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艾問·金庸: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艾問·金庸: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走了,享年94歲。

當金庸的名字出現在灰暗的訃告上時,當倪匡在電話那頭遺憾地說「就只剩我一個人了」時,人們才開始接受金庸真的走了,留給我們的只剩緬懷。

作家張佳瑋說,「中國失去了自己的大仲馬與巴爾扎克,自己的莎士比亞與狄更斯,失去了有史以來可能影響中文讀者最多的人。」

沒有告別,沒有遺言,從此江湖寂寞。


大英雄的背後,有自己矛盾的一面

1924年,金庸出生於浙江海寧,原名查良鏞。查家在海寧是望族,曾經出過七位進士,五位翰林,有「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之譽。

清末秀才、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蔣百里是金庸姑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著名鋼琴家和歌唱家蔣英是金庸的表姐,其丈夫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而金庸的表外甥女叫瓊瑤。

在如此家庭氛圍的熏陶下,金庸自幼飽讀詩書,每天都要寫短文,在衢州讀高二時就於《東南日報》發表了處女作《一事能狂便少年》,文筆犀利、見解獨到,時任《東南日報》主編的陳向平特意趕去學校面會才子。

1946年,《大公報》招聘編輯,金庸從幾千人中脫穎而出,加入了當時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報刊。兩年後,《大公報》在香港復刊,金庸被派駐香港,不久便轉入香港的《新晚報》任編輯,梁羽生是金庸當時的同事,他們經常一起談武俠小說。

在那個車馬有些慢,書信有些遠的年代,武俠小說風靡,不少報紙都開闢專欄。熱衷於武俠小說的金庸,憑著不俗的文采,被派上了這項新任務。1955年,一部名叫《書劍恩仇錄》的武俠小說,開始在《新晚報》連載,誰都沒有想到從此誕生的,竟是一個華人世界的傳奇。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他的英雄和美人,他的江湖恩仇和刀光劍影,填滿了無數人倉皇的少年時代。

1957年,《射鵰英雄傳》開始連載於《香港商報》,一時洛陽紙貴,街頭巷尾人們紛紛談論著武俠情懷,射鵰三部曲之《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相繼誕生,成為金庸小說讀者最多的作品,也奠定了他「武林至尊」的地位。

70年代,大革命正值熱潮,香港也受到波及,持右派立場的《明報》遭遇圍攻。但金庸未曾停止過針砭時事,他提筆《笑傲江湖》與《鹿鼎記》,將政治鬥爭、權力慾望影射其中,又在《明報》社論中鮮明反對倒行逆施,強烈抨擊種種悖逆之處,成了左派眼中香港的頭號「反動文人」。

但這無礙人們對金庸的喜愛,鄧小平1981年在北京會見金庸時,稱自己與金庸已在書中相識,是老朋友了;1993年,金庸再次訪問大陸,江澤民親自接見了他,並肯定了其作品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

從陳家洛到郭靖、楊過、張無忌,再到令狐沖、韋小寶,金庸筆下的英雄未曾完美。「大英雄的背後,其實有他自己很矛盾的一方面。」金庸如此說,「年輕的時候,迷迷糊糊的崇拜英雄,年紀大了,閱歷慢慢深了,越來越明白其實人性是很複雜的,不是簡單的二元論」。於是,在他的武俠里,我們閱過錯綜複雜的世界。


持劍走江湖,他已是華語世界第一IP

金庸一生共創作了15部武俠小說,根據小說翻拍的電影電視粗略統計也已經超過100多部,可謂是中國文學界當仁不讓的「第一IP」。

在出版業,金庸小說全球發行量已經超過了3億冊,版稅給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2010年,金庸小說在內地重新結集出版,版稅收入350萬元;2016年,第十屆作家收入榜上,金庸名列17位,版稅收入為850萬元,多年累計早已達千萬元規模。

紙上武俠之外,金庸為華語世界的影視產業提供了不盡的靈感與素材。1958年,由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出品的《射鵰英雄傳》拉開了金庸武俠進軍影視界的序幕。從此,幾代觀眾就與這個江湖密不可分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邵氏公司拍攝了二十餘部金庸電影,這些電影雖取景簡陋,卻成就了金庸武俠電影創作的第一個黃金時代。1977年的《天龍八部》、1980年的《飛狐外傳》、1981年的《書劍恩仇錄》……都曾在香港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82年,原上海電視機廠從國外引進的第一條彩電生產線竣工投產。次年,黃日華和翁美玲主演的《射鵰英雄傳》就在內地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狂潮,「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成了那個時代人們深刻的記憶,黃日華和翁美玲的星途也一片閃耀。

隨著內地影視產業開始發力,金庸武俠也成為國產武俠電視劇發展起步的重要推手,從《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開始,國劇開始在華語世界中佔據一席之地。

自那之後的40年,金庸系列成為被翻牌次數最多的影視作品,《神鵰俠侶》先後翻拍7次,《鹿鼎記》翻拍10餘個版本,2003年胡軍版的《天龍八部》至今仍保持著國劇在台灣的收視紀錄,造星無數。

與此同時,一批新的內地影視公司依託熱播劇快速崛起,包括慈文傳媒(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華誼兄弟(代表作《鹿鼎記》)、華策影視(代表作《天龍八部》)等。

而遊戲是另一個IP衍生重地,「《天龍八部Online》10年來為公司掙了300億元」,在2017年的一場活動中搜狐暢遊高級副總裁黃緯表示借著遊戲《天龍八部》的東風,現在1年的流水還有20億元。

完美世界是擁有金庸武俠小說IP最多的遊戲公司,擁有《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等4部作品在中國的移動終端遊戲軟體獨家專有改編權。其中2013年面世的《神鵰俠侶》巔峰時期月活躍用戶高達259萬人,用戶月總充值額高達1558.19萬元,至今仍擁有數十萬日活躍用戶,保持著千萬級的月流水。

如今,這4款遊戲已出口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度佔到中國網路遊戲出口總額的近40%,不同國籍的遊戲玩家在遊戲中相遇,持劍走江湖。


成則一往無前,敗也差不到哪去

金庸的武俠世界無以復加,以至於人們很難再注意到他身上的其他標籤。傳媒人、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金庸的一生不只有武俠,其中最為著名的要數香港報紙《明報》的創辦人。

1959年,金庸靠寫武俠小說攢下了第一桶金,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傾其所有創辦了《明報》。創辦之初資本僅10萬元港幣,發行量十分慘淡,情急之下,金庸硬是靠著在報紙上連載《神鵰俠侶》,積累了大批忠實讀者。

在報紙逐漸走上正軌後,金庸開始用自己的本名「查良鏞」寫800字的獨立社評,堅持輸出獨立、客觀、正義的觀點,將《明報》一舉變為香港知識分子必看的第一報。

經過多年辛苦經營,《明報》在上世紀80年代成長為一家兼營報社、出版、旅遊、印刷乃至地產的報業集團,銷量已經高達十二萬份。到《明報》1991年股票上市時,其市值已達8億7千萬港幣,金庸獨佔六成。

1992年,《明報》的年利潤已經達到了一億港幣,香港《資本》雜誌評出「90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金庸以12億港幣資產列第64位。

在商界同樣叱吒風雲,金庸與生俱來的狹義與孤注一擲的勇氣影響了許多商業領袖。馬雲坦言自己1999年置身谷底時,正是看到《天龍八部》中虛竹棄子破玲瓏棋局一章,突然想到「何不置之死地而後生,成則一往無前,敗也差不到哪去」,才決定隻身來到杭州,創建了阿里巴巴,築建起自己的商業武林。

馬雲「風清揚」的花名早就被大家所熟知,他不僅要求核心管理團隊人人有花名,就連阿里的會議室、走廊,甚至是廁所都以賦有武俠氣息的名字命名,摩天崖、羅漢堂、聚賢庄、桃花島,俠氣環繞。馬雲辦公室的牆上,則是一幅金庸2000年的題字,「善用人才為大領袖要旨,此劉邦劉備之所以創大業也。願馬雲兄常勉之。」

除了馬雲,新浪創始人王志東、搜狐網首席執行官張朝陽、網易董事長丁磊等同樣是金庸的粉絲,2000年首屆「西湖論劍」就曾邀請金庸出席。

微信之父張小龍在朋友圈中稱,他當年開發的foxmail郵件系統,其名字就是源於金庸筆下「令狐沖」這一小說角色。成長於美國、創新工場的CEO李開復更是將《金庸全集》列為最早影響他的作品,沒有之一,並自詡為「洪七公」。

丁磊稱最喜歡金庸小說中段譽和王語嫣兩個人物,並與馬雲、陳天橋、郭廣昌等8人創辦「江南會」,若遇非常難事,只要發出「江湖令」,八位發起人無論身在何地,均親自趕來出手相助。

有人說,金庸是千年一遇的天才。但天才,實在是不足以用來形容金庸。

作為一代宗師,金庸不止步於文學,更深根於中國歷史文化與特有的政治環境,歷經家道中落、大革命批鬥、改革開放與新世紀的繁榮,堅持針砭時政、行俠仗義,見證並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沉浮與變遷,他是現象級的人物,空前,絕後。

如今大俠筆落,一個時代逝去了。願身後江湖,永不落幕。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問iAsk 的精彩文章:

「民企」趙麗穎嫁給了「國企」馮紹峰
艾問·福原愛:乒乓球是我的恩人

TAG:艾問iA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