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口魚糕中的鮮美鄉愁

一口魚糕中的鮮美鄉愁

香煎魚糕

鍋里的油微微冒著熱氣,此時的溫度正適合,轉小火,放入白如凝脂的魚糕片,略炸,至表皮顯露一些焦黃色,結成薄殼,佐以少許鹽,揀出,碼放進盤子,撒上芝麻。

開吃。

看起來軟糯細嫩的一片,肉質卻帶著微微的彈性,並不鬆散,在筷子尖上顫抖。一口吃下去,沒有魚腥和其他添加調料的雜亂味道,只有魚肉特有的鮮香嫩活像龍捲風襲過口腔,肉類的咀嚼感使人們更容易滿足和幸福——難得和吃肉一般放心的大口吃魚。

北方長大的人們大概對魚糕沒什麼概念,但生活在長江流域的荊楚人家,最擅長把魚類鮮活美味的做法發揮到極致,顯然,魚糕就是其中一例。

遺留下來的簰洲灣供銷大樓

咸寧,是戰國時期楚國所在,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簰洲灣就坐落於此。若是單單靠著長江,那也不足為奇。閉上眼想像一下:一座老城,既有斑駁的牆體訴說著70年代的紛亂,還有紅磚瓦表露著90年代的艱辛,但現在它們全都在太陽底下溫暖安適地睡著,除了蟲鳴鳥叫,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打擾到這裡生活著的人們。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簰洲灣的竹簰上,漁船已經開始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作業了,再過幾個小時,這一尾尾鮮活的魚就將變成餐桌上令人垂涎的美味——魚糕。

陰天,去往江對岸的船

美食,首先依賴於環境的支撐,好的食材是絕佳口感的基礎。毗鄰長江的簰洲灣水源乾淨,魚類生長周期長,且只有個頭和體重都足夠才會被選中。說來有趣,水向東流人盡皆知,萬里長江到了嘉魚縣簰洲灣卻轉折西流。或許正因為這千年不息折轉迴流的江水,才使得這裡的魚糕如此與眾不同。

《論語·鄉黨》中記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膾更多指魚生,通常要切得極細——杜甫曾有詩云:「無聲細下飛碎雪。」這種對食物,對魚處理方式的精細化程度,在荊州魚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魚糕是道極為吃功夫的菜。首先要把魚骨完全剔除,取魚肉中的白色部分,剁成魚糜,加入蔥姜等佐料和豬脊膘,用蛋清攪拌均勻,入鍋蒸制,等到香氣迫不及待跑出來鑽進鼻孔,差不多就到了刷蛋黃的時候了——每隔三分鐘在魚糕上頭刷兩次的蛋黃液金燦可人,真真是色香味俱全。「魚羊為鮮」,魚糕里魚肉佔去七分比例,且又是當天打撈當天製作的魚,真的會「鮮得連眉毛都掉了」的。

人們總是喜歡給食物增添一些神秘的故事光環,像是烹制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味秘方,放進去了,就變得不同凡響,魚糕自然也不例外。相傳,由於一家魚館老闆採購鮮魚過剩,捨不得丟掉,這才想出來將魚去刺,沖凈污漬剁成魚茸,加豬油和蛋清攪拌後入籠清蒸成魚糕的法子。

荊楚人們格外善於用繁瑣的工序,保留食物的鮮美。這道從南宋時期成為宴請權貴頭菜,被乾隆爺誇獎「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的魚糕,對於現在的人們而言,已經變成了再尋常不過的「家鄉味道」,每一片鮮美吃進嘴裡,喚醒的都是童年的記憶和家的感覺。

而這種帶著口味傳承和強烈情感的食物,恰好是我們所需要的。為此我們特地尋來簰洲灣的一家工廠製作魚糕,廠里做了十幾年魚糕的工藝師,將本地人的原有的口味掌握的分毫不差。

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人力的精準把控,這是魚糕進化的路標,指引它們通向完美風味的終點。

取幾片魚糕,或切丁熬煮白粥,或成為豐富煮麵的食材,或涮或炒或煎或炸,魚糕的天然是上好的調味劑,而能在烹飪中保持食材原味的食物,都有一種素麵朝天的鮮美。

點擊以下圖片

一鍵下單「長江魚糕」

(預售商品11月20日發貨)

點擊以下圖片

一鍵下單「長江魚糕」

(預售商品11月20日發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節氣 的精彩文章:

桂花加龍井,春與秋的滋味融合
在路上,用一套旅行茶具隨時給你溫暖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