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謝幕之戰:脊梁骨被打斷,忠王李秀成孤掌難鳴
1851年1月,平地響起一聲驚雷,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等在金田舉起義旗,掀起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革命,即是太平天國運動。在歷時十四年的鬥爭中,太平軍和清軍進行了無數次規模巨大的戰役,如蓑衣渡大戰、長沙之戰、湘潭之戰、九江之戰、江北江南大營攻防戰、寶慶會戰、三河之戰、安慶會戰、雨花台之戰、祁門之戰、嘉應州之戰,等等。所有這些戰鬥,若論對太平天國命運之影響最大,當屬安慶會戰。
歷時兩年的安慶會戰,是太平天國後期最大規模的戰役之一,雙方在安徽省會安慶進行無數次血戰,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曾國荃、鮑超、多隆阿、彭玉麟等當時最優秀的戰將悉數登場。此役,太平軍慘敗,脊梁骨被折斷,忠王李秀成孤掌難鳴,太平天國滅亡進入倒計時。一起來看看。
1858年秋冬之際,陳玉成、李秀成先是合力進攻江浦、浦口、揚州,第二次摧毀江北大營,而後便揮師北上,在三河鎮將孤軍深入皖北的湘軍李續賓部6000餘人全部殲滅,太平天國北岸之威脅得到解除。1861年,洪仁玕、李秀成等召開會議,決定採取「圍魏救趙」之計來解除天京之圍。按照計劃,李秀成率三千將士遠征杭州,待和春派總兵張玉良、鄭士魁等分兵救援之時,突然回師配合楊輔清、李世賢、劉官芳、黃文金等攻擊高橋、孝陵衛,和春、張國梁在敗逃途中相繼死亡,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摧毀,天京之圍宣告解除。正當太平軍在東南戰場與清軍綠營、八旗廝殺之際,胡林翼、曾國荃、李續宜、鮑超、彭玉麟、多隆阿等卻在西線發起進攻,兵臨安慶城下。與此同時,叛將韋俊給湘軍獻計攻陷安慶門戶樅陽,糧道由此受阻。
自從九江失陷後,太平天國在長江中游僅存的戰略要地便是安慶,只要此地一失守,天京將會無險可守,隨時有被攻破之可能。對於安慶的重要性,太平天國統帥部自然知道,也極盡全力地去救援。1860年9月,陳玉成從天京渡江北上,圍攻壽州、鳳陽、六安,逐漸靠近安慶。1860年11月,陳玉成聯合捻軍將前鋒推進到桐城西南挂車河,連營40餘座,向湘軍李續宜部、八旗多隆阿部猛烈衝擊,試圖直接救援安慶。雙方在此處激戰數日,湘軍利用深溝、高壘阻擊太平軍,陳玉成苦戰多日,進展不大。緊接著,陳玉成進攻樅陽,試圖打通這條重要的物資補給線。很遺憾,他的對手是昔日猛將韋俊,他倆仇恨很深,所以,陳玉成進攻樅陽又以失敗而告終。
既然直接救援方式行不通,那就得另尋良策,即是實行「西征武昌」之計,大軍攻擊湘軍大後方武昌,迫使湘軍回援,已收到安慶之圍不攻自解之效。為此,陳玉成請求李秀成出兵配合,可誰知,李秀成卻以:「蘇省地方費了多少年苦,現在百姓未伏,萬不能來救。」為由婉拒陳玉成。很無奈,陳玉成只能通過洪仁干去做思想工作,盡量爭取李秀成支持,李秀成表面答應幫忙。1861年春,陳玉成率領主力連下英山、霍山、黃州,前鋒距離武昌僅100公里,騎兵瞬間即可抵達城下。當時,武昌城只有兩千多老弱殘兵,城池失陷乃早晚之事,胡林翼為此直接吐血數升,哀嘆自己:「笨人下棋,死不顧家!」很遺憾,李秀成對此次「西征武昌」計劃壓根不感興趣,行軍速度拖拖沓沓,在江西轉戰多日,白白浪費大好時光。陳玉成遲遲等不到李秀成,再加上安慶連連告急,於是留下賴文光守衛黃州,自己則率主力向東救援安慶。李秀成到武昌城下時,也不攻擊城池,而是原路返回蘇杭發展,不去救援安慶。對此,洪仁玕批評到:「安慶棄而不顧,徒以蘇杭繁華之地,一經挫折,必不能久遠。」
1861年4月底,陳玉成率三萬大軍進抵安慶外圍集賢關,並紮下大營,準備攻擊圍城湘軍曾國荃部。此時,天京派洪仁玕、林紹璋、吳如孝等率10萬大軍增援,這是一支臨時招募的軍隊,戰鬥力堪憂。1861年5月,陳玉成指揮各路大軍猛攻湘軍營盤,與李續宜、鮑超、曾國荃激戰數日,所部傷亡慘重。由於洪仁玕部太平軍戰鬥力太弱,無法突破湘軍防線與陳玉成合兵一處,陳玉成漸漸招架不住。1861年5月19日,陳玉成留下劉倉琳部4000人守衛赤崗嶺,令派4000人守衛菱湖北岸,確保安慶僅存唯一糧道暢通,自己則去桐城與洪仁玕商議對策。陳玉成一離開,曾國荃立即命令鮑超、成大吉兩部一萬餘人圍攻赤崗嶺,劉倉琳力戰而亡。不久,菱湖北岸13座營壘陷落,4000千太平軍無論投降與否,全部死於湘軍刀下。1861年8月,陳玉成、楊輔清做最後的掙扎,親率數萬大軍猛攻曾國荃,卻依然無法突破防線,被阻擋在壕溝之外。1861年9月,曾國荃吉字營攻陷安慶,守將葉芸來、吳定彩等近兩萬戰士全部陣亡。
安慶陷落後,陳玉成大本營丟失,被迫退守皖北廬州,後中苗沛霖之計而被勝保凌遲處死,太平天國脊梁骨被折斷。沒了陳玉成在西線牽制湘軍,在蘇南混得風聲水起的李秀成也是孤掌難鳴,無力回歸天,太平天國滅亡進入倒計時。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陳玉成號稱太平天國的頂樑柱,為何被困守廬州時卻無人去救援?
※剿滅太平天國第一功臣:擊敗陳玉成、李秀成,勝利後辭職回家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