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一座老屋,一張獎狀,割捨不了的家鄉情

一座老屋,一張獎狀,割捨不了的家鄉情

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最最重要的。一家人居住的房子,更是代表了萬千人的對家的情懷。有了家,每個人的心靈才有地方安放,有了家,歡樂才顯得更溫馨。看到百家號這個活動,心裡就涌動起無限的情感,我也想把自己對家的理解表達出來,就拿最直觀東西房子來呈現吧,這就是我家。這些照片是前端時間回老家,用相機拍的以作留念,現在剛好拿來用。圖片展示的是房子的各個時期的變遷,你會不會也想起了自己的家呢?

這座房子我不知道它建成的確切時間,打我出生時就有了。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都生活在這裡。正屋是三間,兩邊是卧室,中間是客廳,一家人就生活在這裡。挨著西屋是一件較矮的房子,門前還有一個磚壘的煙囪,這就是廚房。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都是在這裡做出來的。

這是東屋爺爺居住的房間的窗戶,是木頭做的。那時候家裡貧苦,沒有玻璃。記得是用半透明的塑料膜遮擋的。因為是瓦房,四壁也是土坯壘的,牆上刷的細泥。記得我八九歲前就是在這裡生活的。瓦房雖然破舊,但是冬暖夏涼,真的比現在的樓房要舒服。

這張圖片我特意留下來的,這是1985年爸爸獲獎時鄉里發的獎狀。那時候爸爸在家規模化孵化小雞,然後用扁擔挑著出去到鄰近村莊去賣。這在當時挺新鮮的,還被鄉里評為先進,大力表揚並發了這張獎狀。那時候我覺得爸爸好厲害!

這張照片是我家的新院子,是五間平房。是在原來老院子前面自家宅基地上新建的。聽爸爸說是在我十歲那年蓋建的,建房加上壘院牆,總共花了5000元,這在那時候也不是個小數了。我們家也成了村裡第一家蓋平房的。這張照片早了,是幾年前拍的,正值秋收時節,爸爸從地里收的玉米還堆在院子里。

這是新院子的一角,壓水井,聽爸爸說新院子蓋好後,找人打的井。以前吃水都是用扁擔挑著水桶,到村裡的水井去打水,再挑回來。有了這個壓水井,平時家裡用水方便多了。院里還搭了鐵皮大棚,平時下雨也淋不到了。爸爸的小推車和三輪車,為家裡出力不少。

再後來,我們外出求學、畢業、結婚,在城裡也買了房子,住上了樓房。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爸媽也上了年紀,地里的活也干不動了,把土地也擴給村裡有器械設備的鄰居種了。然後把他們接到了城裡,和我們一起住。一家人住在一起,挺好的,能相互照應。

妹妹也時不時的也帶著孩子來我們家玩,一家人挺熱鬧的,感覺很滿足。回想起從小到大的家的變化,真是感慨萬千。雖然現在很少回老家,但是記憶深處,老家的房子,老家的一草一木,依然在夢境里出現,那是我們割捨不了的家鄉情,還有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和記憶。你想起你的家的嗎?你想念你的家鄉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評 的精彩文章:

許昌這個紀念的多數文物,你電視上見過不一定親眼見過
許昌牛人多,男子在瓷器上「繡花」,一堅持就是8年

TAG: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