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淬鍊,槍械的自動化實際上已經開始成熟,二戰爆發之際,各大國除了開始裝備衝鋒槍,也開始試點裝備半自動步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美國的M1「伽蘭德」和蘇聯的SVT-40。

蘇聯這邊也沒有忽視潮流,一邊研發改進「波波沙」衝鋒槍的同時,也在進行半自動步槍的研發。1940年,蘇芬戰爭爆發的同一年,SVT-40半自動步槍研發成功。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實際上早在1938年,SVT-38就研發定型,1939年2月,托卡列夫的設計最終獲勝,在斯大林的親自干預下,SVT-38開始裝備部隊,但生產只持續了半年就停止了,產量應該不到10萬支,後來大多數SVT-38在戰鬥中損毀、丟失以及返廠改裝為SVT-40。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在前期節節敗退,損失極為慘重,已經開始裝備部隊的SVT-40也大部損失,為了快速補給武器裝備,很多蘇軍軍工廠放棄工藝比較複雜的SVT-40,轉而生產莫辛·納甘步槍或波波沙衝鋒槍。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而且這把半自動步槍在蘇軍內部的名聲也不怎麼樣,其實還是因為蘇軍士兵文化水平普遍不高,SVT-40那比較有難度的保養要求自然令蘇軍士兵頭疼不已,再加上在這一時期巷戰較多,顯然是強調火力的衝鋒槍更受歡迎,於是直至戰爭結束,蘇軍也沒有批量裝備SVT-40。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但出於狙擊作戰的需要,有不少SVT-40裝上3.5倍瞄準鏡,專門派發給狙擊手們,也算是發揮出意料之外的價值。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牆內開花牆外香,SVT-40反而很受德軍士兵的歡迎,因為這把槍比Kar98的射速高,比MP40的精度好,再加上德軍士兵有向來精心維護武器的好習慣,所以SVT-40在德軍手中比在蘇軍手中更加得心應手。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後來德國人還在SVT-40的啟發下,仿造生產了G43半自動步槍。

二戰時蘇軍並不是沒有半自動步槍,但為何只喜歡用衝鋒槍?


二戰結束後,AK-47和SKS開始裝備蘇軍,SVT-40也就漸漸失去了存在的價值,1955年完全退出蘇軍現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武侯 的精彩文章:

論羊皮在蘇德戰場中的決定性作用
美國大兵們武裝到牙齒,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願意自費帶手槍上戰場?

TAG:威武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