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西高平長平之戰古戰場,一場戰爭奠定北宋開國之基

山西高平長平之戰古戰場,一場戰爭奠定北宋開國之基

從河南進入山西,第一站就是晉城市。晉城古稱澤州,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東南依太行/王屋二山與河南省新鄉、濟源、焦作交界。而在晉城以北,有個高平市。

高平歷史非常悠久,考古發現,最遲於舊石器晚期,高平就已有人類聚居。高平市是堯封丹朱、神農播種、蚩尤冶鐵等神話發源地。又由於此地是晉豫咽喉,俯視千里中原,一直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高平發生的戰役數不勝數,而其中有兩場戰役,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第一個就是戰國時期的秦趙長平之戰,名氣之大,震古爍今。秦國大將白起在此戰獲勝後,坑殺了趙國降卒40萬,衝天殺氣震驚古今。也正是因為此戰後的屠殺,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再無力對抗秦國。秦國統一大勢,已不可逆轉。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奠基之戰,也可以說是春秋戰國從諸侯割據混戰過度到集權統一國家的決定性戰役。長平,就是現在的高平。長平之戰古戰場就在高平市北10公里的長平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場戰役名氣雖沒有長平之戰大,可是它的意義同樣不凡。這次戰役就是後周與北漢契丹聯軍之間進行的巴公原之戰,也有人稱之為高平之戰。

巴公原之戰發生在五代十國後期。五代十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悲慘最黑暗的年代,各種靠譜、不靠譜的梟雄縱橫其間,給歷史造成了巨大破壞。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在歷史深淵中哀嘆的人們,才意識到,天下大一統就要回來了。這個人,就是周世宗柴榮。

柴榮是周太祖郭威的養子兼內侄。郭威一家老小被後漢皇帝劉承佑殺光了,郭威被逼反抗,建立了周朝。郭威一生光明磊落,胸懷寬廣,卻只做了一件錯事,為了皇位逼死了湘陰公劉贇。郭威稱帝時,劉贇的生父——河東節度使劉崇在太原建立了北漢,並視郭威為仇敵,必欲報仇。等到柴榮繼位後,劉崇大喜,說豎子死耳!劉崇勾結契丹軍南下,在太平驛打敗周朝的澤潞節度使李筠,大隊直下澤州。

柴榮志在天下,當然不會縱容劉崇的傲氣,順便通過勝利,來壓一壓國內對自己的輕視,尤其是那個叫馮道的傳奇老頭。公元954年初,剛繼位不久的柴榮率軍親征,在高平與北軍相遇。兩軍先打一仗,北軍稍有不利,退到巴公原,柴榮率隊追上。北軍地形有利,而因柴榮跑得太快,只帶一部分軍隊,大隊人馬在後邊沒跟上。

是戰,周軍大將樊愛能、何徽不戰而降北軍,周軍右路崩潰。自己身處險境,反而激發了柴榮的無限鬥志,他揮舞大馬,縱橫殺入敵陣。周軍將士如馬仁瑀、唐景思、史彥超、董遵誨以及趙匡胤等人,非常受鼓勵,都殺到了陣前,最終殺退了北軍,還險些活捉劉崇,劉崇騎著「三品自在將軍」的黃騮馬,勉強逃出生天。至於契丹軍,大將楊袞就是來圍觀的,順便打瓶醬油回去。

如果柴榮此戰輸了,他就是第二個志大才疏的石重貴(後晉末帝,石敬瑭之侄),太多人等著看他的笑話。結果他贏了,不但贏得了高平巴公原之戰,而贏得了歷史。在周朝的敵人中,北漢不是實力最強的,卻是戰鬥力最強悍、對周朝威脅最大的。所以這場高平之戰,實際上也是周朝的立國之戰。

此戰不贏,北漢軍將南推進黃河,河南岸就是國都開封,誰都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性。贏了之後,北漢從此再無實力南下,給柴榮贏得了南征的大把時間和戰略空間。高平之戰對周朝和北宋太過重要,歷史意義完全可以和長平之戰相提並論。還有一點,因高平之戰徹底打殘了北漢進犯中原的能力,即使柴榮南征不利,保住中原毫無問題。

柴榮把劉崇徹底打怕了,很快病死。其子劉承鈞繼位後,更知道自己的斤量,哪還敢主動南下?柴榮不北上就謝天謝地了。高平之戰,同時也可以認為是北宋的開國之戰。客觀上講,北宋並沒有「開國」,即無開國皇帝,也無開國功臣,他們全都是依附於周朝柴榮的班底。沒有柴榮用五年半時間南征北戰,基本奠定統一大勢,十個趙匡胤也拿不下北漢、後蜀、南唐。

趙匡胤接手時的中原,國勢強盛,兵甲無敵於天下,人心思治。《宋史-范質傳》說得明明白白:周之世宗時,天下將定之時也。趙匡胤只不過是站在巨人柴榮的肩膀上摘了果子。當然,他那寶貝弟弟趙光義也是站在他的肩膀上摘果子。但歸根結底,這一切的美好,都是柴榮打下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港珠澳大橋工程用到的挖泥船,大國重器禁止出口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為何差點兒被梅江區分為兩半?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