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在降價,你吃的中成藥卻漲價 為啥?
成都某藥店復方黃連素片顯示價格為每瓶18元。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在我印象中,這個葯是兩三塊錢一瓶,怎麼今天去買就18塊錢一瓶了?」近日,成都市民蔣先生因為中成藥復方黃連素片的漲價震驚不已。記者對多家藥店的走訪也發現,部分常用中成藥都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漲價。
「這兩年原料葯中藥材都漲價了,」一位藥房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但11月4日,紅星新聞記者在葯通網查詢後發現,復方黃連素片的主要成分吳茱萸、白芍較去年同期都有20%左右的降價。
今年來,在部分中藥材價格下降的背景下,部分中成藥為何漲價?帶著這一疑問,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四川成都、以及中藥材種植面積全國第一的雲南省昆明、曲靖等地,進行了採訪和實地調研。
現象:
多種中成藥不同程度漲價
紅星新聞記者經過市場調查後發現,漲價的中成藥並不是小範圍的。
以上述復方黃連素片為例,一家藥房的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說,此葯確實「漲得凶,」並且感嘆道:「以前好像就只是賣幾塊錢吧。」除此之外,銷售人員主動告訴記者,與復方黃連素片同一家公司的還有另一種葯漲得厲害,即太極川貝枇杷糖漿。
「這個葯就是這幾個月來一下子漲起來的。」這位銷售人員介紹,180毫升的太極川貝枇杷糖漿由原來的19元漲到了現在的29元。究其原因,銷售人員稱「據說是原材料川貝漲價了」。
某品牌川貝枇杷糖漿(180ml裝)由原來的19元漲到了現在的29元。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另外,記者還在藥房發現,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片仔癀」,600436.SH )旗下的復方片仔癀軟膏(10g裝)的售價為55元,而在1年前,其售價約為40元左右。
雲南白藥(000538.SZ)的核心產品雲南白藥氣霧劑(氣霧劑85克+氣霧劑保險液30克)現在的價格也已經提到42元/盒,而2017年此產品的零售價還約在25元左右。雲南白藥相關負責人表示,幾個產品調價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上漲,隨著市場價格波動適當做出的調整,調價對公司發展不會有大的影響。
桑菊銀翹散由20元左右漲價至38.5元一盒、六味地黃丸、天麻祛風補片……等常用中成藥都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漲價。
除此之外,還有多家葯企在近兩年發布公告提高中成藥產品價格。馬應龍、片仔癀、東阿阿膠、雲南白藥、吉林敖東等葯企相繼對其自身拳頭產品的價格作出調整。
探訪:
「有的藥材降價了也賣不出去。」
什麼原因導致一些中成藥漲價?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中藥材的價格上漲。
位於昆明螺螄灣的昆明中藥材專業市場。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帶著這樣的猜測,2018年9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我國中藥材道地產區和主產區之一的雲南曲靖。但與猜測相悖的是,諸多葯農和種植戶均告訴記者,與去年相比,部分藥材價格確有上漲,但大多數藥材的價格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跟去年相比,我所做的藥材中80%的價格都呈現出下跌的趨勢。」藥材種植戶方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很難賣得出去,有的藥材降價了也賣不出去。」
曲靖是雲南省中藥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現有中藥材品種438種,其中野生藥材367種,人工種植藥材71種,當前種植的主導品種有三七、板藍根、丹參、柴胡等30多個品種。
對於藥材價格下跌,方先生認為:「國家管控逐漸嚴格,取締了一些之前製藥的小型廠家,而很多大型廠家又有自己的種植基地,所以對於整個市場的需求量減少了,價格自然也就低下來了。」
「今年的生意尤其不好做。」曲靖一家中藥材公司的負責人楊先生稱。「總體來說,價格有漲有跌。比起去年,重樓的價格有所增長,白芨、草烏等卻都是下跌的趨勢。」據了解,重樓去年的價格大概為830元/千克,今年1200元/千克。「但就算這樣還是很難,重樓的生產周期長,去農戶那裡收也不好收,到了藥廠那裡賣也不好賣」。
據介紹,重樓是雲南白藥創可貼的重要組成組分,而雲南白藥創可貼是今年5月雲南白藥漲價的三大核心產品之一。據楊先生介紹,自己的生意是將從農戶手上購買中藥材,再批量賣給藥廠。「我們的日子不好過,葯農的日子更不好過。」他告訴記者。
他告訴記者,前幾年,三七價格持續上漲。很多曲靖的葯農也開始種植三七。
藥材市場上的雲南道地藥材三七。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資料顯示,雲南是三七的主要產地之一。2009年開始,在雲南天氣乾旱、市場炒作等多重因素之下,三七價格從每千克40多元一路上漲到400多元。「文山三七」也成為一個著名的「IP」。在國家公布的102種中成藥基本用藥目錄中,有10餘種葯需要用到三七,如復方丹參片、血栓通等。
而到了今年,多位中藥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三七的價格較前兩年有大幅下降。據相關人士介紹,三七的種植也由雲南文山逐漸轉移到了曲靖的各區縣。「三七的種植很特殊,種植三年後便不能再繼續種植了,所以現在市場所謂的『文山三七』基本上都不在文山。」
「有一部分的葯農也開始後悔,三七種植賺不了錢。」但即便三七價格已經出現回落,但以三七為原料的多種中成藥葯價卻只升不降。
市場:
今年來中藥材開始下跌
那麼中藥材在市場的價格究竟如何?
記者了解到,今年中藥材漲價較為明顯的是天麻、山藥,其他中藥材漲幅並不大。
為此,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位於昆明螺螄灣的昆明中藥材專業市場。資料顯示,此市場是全國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也是全國最早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中藥材市場。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中藥材漲價較為明顯的是天麻、山藥,其他中藥材漲幅並不大。
復方黃連素片的說明書顯示,該葯主要中藥材成分有木香、吳茱萸、白芍等。門店老闆王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吳茱萸的價格確實有所上漲,成色好的吳茱萸可以賣到300至400元一公斤。
六味地黃丸的原料葯中,山藥價格也有小幅度上漲。但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澤瀉等品種價格反而是降低的趨勢。
問及中藥材價格變化的原因,王女士告訴記者說:「其實價格變化就是供需關係的變化,需要的多、葯少,葯自然就貴了;葯很多,但需求少,就降價了。」但她補充道,「現在普遍成色更好的藥材更好賣,成色不好的很難賣的不出。」
記者從諸多店家處了解到,總體而言,這兩年的藥材價格確實是一步步上漲,但具體到今年,價格卻開始下跌。記者通過葯通網查詢發現,復方黃連素片主要成分之一吳茱萸價格的價格逐漸上漲,在今年4月達到高位;但到了今年10月,較去年同期在全國各地都有20%左右的降價。
2018年,諸多中藥材卻顯示出了下降的趨勢。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而在今年6月,商務部曾發布過一份《2017年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中藥材流通市場常見的741個品種中,220個品種價格上漲,334個品種價格持平,187個品種價格下跌。
也就是說,在2018年前,大多中藥材的價格都在逐步上漲,但到了2018年,諸多中藥材卻顯示出了下降的趨勢。
解讀:
中成藥逐漸走向規範化
葯農所種植的中藥材並未漲價,市場的中藥材價格也有下跌的趨勢,為何製成中成藥以後,價格就普遍暴漲?就六味地黃丸而言,昆明中藥廠指出漲價主要是受人工成本上漲,影響較大。另外紙箱、紙盒的價格也有所上漲。
而成都的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沈先生認為,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現在行業標準較以前嚴格很多,導致原料普遍漲價。」
終端葯農的種植的中藥賣不起價,三七這類的名貴藥材價格尚且逐漸降低,為何還存在「原料普遍上漲」的說法?
昆明中藥廠稱,六味地黃丸漲價主要是受人工成本上漲,影響較大。網路圖片
對此,沈先生指出:「今年有很多中藥材降價,但其實前幾年的中藥材是在一直漲的,所以今年來的中成藥漲價還是受到了前幾年中藥材漲價的影響。」而「藥物的定價還是會有一定的滯後性的。」
這位業內人士同時介紹,中藥工藝核查、提取物備案制等政策的出台都對中成藥的價格有所影響:「國家政策的收嚴,對企業的要求就提高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藥品價格也自然水漲船高。」
「中藥工藝核查,那麼企業就必須提高自身標準,成本也就增高了。」沈先生稱。「另外,以前市面上某個藥品,可能有很多廠家,但在國家中藥工藝核查等政策的影響下,有些小廠生產的藥品質量不達標,其產品只能退市,市面上留下的就屬於精品。」
提取物備案制則是要求不具備相應提取能力的中成藥生產企業停止生產,「以前沒有提取車間的公司由於提取物備案制,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車間或者收購其他企業,這些都在成本增加上有體現。」
「原料上漲並不是單單指中藥材,當然,標準更嚴格也對中藥材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環保等要求,藥品包裝等輔料的價格也有所上漲。此外,在中藥材提取、濃縮、精製等前處理過程,所需要的水電氣等能源的價格實際上也是上漲了。」沈先生稱。
如果是因為高標準而造成中成藥普遍漲價,是不是意味著,過幾年等整個行業都適應了這些標準以後,中成藥的價格會穩定一段時間?
對於這樣的疑問,沈先生分析認為:「國家的醫藥政策、標準只會越來越嚴格,這幾年只是開始。我認為,中成藥的價格在近幾年還是會持續上漲,但不會暴漲,在未來,也會淘汰掉一批小企業,留下一批龍頭公司。」
///
特別提醒:紅星新聞app上線,歡迎掃碼下載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俞瑤
編輯丨張尋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石家莊槍擊案背後的房屋租賃糾紛
※徵收房屋空置稅,現實很骨感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