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寶劍|「國家軍事博物館」都收藏了哪些古兵器?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了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中國人民革命 軍事博物館收藏的那些兵器們:
1. 銅雙色劍
戰國(公元前445-前221年)
長80、寬42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劍莖扁長,無箍,實心。又稱扁莖劍。柄部位細長,劍刃前部略有弧曲。劍身中部有凸起的菱形脊,劍刃和劍脊用比例不同的銅錫配比鑄成,脊部含銅較多,韌性好,不易折斷。刃部含錫較多,堅硬而鋒利。其鑄造方法是先澆鑄含銅量高的劍脊和劍柄,然後再澆鑄劍刃,兩部分嵌合成一體,既鋒利又有韌性。這種分別控制合金比例的複合青銅工藝,展示了當時的鑄造水平,是戰國青銅兵器製造技術的傑出成就。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2. 銅刻度弩機
西漢(公元前206-25年)
郭長18、懸刀長9.2、高21厘米,重1千克
安徽省舒城縣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有郭,各部件齊全。望山有刻度,使瞄準更加精確。從弩機的尺寸分析,當為強弩的弩機。對於西漢兵器的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3. 銅虎符
隋代(581-618年)
通高4.5、長7.5厘米
甘肅省庄浪縣陽川鄉曹家塬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黃銅質,為立虎狀,嘴大張,前腿直立,後腿作蹬地狀,尾巴直伸。虎符鑄時從中一分為二,背面有陰刻銘文。一枚正面為陰刻小篆「長利府」3字,背面陰刻楷書「右武衛」「長利二」6字。另一枚正面為陰刻小篆「大華府」3字,背面陰刻楷書「左武衛」「大華府」6字;兵符是皇帝徵調部隊的憑證。一半為駐兵將官所持,一半為皇帝所持,兩半相合方能調動部隊。此虎符對研究隋代府兵制及軍事歷史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兩半為一副,按一件計,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4. 銅手銃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
通長43.5、口徑3厘米,重4.75千克,銃口內徑30毫米
1937年山東省青州市蘇埠屯發現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筒形。整個銃鑄有加強箍六圈,銃口外沿及前膛部位鑄三圈箍,葯室上下鑄兩圈箍,尾銎鑄一圈。葯室呈球形隆起。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以用手持,此銃為單兵使用的。在銃的前膛、葯室、尾銎部位有銘文「射穿百紮 聲動九天」、「龍飛 天山」、「至正 辛卯」。尾銎口緣的兩側有兩個小孔,可用鐵釘固定木柄。元代創造的金屬管形火器是我國乃至世界兵器史上的一大創造。此銃結構比例合理,鑄造精美,是現存最古老的火銃之一,對研究古代火兵器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5. 銅手銃
明洪武十一年(1377年)
長44、口徑2.4厘米,重2.1千克
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黑城古城牆內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此銃由前膛、葯室、尾銎三部分構成。銃身前膛部分較長,葯室呈橢圓形球體,尾銎部呈喇叭形。在銃的口沿、葯室前後,以及尾銎口沿均鑄有加強箍。葯室上有火門。銘文分鑄在銃的前膛、葯室以及尾銎部位,「鳳陽行府造 / 重三斤八兩 / 監造鎮撫劉聚 / 教匠陳有才 / 軍匠崔玉 / 洪武十年月日 / 造」。明初所造銅銃,特點是口徑小、身管長、射程遠。此手銃較元代手銃口徑更小,管身加長,製造更精緻。此銃銃身銘文標有製造地、製造部門、監造官職姓名、工匠姓名、重量和製造年月。對研究明代火兵器及軍事裝備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6. 銅碗口銃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通長26.5、口徑7.5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此銃的構造是由碗口、前膛、葯室、尾銎四部分構成。口沿似碗形,前膛筒狀,葯室呈圓球形,尾銎部呈微喇叭形狀。沿襲元代大碗口銅銃,整個銃的管壁比元代加厚,可以裝更多火藥。在銃的口沿、葯室前後,以及尾銎部位共鑄有四圈加強箍。前堂炮身部位有陰刻豎雙排銘文「弘治十八年二月奏 准勝字型大小」,尾銎部有銘文「徐」字。此銘文記載了鑄銃的時間、銃的編號以及人員姓氏。此銃可安裝在木架上發射。也可將兩銃安裝在可旋轉的木架上的兩頭,輪換旋轉裝填發射,明顯提高了射速。此銃對研究明代火兵器有著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7. 劉春造銅子母銃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母銃長64、口徑2.8、子銃長15.5、口徑1.6厘米
河北省撫寧縣庄河鄉城子峪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為西式佛朗機仿品。由母銃和子銃兩部分組成,其中母銃1枝,子銃4枚。母銃由前膛、長口、尾銎三部分組成。前膛長39厘米,長口長18厘米,尾銎長7厘米。銃口內徑0.27厘米,口沿厚1厘米。長口凹下呈半圓形,後沿兩側末端各有一個2厘米長、0.8厘米寬的小口。尾銎內徑0.35厘米,中空,口大里小,均有木柄痕迹,已腐朽。長口與尾銎連接處左側有一個2厘米寬橫紐,紐中有一豎孔。整個銃身鑄有七道加強箍。最大外徑6.35厘米,重4千克。銃身陰刻一行銘文:「嘉靖二十四年造 勝字三千二百五十八號 隆慶四年京運。」尾銎刻有「鑄匠劉春」銘。
子銃4枚,形制均一致。由前膛、葯室、尾冠三部分構成。前膛長8厘米,葯室長6厘米,尾冠長1.5厘米,銃口內壁直徑15毫米,口沿厚5毫米。葯室中部上方有一小火線孔。葯室兩端上方各有1毫米寬高的提鋬,中各有一繩孔。通體3道加強箍,最大外徑35毫米,重0.85千克。銃身陰刻銘文一行,字款均是「勝」字型大小。這組子母銃,銘文清晰,工藝精良,體積小,重量輕,且便於攜帶,最宜於野戰時步騎兵使用,是嘉靖年間火器製造的精品。子母銃為中國火兵器史上後膛槍炮的開山之器,是標誌中國火兵器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佐證。此銃對研究明代火兵器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8. 鐵紅夷型火炮
明崇禎六年(1633年)
通長150、口徑6.5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鐵質,炮口小後膛大,口沿和尾部均鑄有加強箍。有炮耳,以便把炮搭在炮架上。炮耳上下亦鑄有兩圈加強箍,帶鐵環。在炮身管部鑄有豎排銘文「崇禎六年 嶺西道左布政王 總督兩廣軍門熊 督造 官 萬文浩 何吾嶷 張尚文」。明代鐵炮出土較多,有銘文的卻很少。其銘文記載了鑄炮的年份、地域,以及人員和其官職。其形制仿西式火炮,在明與後金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研究明代火兵器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9. 銅威遠將軍炮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通長70、口徑21.2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1690年制,銅質,火門鑄鐵,為一種大口徑短身管的前裝臼炮,炮身筒粗短,有六圈加強箍,前粗後斂,炮中部置耳,用以支撐、平衡炮體和調整射擊角度。以四輪木質炮車承載,發射鐵彈。炮身後部刻有滿、漢銘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 景山內御制威遠將軍 總管監造御前一等侍衛海清 監造官員外郎勒理 筆怗式巴格 匠役伊邦政 李文德。」炮膛分為前膛和葯室兩部分,前膛深37.5厘米,葯室深16厘米,直徑10厘米。此炮殺傷面積大,在康熙平定中國西北部葛爾丹叛亂和清軍多次對敵作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銘文對研究清代軍工製造業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康熙時,無論是火器的製造規模、品種數量,還是火器的性能、製造工藝等方面都達到了高峰。此炮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一級文物。
10. 黑皮鞘銅飾件鋼腰刀
清(1644-1911年)
通長86.5、寬8.5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刀身較窄薄,有血槽,前部略呈弧形,刀鋒為側鋒,尖銳鋒利,格呈橢圓形,直柄,有球形首。鞘為黑色皮質,鞘外間有銅飾。刀至今尖銳鋒利。此刀為官吏佩刀。製作精良,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二級文物。
11. 銅鎏金弩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
長15.4、高16.5厘米
1978年山東省淄博市西漢齊王墓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鑄造精良,並通體鎏金,惜多已脫落。其體型較大,加之出土於西漢諸侯王墓中,更具有特殊意義。對研究漢代兵器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二級文物。
12. 鐵鎖子甲(附鐵盔)
清(1644-1911年)
高84、寬65厘米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整體呈短袖筒衫形式,用金屬環套扣而成,柔軟堅密。鐵盔兩側有附耳,盔頂有插盔纓的直管。甲為精鐵打制的鎖子甲,具有較強的防護能力。對研究清代軍事裝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二級文物(鐵盔定為三級文物)。
13. 鐵四眼銃
明(1368-1644年)
長48厘米
安徽省潛山縣潘下鄉出土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銃身由四個銃管合造成「田」字形,四管合為一體。有三道鐵箍,尾銎部位用以安裝木柄。每個銃管各有一個火門,用以連續點火發射。四眼銃約出現在明嘉靖年間,為彌補單管手銃發射速度慢而創製的。明軍在與後金的薩爾滸戰役中使用過三眼、四眼等火器。明軍不但用它作戰,還用它做信號槍。此銃對研究明代火兵器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二級文物。
15. 鐵火槍
清(1644-1911年)
通長153、口徑1.2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直管長身,口徑小,前裝彈藥,滑膛,火繩槍機。把手彎形簡便,重量輕,便於步兵和騎兵使用。火槍是清軍裝備的主要武器之一。它在清代兵器中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二級文物。
16. 鋼七星劍
清(1644-1911年)
通長91.5、寬8.5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劍身修長,飾有七星,鞘木質,劍格為菱形,錐形木柄,柄首菱形飾有銀絲鑲嵌紋飾。劍鞘呈黑色,亦用銀絲鑲嵌夔龍雲紋,加配銅飾。劍鞘保存完好。此劍製作精良,裝飾華麗,造型美觀。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三級文物。
17. 漆鞘扁莖鐵劍
清(1644-1911年)
通長91、寬8.6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劍身筆直修長,兩面開刃,劍脊部有凹形血槽。扁莖,劍首呈三角菱形。柄木製,兩側嵌有用整塊玉石雕刻而成的飾件。鞘為木質,外髹黑漆。鞘的頭尾以及鞘身部位有銀飾件。在清代,多作為皇室貴族自衛用器。此劍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三級文物。
18. 鋼直柄刀
清(1644-1911年)
通長90.5、寬7.5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刀身較窄薄,前部略呈弧形,近刀背處有寬長血槽,刀鋒尖銳鋒利,圓格,直柄纏有絲帶。此種刀造型莊重,華美而實用。此刀保存完好,在清代兵器中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三級文物。
19. 雕花玉柄鋼刀
清(1644-1911年)
通長49.5、寬5.5厘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藏
雕花玉柄,柄首彎曲,刀身較寬,呈片狀,側鋒,形與兵卒用的朴刀相似。保存較好。此物對研究清代兵器具有比較重要的歷史價值,定為國家館藏三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