)得到了《每日野獸》的肯定。對製片方 20 世紀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來說,影片的大賣來得恰逢其時:20 世紀福克斯在好萊塢電影公司中的地位正日趨邊緣化,不久前接受了來自迪斯尼(Disney)的收購要約。這筆交易預計於明年完成。
儘管影片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的位置卻有些尷尬。這名執導了《X 戰警》的導演被 20 世紀福克斯中途解僱,剩下幾周的拍攝和後期由德克斯特·弗萊徹(Dexter Fletcher)接手。不過,演職員表中的「導演」掛的還是辛格的名字。
《波西米亞狂想曲》暫時還沒有進入中國內地的消息。
題圖來自:20 世紀福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