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怎樣優化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

怎樣優化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

2006年,教育部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200所國家示範(骨幹)院校共計重點建設788個專業群,許多省份也逐步推進專業群建設。隨著高職這10年來專業群建設的大力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在傳統的國家層次、學校層次與專業層次之間出現了專業群層次,怎樣優化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也成為理論與實踐者關注的課題。因此,筆者在分析高職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現狀的基礎上,嘗試提出其優化原則及保障建議。

高職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

首先,在教育教學理念方面,還存在專業群層次人才培養模式與宏觀層次的國家、學校層次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微觀層次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下一般粗」的趨同傾向,沒有體現出專業群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其次,在模式構建方面,由於目前職業院校的專業群並不是基於產業鏈新建的,而是在各專業若干年發展的基礎上,圍繞某一技術領域或服務領域,以優勢或特色專業為核心,融合相關專業而形成的專業集合,因此在實踐中要麼偏重專業個性,專業群內各專業自成體系,要麼偏重專業群共性,側重核心專業自身建設及輻射作用,而往往忽視了不同專業的個性。

再其次,在模式描述方面,體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少,大多僅僅為體現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階段、過程或方式,如「對接」「驅動」「結合」「模塊」等。

最後,在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推進方面,專業群內各個專業的理論與實踐課程設置各自為政現象比較普遍,難以形成專長和品牌,各專業資源共享程度差、利用率低等。

高職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原則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人才培養的核心,優化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是提升專業群建設質量的關鍵。針對目前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共性問題,筆者認為其優化需要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推進五個對接的原則。一是分析行業人才需求的特點與要求,推進專業群建設與產業群需求對接;二是分析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推進專業群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三是分析相關職業崗位工作過程,推進專業群教學過程與職業工作過程對接;四是分析相關職業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推進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五是分析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與要求,推進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第二,體現職業特徵的原則。據調查,筆者所在學校的畢業生主要就業的單位類型是民營企業或個體的佔67%,就業於300人以下規模中小型用人單位的佔53%,與其他省份的高職院校大體相當。而民營企業或個體等中小型公司的崗位特點不同於大中型公司的分工細化、領域窄而精,而是一人多崗、領域寬而泛,因此培養適應中小型公司需求特點的人才必成為高職人才培養的趨勢。

第三,發揮核心專業優勢的原則。在專業群建設特別是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核心專業的優勢和輻射作用,將核心專業建設的成果和經驗創造性地推廣運用到有較高關聯性的專業群其他專業之中,帶動各專業共同發展。

第四,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原則。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宏觀層次的國家、學校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相比需要接地氣,與微觀層次的具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相比需要覆蓋各專業。專業群的培養目標與培養過程方式需要體現通用的職業教育規律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等共性要求,更需要體現職業特徵、服務區域經濟產業發展要求及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個性特點。專業群的課程體系需要體現專業群內核心專業與其他專業的共性,同時需要體現專業群內不同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的個性,圍繞各專業的共性要求構建共性課程,圍繞不同專業人才分流培養的個性要求構建個性方向課程等。

第五,注重系統設計的原則。一是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系統設計,要做到專業群理念與思路、目標與規格、過程與方式的有機協調和統一。二是專業群內各子系統的系統設計。就專業群課程體系而言,需要設計由職業崗位群基礎技能相對應的專業群共享平台課程、職業崗位群核心技能相對應的專業群核心課程、不同類別崗位分立技能相對應的各專業培養方向「模塊」課程、職業崗位群拓展技能相對應的專業群互選互認課程組成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實現專業群課程體系的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從而體現專業群內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和課程的共性與個性的對接。

優化高職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對策

一是人才培養體制與機制方面。要成立由學校及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等組成的專業群共建共管委員會,共同制訂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構建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共同確定教學內容、實施培養過程、評價培養質量、建設教學資源和促進學生就業創業,實現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與產業行業需求相吻合。同時,建立健全包括學分互認、課程互選、質量評估等一系列專業群管理制度辦法。

二是課程體系建設方面。要深入分析相關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提煉專業群培養人才的共性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構建專業群共享平台課程;根據專業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務域」,在分析專業群內核心專業與其他專業共性的基礎上,圍繞核心崗位的工作領域,構建專業群核心課程;在分析專業群內核心專業與其他專業差異性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專業人才分流培養的特點,建設富有特色的各專業 「模塊」課程。同時,根據「服務域」人才需求特點及趨勢,構建若干門專業群互選拓展課程,體現專業群的適應性和拓展性。

三是過程式控制制方面。要積極試行多學期、分段式、工學交替等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將專業群各課程的教學過程與企業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緊密結合。其中,要圍繞專業群對應崗位工作的項目任務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學中教、學中說」;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要以任務為引領、以項目為抓手,體現「做、學、教、說」四位一體。同時,還要以過程式控制制和動態考評為思路,設計包括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同行評價、督導評價、專家評價與教學常規考核、行業企業考核、取證合格考核、競賽成果考核、第三方評價等有機結合的考核評價制度。

四是教學條件建設方面。要依據專業群「服務域」人才需求的核心崗位能力,按照識崗、跟崗、頂崗的職業成長規律和遞進原則,構建專業群縱橫向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按照校內與校外基地建設相結合、兼顧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崗位通用技能與專門技能訓練的總要求,建設專業群實踐教學資源整合優化的實訓體系。同時,按照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標準,建設包括校企互動的專業群平台、統一規範的各專業平台、系統配套的課程平台等組成的專業群資源體系,實現信息化教學資源在專業群內的廣泛共享。

五是教學團隊建設方面。要立足校企互培共育,努力建設一支職業實踐和教學技能並重、與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規格相匹配的跨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立兼職教師庫,參與專業群建設、課程開發、實習實訓等教學任務。同時,推進專任教師職業能力提升工程,為企業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在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的同時,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的能力。

(作者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06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召開第五屆世界中醫藥教育大會
堅守地域文化 落實立德樹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