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緒,就是你的心魔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本文系孔子學堂原創文章
轉載請授權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對於情緒,我們都不陌生。很多情緒也很容易辨識,但是情緒往往只是內心問題的表象,而產生情緒的心魔,卻不是那麼容易被認識到。
一個人暴躁可能是因為膽小;一個人抱怨可能是因為恐懼;一個人妒忌心強,是因為他可能總想壓人一頭。不認識自己的心魔,就很難在根源上駕馭情緒。
一、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呂氏春秋》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齊莊公時,有個士人名叫賓卑聚。他夢見有個強壯的男子走上前來叱責他,還朝他臉上吐唾沫。醒了以後,發現只是個夢,他還是很不高興,坐了一整夜。
第二天他把朋友叫來說:
「我年輕時就愛好勇力,年紀六十了,沒有遭受過挫折侮辱。現在夜裡遭到侮辱,我將尋找這個人,如期找到還可以,如果找不到我將為此而死。」
他每天早上都和朋友站在四通八達的街道上,過了三天還沒找到,他就自刎而死了。
這個故事在今天看起來不可思議,一個人居然因為夢中受到攻擊,就受不了了,不能在現實生活里洗雪,就寧可玉碎不願苟活。
然,在古人的評論中,雖然也覺得這種行為不可取,但還是略有褒獎之意,讚頌比起不忍受恥辱,再沒有人能勝得過這位士人了。
由此可見,這位士人之所以氣性這麼大,他的心魔可能來源於一種古人推崇的榮譽感。而這種意識,既讓他為了自己六十歲都沒受過挫折侮辱而過分自傲,又讓他哪怕在夢中受到一點點挫折都感到氣憤。
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人,很讓人佩服。但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也許不只是表面上我們能看到的控制情緒。而是意識到內心最黑暗處,自己的心魔。
二、你的情緒里,藏著你的運氣
漢初三傑之一張良,某日於橋頭遇到一個老人。老人故意把鞋脫落橋下,傲慢的說「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忍著不滿,把鞋拿上來。
沒想到更過分的事發生了,老人非但沒感謝,還把腳翹起來,命令張良給自己穿鞋。不要說張良是貴族之後,就是一個普通人,恐怕這時也會怒火中燒,怒不可遏。如果這時張良忍不了,一怒之下一走了之,那張良就會不知不覺失去一個寶貴的機會。
就是因為他忍了,這被克制住的情緒,給了他一個回報。
老人在張良克制住情緒給自己穿好鞋之後,約張良五日後再到橋頭相會。
機會是有了,但能不能抓的住呢?老人繼續考驗著張良。
五日後,張良雞鳴即到達了橋上,但看到老人早已等在那裡,斥責他來晚了;
第二天,張良去的更早了,卻還是落在了老人後面;
第三天半夜張良即在橋上等著,這回老人滿意了,張良的隱忍至誠,或說,在老人看似無禮的要求和斥責之下,他依然能剋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委屈、不動怒、不拂袖而去,這讓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運。
老人是一位高士,名黃石公,他交給了張良一部成功立業的奇書,《太公兵法》。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有一些這樣的小小奇遇。你不知道你的情緒里藏著哪些運氣。你不知道你剋制不了的情緒趕走了多少運氣。
三、控制好你的情緒,就能控制住你的人生
中國有句老話說,不管你有多生氣,也不說過頭的話,做過頭的事。這說的就是控制情緒的重要性,有時控制不好情緒會對生活產生毀滅性影響。
有個讓人唏噓、值得警鐘長鳴的故事,寫的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少爺,如何從小就因為脾氣暴躁而犯錯,又如何在長大後,因為和兄弟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他那從未加以節制的暴躁,達到頂點,在狂怒之下打死了兄弟。
他的幸福人生轉眼成為廢墟。他原本英俊、富有,現在卻不得不隱姓埋名,不能陪伴孩子長大,不能發展家業,他用一生的孤獨、凄涼,慢慢的克服著暴躁傲慢的心魔。他用最昂貴的代價,學會了剋制自己的情緒。
生活中,因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瞬間毀掉自己幸福的例子還有很多。
有個家長在談到自己培養孩子的經驗時,她說回首往事稱得上是驚心動魄。她無數次徘徊在情緒失控的邊緣,看到大考在即,孩子卻毫不在狀態的玩著手機,她無數次站在門口,想衝進房間,不管三七二十一,她只想劈頭蓋臉的,把壓抑在心中的所有難聽的話和怒氣都發泄出來。
但無數次她還是忍住了,孩子不知道他看到的媽媽的笑臉背後,曾有多少情緒衝突,和多少控制情緒的努力。因為她知道,人生的幸福,孩子的幸福,也許成敗都在於這一舉動。
她深知這句話的重要性,「有時候,擊垮一個人,只需要一句話。」那麼,同理,你多年的苦心栽培,也可能就毀在一次歇斯底里的情緒發泄中。
幸福也許靠的是一個人長期的隱忍、耐心、和對情緒的覺察、疏導、升華,很艱苦,而毀掉幸福,只需一次情緒大爆發,很可能只是分分鐘的事。
同樣,磨練出控制情緒的功夫,可能也需要這樣持久的努力,需要常常反省和剋制日常生活中,自己面對小問題時,內心那些不易察覺的小心魔。
從控制小情緒開始,才有可能不在關鍵事情上失控,因為不能剋制情緒,而吃大虧。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