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講史堂第七百二十七期】歷史上今天: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中16槍斃命(歷史系列第296講)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10月31日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遇刺。這個統治印度16年的女人,被2個錫克族衛兵掃射了30發子彈。聽薩沙說一說吧。
英迪拉·甘地是印度領袖尼赫魯的女兒。
很多印度人認為,英迪拉·甘地對於印度的貢獻甚至大於她的父親。
在英迪拉·甘地時代,印度無論外交、軍事、經濟都有很大的發展。
軍事上,英迪拉·甘地奉行強硬手段,連續打贏了兩次印巴戰爭,將巴基斯坦削弱成兩個國家。
由此,巴基斯坦元氣大傷,再也沒有打垮印度的實力。
在英迪拉·甘地的強力干涉下,印度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一躍成為核大國。
至於英迪拉·甘地在經濟和外交上的成就,自然也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說了。
即便是英迪拉·甘地,也無法輕鬆處理國內複雜的民族和宗教問題。
印度本來就是民族和宗教的大雜燴,人口過千萬的大民族就有十幾個,宗教更是五花八門。
英迪拉·甘地自己是印度教徒,他的丈夫竟然是拜火教徒。
國家占支配地位的自然是印度族,他們基本都信仰印度教。
然而,印度族人口不過佔全國的百分之十四十六而已,還不到一半。
其餘還有泰盧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和泰米爾族,分別占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信仰不一。
如孟加拉族基本都是穆斯林,而泰米爾人則是嚴格印度教徒。
這麼多民族中,對印度有著重大影響的就是錫克族。
錫克族嚴格意義上是信仰錫克教的印度人,而不是某個種族。
在莫卧兒王朝時期,執政的穆斯林壓迫其他教徒,很多印度人對他們非常不滿。
可是,穆斯林至少講究所有人都平等,不像印度教公然採用種姓制度進行壓迫。
於是,錫克教由此誕生。
本文不是宗教普及文章,也不多說了。
簡而言之,錫克教有著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特點,是一種新宗教,成為很多印度人的信仰。
錫克教有幾大特點,主要是勤勞、勇敢、尚武、虔誠和團結。
錫克族長期受到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壓迫甚至武力鎮壓,形成了驍勇善戰的特點。
錫克族男人一律佩戴短劍,還將名字加上辛格,也就是獅子的意思。
勤勞的錫克族人熱衷於勞動。他們居住的旁遮普幫的糧食生產量,竟然佔到印度的二分之一。
眾所周知印度遍地都是乞丐,然而錫克族人是沒有乞丐的,也極端厭惡乞丐。
同時,錫克族人還非常團結。
根據錫克教的教義,每個錫克族人都是平等的,根本沒有種姓制度。
他們都有救助其他錫克人的義務。錫克族的神廟常年提供免費的素食,供失去勞動能力或者殘疾的族人免費食用。如果一個錫克族人破產了,周邊的鄰居都會解囊幫助。在錫克人來看,這並不是施捨,而是天經地義的。
另外,如果路上有一個錫克人被打了,路過的所有錫克人無論是否認識他,無論被打的錫克人幹了什麼,都必須去幫忙打群架。所以,在印度,很少有人敢惹錫克人。
自然,錫克人也有一些缺點,比如高傲、倔強、不容易相處、不與外族通婚等等。
因此,錫克人雖然只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二,卻在印度極有影響力。
在二戰之前的英國印度殖民地軍隊中,約有一半士兵都是驍勇的錫克族人。
後來中印戰爭中,解放軍認為除了廓爾喀人以外,印軍的錫克兵是最難對付的。
需要說明的是,上海租界的那些紅頭阿三,基本都是錫克族人。
這些高大、尚武、皮膚白皙的錫克人,被英國人僱傭成為保鏢和看門人。
在印度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都佔有重要地位,錫克人自然不願意長期被印度族統治。
早在印度獨立開始,錫克人就尋求自治甚至獨立。
沒多久,錫克人建立了自己的合法政黨阿卡利黨,經過幾十年的鬥爭獲得了很多的自治權利。
對於錫克人的威脅,印度歷任領袖都是心知肚明的。
到了英迪拉·甘地時代,她對錫克人又打又拉。
為了對付如日中天的阿卡利黨領導人隆格瓦爾,英迪拉·甘地走了一步臭棋。
隆格瓦爾是溫和派,主張用合法選舉和遊行,獲得錫克人的自治權利,不並要求立即獨立。
有人卻不這麼想。
錫克教1個普通教士賓德蘭瓦勒,則是極端派。他宣揚錫克人應該讓旁遮普邦從印度獨立,建立卡利斯坦國。
賓德蘭瓦勒的主張,獲得了一部分錫克人的支持,但人數很少。
英迪拉·甘地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如利用實力弱小的極端派賓德蘭瓦勒,來對付溫和派隆格瓦爾,讓錫克人分裂和內鬥。
英迪拉·甘地的願望是很美,遺憾的是事實正好相反。
在極端時間內,賓德蘭瓦勒一派異軍突起,形成燎原之勢。到了80年代,他已經成為最有名望的錫克族領袖,溫和派反而退居二線了。
此時,英迪拉·甘地體會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痛苦。
號稱印度霍梅尼的賓德蘭瓦勒,在宗教上很成功。他於1982年7月來到阿姆利則城的金廟,在這裡建立了他的指揮部。
金廟的地位類似於穆斯林的麥加,猶太人的耶路撒冷,是錫克人的聖地。
此後,賓德蘭瓦勒不但要求錫克人獨立,還宣揚必須使用武力。
於是,從1982年8月到1984年6月,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圖之間發生了1200餘次暴力事件,死傷1萬餘人。
面對旁遮普邦亂成一鍋粥,英迪拉·甘地也無可奈何。
她很清楚,擅自採用武力對付宗教,只能適得其反。況且,驍勇善戰的錫克人哪裡這麼容易對付的!
所以,甘地一度比較克制,沒有調動軍隊。
可惜,全國的大選就要開始了。
此時佔國內人口百分之七十幾的印度教徒,都對錫克人的行為非常不滿。
如果身為總理的英迪拉·甘地不能有效對付錫克人,恐怕她就無法連任。
在這種節骨眼,權衡輕重,她還是要爭取印度教徒的支持。
於是,英迪拉·甘地咬牙決定用武力鎮壓錫克人。
1984年4月4日,英迪拉·甘地的政府宣布,旁遮普邦為「危險地區」。
政府出動了20萬軍隊掃蕩旁遮普邦,3000人因此死亡,30萬人無家可歸。
局勢並沒有好轉。
6月2日,英迪拉·甘地決定採取斷然措施,攻擊錫克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金廟。
軍方迅速制定了「藍星」行動計劃,配有坦克和裝甲車的10萬大軍包圍了金廟。
躲在金廟中的賓德蘭瓦勒和上萬名錫克人,以殉道者的身份表示絕對不會屈服:印度人只能殺死我們,不能奴役我們!
無奈之下,6日英迪拉·甘地下令總攻,最終軍隊用槍炮佔領了金廟。
賓德蘭瓦勒被當場擊斃,還有492名錫克人被打死,政府軍也有84人死亡,還有4712名錫克人被捕。
傷亡和被捕的基本都是錫克人,加上被視為聖地的金廟被異教徒佔領,全國的錫克人都怒不可遏。
錫克人直接發出威脅:一定要報復儈子手英迪拉·甘地本人。
印度的軍警中,有大量的錫克人。甚至,英迪拉·甘地的貼身衛兵,也有多名錫克人。
政府官員出於安全考慮,試圖更換甘地身邊所有負責保衛工作的軍警。
然而,英迪拉·甘地出於政治考慮,只同意更換總理衛隊在內的大批錫克軍警,仍然留下了幾個錫克族貼身衛兵。
其中就包括跟隨他接近十年的衛隊副隊長:本特·辛格。
甘地認為,33歲的本特·辛格對她忠心耿耿,絕對不可能背叛她。
在一次採訪中,甘地對記者說:本特·辛格就是錫克人,他是好人。我們對付的,只是擾亂國家的一小批錫克壞人。
英迪拉·甘地不知道的是,本特·辛格卻迅速變了。
金廟事件後,本特·辛格曾經回家探親。
在聽到眾多親友和鄰居關於家破人亡的哭訴後,本特·辛格怒不可遏。
他認為保衛10年的這個女人,才是真正的惡魔。
與此同時,錫克族的極端派也找到本特·辛格,試圖給他10萬美元作為酬勞,讓他殺死甘地。
顯然,無論刺殺是否成功,本特·辛格都不可能活命。
讓極端派吃驚的是,本特·辛格一口答應了要求,卻分文不取:我殺她,不是為錢,而是為了所有錫克人!
本特·辛格回到總理府後,又聯絡上另一個貼身衛士薩特萬特·辛格,準備一起動手。
1984年10月31日,毫無戒備的英迪拉·甘地趕赴總理府,本特·辛格照例跟隨在後。
在走到一個過道時,手持衝鋒槍的薩特萬特·辛格也照例在這裡站崗。
突然之間,本特·辛格掏出一支轉輪手槍,槍口指著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甘地大吃一驚:你是不是發瘋了?
話音未落,本特·辛格對她連開5槍,將67歲的女總理打倒在地。
這邊,薩特萬特·辛格也用衝鋒槍,對準她進行掃射。噠噠噠,衝鋒槍一共打了25發子彈。
殺死甘地後,這2人並沒有逃走,而是對驚慌失措的衛兵們說:我們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你們該履行你們的義務了。
衛兵們慌亂的對準2人開槍,本特·辛格當場被打死,薩特萬特·辛格被打成重傷。
這邊,身中16槍的英迪拉·甘地,因心臟被擊中,送到醫院是已經失去心跳。
統治印度16年的英迪拉·甘地,就這麼死了。
若干年後,1991年她的兒子,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也被一枚人體炸彈炸死。
民族和宗教問題是異常複雜的,簡單粗暴的武力手段往往適得其反,文化融合的意義也許更大。
※【薩沙講史堂第六百七十四期】陳獨秀為了個女人失聯1個月?說說他的4個女人(歷史系列第279講)
TAG:薩沙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