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藏書與讀書

藏書與讀書

藏書與讀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藏書與讀書

書是我心中的至愛,在最艱苦的年代(包括三年災荒和十年文革的後期),只要手頭稍有盈餘,便想去書店買書。現已年逾八旬,仍以年均購書50餘冊照買不誤。數十年下來,積書逾萬,也算小有規模了。我的購書,貴在實用,無孤本、善本珍藏,所以不敢說是「藏書」。新書買來,一般我都瀏覽一遍,大體弄清書內的內容,急需的擺在案頭,不急需的放進書櫃,至於何時取出再讀,那就全靠書對我的緣分和我對書的需要了。

藏書分五類

我的書大致分為五類:第一類是與我的專業相關的書,這裡面包括中外戲劇名著,像中國的《六十種曲》《曲海總目》《元雜劇(正續編)》《明代孤本傳奇》;外國的有《莎士比亞全集》《莫里哀全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等。這些書都是很佔地方而又不能不備的。

第二類是我所愛好的書,我於戲劇專業之餘,最愛好的是詩詞,這類書的數量也不少,像《全唐詩》《全宋詞》《全金元詞》《全清詞》以及歷代詩話、詞話,歷代(包括五四以來的新詩)名家詩選等。以上兩類算是「親書」(自造詞),置於離書桌較近的書櫥,以便隨手翻檢。

第三類是工具書,包括各類辭典和類書。像辭源、辭海、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以及各類古籍鑒賞辭典、名書名畫(包括《三希堂法帖》和《世界美術名作鑒賞辭典》)等;類書如《太平廣記》《清稗類鈔》《歷代筆記小說》《涵芬樓古今文鈔》等。都是售價不菲、讓朋友看了點頭艷羨的書。這類書除一部商務印書館出版(附四角號碼索引)的《辭源》置於案頭外,其餘大部置於書櫃,只在考訂某一有爭議詞語時互參使用。

第四類是經典,所謂經史子集。史類如《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紀事本末》《清史稿》等,經類如「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集成等。這類書使用率並不太高,但不能不備。冊數多,品類繁,所佔櫃櫥可想而知。

第五類是中外文學名著,這也是我存書最大的一塊,也是最不常用的一塊。儘管有些書名氣很大,時有名家推薦,我不知別人,在這類書中,我除了對《紅樓夢》《復活》《簡愛》等極少數的幾部看過多次外,其餘大都是硬著頭皮啃一遍,有時甚至是一目十行,便再也沒有重讀的慾望和勇氣了,我把這類書放在最不顯眼的地方,除非某書被媒體熱炒時,翻出來看看外,大都被蛛網塵封完全淡出我的視野了。

必須養成長期讀書的習慣

近來《中華讀書報》發表了數篇關於藏書和讀書方面的文章,都說藏書愈多,讀書愈少,書滿為患,我深有同感。看來錢鍾書先生的不買書,不藏書,只從圖書館借書,並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夫人楊絳先生更具體說:「錢先生有書就趕緊讀,讀了總是作筆記,無數的書在我家流進流出,存留的多是筆記,所以我家沒有大量藏書。」是了,錢先生是中國少有的大學者,思想家,學問家,他的為人之道,為學之道,亟為學界所推崇,但他並不以藏書為癖,他的學問都是從借書中讀來並用筆錄手寫的方法記下來的。這就給我們一種啟示,借書是要還的,必須抓緊讀,這是一;讀後必有心得,單憑腦子記,即便像錢先生那樣博聞強記,日子久了也難免失憶,用卡片記錄下來就萬無一失了。我讀錢先生《談藝錄》(1984年9月補訂本)書中徵引中外名家、古聖先賢名言名句浩若煙海,但所有繁征博引都為了闡明先生自己的發現和發明,全無掉書袋或自作高深的負面效應。他這種作學問的精神,絕非一日之功,必須養成長期讀書的習慣,且讀必窮究、究必有得的堅強毅力才能達到的。

不要把查電腦當成讀書

寫到這裡,使我想起前不久我所經歷的一件事。我曾給一位年輕的劇友,送過一套《二十四史》(中華書局繁體豎排本),因為她常寫歷史題材,有了這套書,查找史料會非常方便,甚至可以傳世。但令我意外的是,她收到後並沒有很興奮。後來見面時她對我說:我根本不看書,寫作時遇到什麼問題就上網,只要打開萬維網,要什麼有什麼,天地萬物,一查就有,既便捷又省力,書對我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這是兩代人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的變化,錢鍾書式的作學問的方法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我仍很難想像一手握著滑鼠,兩眼盯著熒屏查找資料與讀書有什麼關係?這種機械式的操作,與其說是閱讀,毋寧說是看字,這同錢先生從書本上閱讀,邊看邊想,看到有用的東西,就用筆記下來,完全是兩回事。因為電腦也是「腦」,它儲存信息的能力相當強,電腦的儲備抵消了人腦的記憶和思維,常玩兒電腦的人,往往提筆忘字,組詞能力銳減,千萬不要把查電腦當成讀書。

叔本華曾說:「要求讀書的人記住他讀過的一切東西,猶似要求吃東西的人,把他所吃過的東西都保存著一樣……身體只能吸收同性質的東西,同樣的道理,任何讀書人也僅能記住他所感興趣的東西。」這幾句話很辯證,回答了我的一些困惑。書貴精讀,所謂博覽群書也必須在博中取精,才不致生吞活剝,讓自己成為書的奴隸。叔本華還說:「記錄在紙上的思想,不過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跡而已,我們也許能看到他所走過的路徑,如果我們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麼,則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斯言睿智,發人深省,我們無論是讀什麼樣的書,包括紙頁的、數碼的、經典的、時尚的……以及人生的大書,都必須睜開自己的眼睛。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了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愛讀書的金庸,一代武俠巨匠是這樣煉成的
王古魯東瀛攝書影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