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米」的「石」應該讀什麼?答案不是「擔」,很多人都誤讀了
「一石米」的「石」應該讀什麼?答案不是「擔」,很多人都誤讀了
在很多歷史類影視劇中都涉及到了古代的量化單位,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對糧食的計量稱重,中國古代沒有「克」和「噸」的概念,而「斤兩」對於糧食而言單位又太小了,所以古人發明了一個新的量詞:「石」。石是比較大的重量單位,大約相當於今天的120市斤。
居家過日子用「斗」來衡量是準確的,但一遇到兵荒馬亂的年代,軍隊需要大量糧草,這時候就用到了石。一石米,這種叫法大家都聽過,但是你知道「石」究竟該怎麼讀嗎?很多人說,這個很簡單,讀「dàn」!如果你的答案也是這個,那你就誤讀了!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冷門的,因為大家的印象里「石」通假「擔」,當然讀音也相同,但多數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曾經在著名文化普及節目百家講壇中,有一位老師將一石讀作了「shí」,因而遭到質疑,被觀眾批評一個專家連簡單的常識都不知道。實際上這位老師才是正確的。
我們先從最原始的地方開始說起。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字典,是中國漢代學者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其中對「石」的標註是「shí」。也就是說,自漢字被創造以來至漢代,一直是讀的這個音。
再看《新華字典》的解釋:此義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在古書中讀shí,如「二千石、萬石」等。所以現代漢語中雖有擔的讀法,但當它作為一石米來使用時,是讀作shí的。那麼dàn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前面說到一石為120斤,剛好是一個人能夠一擔子挑起的重量,所以人們才開始叫dàn。這個情況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唐朝,那時江淮地區的百姓就這麼叫,屬於地方方言,當然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將之作為標準古漢語使用。
我們再看文學作品中的利用。韓愈曾有一篇《馬說》的文章選入語文課本,相信大家都學過吧?其中有一句「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千里馬一頓飯可能會吃掉一石食物,此處石指代一石食物,意義為重量單位,所以也讀shí。
這說明,從漢代到唐朝的讀音仍以shí為主,但出現了擔。
《康熙字典》中對音韻的說法,「廣韻 :常隻切,入22昔,shí,梗開三入清常;平水韻:入聲十一陌」,雖然看不懂,但能參會出來彷彿是沒有擔的讀法的,只有粵語中一個讀作「daam」的叫法,還與dàn有點像。畢竟滿清是北方游牧民族,至於南方的方言應該不會採納進字典中去。
據了解,現在的初中語文課本上也已經沒有特意標註讀「dàn」了。
※為什麼孔子在大多數畫像里都露著兩顆門牙?它代表什麼含義?
※罵人不帶髒字的十句古詩詞,很高級,要是沒點水平都聽不出被罵!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