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skine Pen+Ellipse智能書寫套裝,設計師的得力助手
Moleskine是一個怎樣的品牌?
Moleskine,一個站在記事本頂端的牌子,其實它只是一個筆記本,但它又不僅僅是一個筆記本。Moleskine賦予這個品牌的文化和調性在我眼中是極為成功的。
為了更好的感受這個品牌的文化,我去探訪了Moleskine位於北京三里屯的咖啡店,這是目前亞太地區唯一一家Moleskine Cafe,從店面設計到產品陳列都出自於義大利設計師。店內除了可以喝咖啡,還可以體驗Moleskine豐富的產品。
在和店長的交流中我意識到,Moleskine想把這個品牌打造成不僅僅是一個筆記本品牌,而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確實,Moleskine有這個能力和底蘊。
我從四五年前開始用Moleskine(教授指定的,當時對於一個還是學生的我來講還是比較貴),給我比較深的印象在於一貫高的品質,良好的書寫體驗,統一的視覺語言和滿足了一名設計師的「虛榮心」。同樣,Pen+Ellipse這個產品再帶我一如既往的產品體驗同時也讓我體會到傳統與科技的交融。
Pen+Ellipse是一個怎樣的產品?
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表達Pen+Ellipse的核心,那應該是「在給你傳統書寫體驗的同時,使你的筆跡記錄,分享在個人數碼設備中」。 是的,配合Moleskine的App,你可以在Android,ios,Windows,Mac os等不同平台配合OneDrive,OneNote,GoogleDrive,Adobe Cloud,Evernote等平台對個人筆記做到保存,編輯和分享,或者直接郵件發送給其他人。
產品的包裝很精緻,有一種你去打開一本精裝書的感覺。套裝裡面包含了一支筆,一根替芯,數據線,一本大型點陣筆記本,一本結合說明書的體驗筆記本和保修卡等。替芯採用ZEBRA 4C-0.7,價格很實惠,體驗下來書寫質感也很好。
筆體採用金屬材質,黑色和灰色的搭配視覺上比較沉穩,筆帽上的筆夾採用統一的設計語言,可以插在筆記本的封面。筆桿呈橢圓形,由於筆的質量不大,並且重心靠筆尖,整體的書寫體驗很好,和普通的筆沒有明顯差別。筆尾有一顆指示燈,工作狀態下呈藍色。電量在我斷斷續續使用了40分鐘左右從100%降到%90,對於非重度書寫的用足以支撐一天的使用。
尾端採用Micro use來充電,作為2018的產品,我覺得如果採用type-c介面會更好,畢竟新的ipad都改成type-c了。
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Moleskine Pen+必須配合專門為它設計的智能筆記本使用,因為在筆尖下方有一顆微型攝像頭,用於捕捉筆跡,並通過智能筆記本上的點陣編碼進行定位。
智能筆記本很好辨認,整個系列都採用圓角設計,讓我驚訝的是紙的邊緣摸起來非常光滑。除此之外,和Moleskine其他系列在紙質方面沒有什麼區別。
目前這個系列只有兩個尺寸,大型(13x21cm)和加大型(19x25cm),並且提供橫間,點陣,純白和全年周記四種款式。一般我推薦大型的尺寸,比較便攜,加大型適合於不經常移動的使用場景。
在開始之前
第一次進入app有教程教你如何配對,首先打開藍牙,然後按住筆端案件三秒開始配對。因為我之前其實已經配對過了,並且設置了密碼,我挺喜歡密碼的功能,至少安全性提高了。並且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可以通過app提示設置筆跡強弱。
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軟體是我從Google Play上下載的,我設置了中文,但是整體使用下來仍有不少翻譯是英文的,而且一些中文翻譯有些奇怪,比如「韌體更新」其實就是軟體版本更新。如果用戶沒有英文語境的習慣會造成困惑,
軟體可共享的平台還是很多的,總有一款適合你,我這次主要使用的是Adobe Cloud平台加相關設計軟體。
關於備份這裡要說明一下,Auto Save Options是指每次記錄之後自動更新到你需要同步的平台,供跨平台使用。備份&恢復是指如果你更換了設備,你可以整體上傳和下載你所有的筆記,但這個功能目前只能配合Google Drive使用。在電腦端的Moleskine App只支持Google Drive的整體備份&恢復。What?Moleskine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本地優化?
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關於使用場景我確實有過思考,可能有用戶和我一開始一樣,對於一個這樣的產品產生過疑問。如果作為一名設計創作者來講,我慢慢找到了Moleskine Pen+的正確打開方式。
除了工業設計之外,我有時候還會做一些平面設計,比如上周一個朋友要我做一個品牌設計,那我就試著配合Moleskine Pen+看看在真實使用場景上是怎樣的。
視頻中是我配合Moleskine Pen+設計一個logo的過程,以及在線編輯分享到雲端。
請忽略我難看的字跡
打開App之後自動上傳文件
通過Moleskine App可以做到在線編輯,改變筆跡的顏色,粗細。也可以增添筆跡,高光畫出重點等。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功能,可以隨時通過App來看到圖像在不同顏色下的視覺感受,方便我進一步修改。Moleskine Pen+對於筆記追蹤十分可靠,中間的失誤可能是由於我使用尺子度緣故。
修改完成之後可以加上書籤,方便日後查找,然後自動保存到Adobe雲端。回家之後我可以直接進行編輯。
保存到Adobe Cloud的時候會生成一個透明背景的SVG矢量文件,方便在Ai裡面修改,非常適合平面設計工作。這裡可以注意到,這個矢量文件里保存著每一條筆跡,方便修改。根據草圖用Ai可以快速繪製出一個logo的草圖。
在此之前,我一般的流程是在紙上繪製草圖,拍照上傳到電腦,再導入到Ai。整個過程比較繁瑣,且不精確。現在的步驟是通過Moleskine Pen+畫好草圖的同時直接在雲端保存,打開軟體就可以導入編輯。
如果大家記錄文字性的東西比較多可以選擇同步到OneNote,方便編輯後期的文字編輯與團隊共享。
這裡還有一些我喜歡的小細節:
Moleskine Pen+可以在你書寫時自動打開記錄功能,避免遺漏筆跡。
在智能筆記本的右上角有一個信封的標誌,點擊可以直接發送郵件。
Moleskine App有筆記翻譯功能,可以在軟體中設置,支持中英在內十幾種語言。
筆記搜尋功能可以輸入關鍵字,軟體自動尋找有關的筆跡的頁面,方便查找。
App支持頁碼功能,方便查看對應頁面。
App兼容PNG,PDF,TEXT,SVG等不同格式的分享。
Moleskine Pen+為誰而生?
Moleskine Pen+的市場在我看來是比較刁鑽的,它適合於習慣紙質書寫同時需要保存其電子文檔的人。現在人人都離不開各種電子設備,有一部分人開始了無紙化辦公,但市場上註定有這樣一部分需要紙質書寫的人,不管是硬性需求還是生活習慣,Moleskine都給了他們一個額外的選擇。當然,代價就是價格不菲的設備費用。
我喜歡Moleskine給我的感覺,它像一個開關,當我打開筆記本的時候就告訴自己這是工作的時間。口袋型筆記本基本是我會隨身攜帶的,此外我會用大量的軟皮本作為學習筆記。對我而言,這個產品極大方便了我的日常設計流程,方便我在紙張和顯示屏中切換。我平時習慣用的小包剛好可以放下,這也成為我新的EDC產品之一。之後我可能會再買一個作本為學習筆記,配合Lynda的視頻課程使用。
平心而論,Moleskine產品的單價並不低,但如果你喜歡它的品牌文化以及注重書寫細節的體驗,它們的產品是非常值得去嘗試的。如果說我對這個系列還有什麼其他期望,那就是希望可以推出一款口袋型的智能筆記本來方便不同用戶的需求。
總結
通過體驗來看,Moleskine Pen+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
出色的產品質感。
筆跡記錄準確。
App功能豐富(翻譯,編輯,分享)。
缺點:
沒有type-c介面。
App本地優化欠佳。
價格偏高,不是說產品不值這個價格,而是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大眾消費品。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dracelong原創
※十指下的流光溢彩,黑寡婦蜘蛛精英版機械鍵盤體驗
※有「車」出行,旅行從此輕鬆,虎貝爾推車體驗
TAG:極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