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與項羽的權力博弈,宋義只不過是犧牲品
文|小河對岸
關於項羽殺宋義,從表面上來看,是兩人的軍事戰略之爭,但實際上卻又沒這麼簡單。從楚懷王的一系列舉措來看,即便宋義與項羽無軍事戰略之爭,項羽也必殺宋義。正如當初會稽郡守殷通,主動找項梁商議起兵之事,可項梁還是令項羽誅殺了殷通。
《史記·項羽本紀》: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項)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
項梁誅殺殷通,顯然並非殷通阻礙起義,而是項梁不會去輔佐殷通,故要把舉義之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樣,項羽誅殺宋義,表面上看是兩人的軍事戰略之爭,但實際上也是項羽要奪回楚軍領導權的必然選擇。從楚懷王(義帝)的一系列舉措來看,宋義也只不過是一顆棋子。
再據《史紀.項羽本紀》記載:..楚兵已破於定陶(項梁兵敗身亡),懷王恐,從盱台之彭城,並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楚國最高官銜,相當於丞相)。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
楚懷王為項梁所擁立,但顯然不甘心當一位虛有其名的傀儡王。故在項梁死後,就趁機將軍權收到自己手中。楚懷王在提升呂青、呂臣父子政治地位的同時(明升暗降,而將其調離軍隊),還提升了劉邦的軍事地位(並非項氏派系)。
此後,秦將章邯圍趙國於巨鹿,楚軍兵分兩路。一路以劉邦為將,西向攻擊關中,並與眾將相約「先入關中者為王」。這看似一場公平的競爭,實則卻不然。當項羽提出願意西向攻秦時,卻遭到楚懷王君臣的拒絕(以項羽殘暴為名)。另一路以宋義為上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楚軍主力北上救趙。
一則,北上救趙這一路線,對抗的是秦軍主力,且又比較繞路。二則,即便北上救趙這一路楚軍搶先進入了關中,那麼被封為關中王(秦王)的,按理也應該是主將宋義。
楚懷王打壓項羽,就在於要削弱項氏在楚軍中的地位。如果再任由項羽統領楚軍,那麼楚懷王就會繼續在項氏的陰影之下,只能是一位虛有其名的王。而宋義、劉邦在楚國(楚軍)都缺乏資歷與名望,對楚懷王構不成威脅。故而,楚懷王扶持宋義、劉邦以壓制項羽在楚軍中的地位。
楚懷王與項羽的關係,一直都很糟糕。即便項羽已經大權在握,率諸侯聯軍進入關中,而向楚懷王請示(意欲楚懷王封自己為王)。楚懷王仍不願「配合」,而要堅持之前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這不單是楚懷王為了固守之前的承諾,更為主要的原因是楚懷王不甘任由項羽擺布,而要做一位實實在在的王。於是,項羽才不得不徹底架空楚懷王,尊其為「義帝」,而自行主盟封王。
項羽因無法在關中為王(坑殺秦卒,就已斷絕其稱王於關中的道路),而只得回楚地,又再次激化了項羽與楚懷王的矛盾。最終,項羽逼迫楚懷王遷都,而楚懷王君臣不樂意(戰國後期以後,楚人的主體族群已遷至江淮之地,故楚懷王不願意離開江淮)。於是,項羽陰令人殺掉楚懷王。
史載:..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催)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臨江王擊殺之江中。
從楚懷王與項羽的長期權力博弈來看,宋義只不過是楚懷王制衡項羽的一顆棋子。而項羽要奪回了項氏軍權,就必須要誅殺宋義。即便宋義與項羽並無軍事戰略之爭,項羽也必殺宋義,宋義也只不過是另一個殷通而已。
※靠行賄從兩個諸侯國獲得立足之地,卻成為了春秋小霸主
※蘭陵王之弟,驍勇不遜其兄,12歲還在皇帝身上撒尿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