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說四自侵經》(帶標註)

《佛說四自侵經》(帶標註)

《佛說四自侵經》(帶標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佛說四自侵經(帶標註)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佛言:夙(sù)夜不學,老不止淫,得財不施,不受佛言,是四齣心,還(huán)自侵身。往古豪富,傲尊自恣(zì),國王、帝主、世俗愚人,但知晝夜過疾,不覺命盡,常欲瞋(chēn)怒,強佷自用,淫憍( jiāo)貪富,今為所在?不好(hào)經道,惡聞自侵,走心恣意,放逸(yì)無禁,當爾之時,不覺饑渴,不能自惟(wéi)九孔瘡(chuānɡ)痍(yí),臭處不凈,行止卧覺,百端諸事,種苦惱根,慢於大法,不曉愛身。老病來時,姿顏則變,五樂之欲,不可常得。病著床時,擾動不安,死命忽至,身當敗壞,安得久乎?死生不絕,惡道不休,己身壽命,亦與死生苦惱憂患,皆由己矣。

以是觀之,何者是人?淫色戲樂,歌舞倡伎,幾何間耶?若如呼吸。慧之明之,改其志分,守身貞潔,世間所有一歸空無。假使歌戲,人不歡樂,不以為快,歌者便恥。眾人迷惑,常樂伎樂,疾病憂至,爾乃愁戚(qī)。安隱之時,多事萬端,不為身計,已招萬罪,殃禍響應,不能分別。所因致身,身若畫瓶,內滿不凈,臭處膿血,猶如革囊(nánɡ),裹(ɡuǒ)於不凈,不知內外身當歸盡。常以彩色,脂粉莊嚴,自謂端正,顏貌無雙,不察九孔瘡病流出,斯人之等,羅網所纏,莫能觀身。

譬如幻化,慌(huǎnɡ)惚(hū)不現,唯有道士睹世俗人迷惑如此,常自計身,諦(dì)觀一切擾擾紜紜,但諍(zhēnɡ)咽喉不急之事,禍從口出,千殃萬罪,還(huán)自纏繞。或相害傷,忿怒成仇,皆由貪起,競諍利慾。群迷雷同,不識道義之真、俗偽之惑,老死忽至,不得自由。仁賢知者,若能曉了,財物非常,忽若風雨暴至,如電如夢幻化野馬,無常對至,人所不喜,終始連鎖,縛著相隨,不離五陰、六衰之獄。

不孝師父,疏遠道慧,貪身骨肉,淫態不休,耳、目、鼻、口、身、心六事,但種災患,多於天下草木之栽;恩愛之心,既廣且長,喻於江海。從生至老,經事萬端,雖有顏貌端正姝(shū)好,當以庠(xiánɡ)序觀察非常、苦空、非身。而反迷惑,自見邪利,沉溺五音,匿能在內,不能攝心,游逸四方,造俗方便,不在時節漏克之念,不在行步吉祥之間。願一伏心,儘力削除眾厄(è)之患,莫若嬰兒不別好醜,屎尿不凈矣!

勤修精進,棄惡無處則可離惱,生老病死朽敗之患。自惟(wéi)念之,從三十三無思想天,都在三處,終始之難。發心學道,識道不諦(dì),貪身散意,還(huán)墮六情;當諦思計,生死正心無復往來,終始乃斷。人著色味,諸情不絕,反畏禁戒;眾疑不除,吸吸計常,睹目前事。以是之故,五道不止,則復獲身。除刈(yì)六情,(俗「揃(jiǎn)」字)去五陰,修行則安。見可貪者,則自省己。不受六入,則無憂懼,已無所懼,則入道場,得向慧門。學者猶豫心不專恆,或進或退,故使迷惑,往來不絕。

假喻言之,曾為怨家,後更和解,至重相親,前作士夫,後更驚怯,意以向道,中復違失,還墮六入,此之謂也。還墮五道生死之惱,飲苦食毒,更相吞沒,不避親戚,不別宗門,不自覺知。巍巍佛聖,目睹之耳,痛其失道,故垂四等慈悲喜護,愍(mǐn)傷萬姓,萠(萌)注類之兆,未見群類,苟(ɡǒu)懷一分志不轉易。

假使有人,至心欲度,當諦(dì)思計,一心行道,勿言我家宗親,恩愛之戀,當知無常,假借是身,合會相偶,皆當別離。長有憂患,寄生相因,萬物歸空,皆非我所。曉知無者,則度天下十方人民。諸為業道者,不疑惠施,不懷忿怒,舍貪愛心,因緣皆斷,道人觀察可否之事,內自省(xǐng)身。譬如夢幻,喻如軍征,百萬之眾,恃(shì)怙(hù)名將,以卻怨敵。道人伏心制意,修法奉道,順行戒禁,身意清白,布恩施德,除棄忿怒、憍( jiāo)奢、諍(zhēnɡ)訟(sònɡ),專精行道,無得為礙,志在軌跡。若將帥眾也,先自正心,爾乃身行,身心俱正,則無所失。已無所失,則無群侶,得道絕去,雄猛無雙,乃知道尊。

猶如世人所行不同,有事天神、地水火風、日月、山川、諸鬼神者,永無所益,故在周旋生死之里,不得脫出羅網牢獄,但願長壽安樂自恣(zì),獲百千歲,何足言乎!會當歸死。行道一日,勝壽百年,不計無常,而反貪愛,言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親族,疾病忽至困劣(liè)著床,曉語親屬,分取吾痛,皆言不能,疾者乃覺也。

五種親戚,謂當益已,常坐汝等勤勞治生,隨時給足,使身墮貪,自縛、自侵。憂念九族,妨廢善行,壞亂道心,老病死來,善惡苦樂,獨自當之,無有代者。未得道者,皆有此念,不能施與,守道為德。能施與者,今世後世,長得安隱。為生死糧,世世豪富,得致車乘、象馬、舍宅、金銀財寶不可稱數,父母、兄弟、妻子、知識皆蒙得安。有布施者,邊人助喜,得福無量,況其施主!手自斟酌,後世所生,福隨身報,若影隨形、響之應聲。

無陰蓋者,謂之泥(ní)洹(huán)。其泥洹者,亦無五陰,日月星辰,風寒明暝(mínɡ),不虛不實,無有歲年。除老病死,響之無聞,不復陰身,以與道合。斯為長壽,常得安隱,久存無極,快樂難量,非俗所明也。慧人了是,分別說之,則可得佛真人之道。愚不行道,但為身計,慕老病死。危害之業若干苦痛,如種五穀,還自食之,善惡如是,各自受之。本已種惱,不當畏之而復恐懼畏老病死。四大之身,不免此難,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縣官、萬端同復畏之,不覺是苦。本由此生,反求嗜欲,人生在世,作是憂事,此非天與,非道使然,從本所行,自然獲之。

夫人學道,求度世者,極易不難亦不勞役,常自勤意精進求之,信受聖教,雄猛伏意,而得明慧,寶英之報。譬如師子威,眾獸靡不降伏;譬如世人不能了知苦之為苦,猶豬處溷(hùn)不知臭之為臭。又如飛蛾入於燈火,顓(zhuān)愚之人從心所好,苟見邪淫,投身愛獄,貪於生死,不知為生死之所惱,自謂無憂高勝無上。虛天邪步廣視裂目,不知天地日月之表,而可進退求生之術,但欲紜紜,競稱尊貴,貪慕榮名,憍豪自恣,欲令眾人為己歸伏,威加天地,令人畏之,望於敬事,自以畢足於當世也。

佛見天下萬端之事,皆處不肖,當法道化,類習先聖所棄污辱之行,世人可傷,怔忪求利,欲益多有,貪求快富,滋著五欲,宛轉俗道,不假自出;如牢獄囚開鎖五木,安能自濟解脫?苦哉如是之屬,志在生死。譬如車輪,無窮無竟。斷絕是行,卻除眾欲;若開獄戶,鳥脫羅網。夫學道者,坐戀親戚妻子之屬,是以自迷,不至泥洹。

諸來會者,聞說如是,皆更一心離俗,遠著精進,作禮而去。

(《大正藏》第17冊 《佛說四自侵經》)



◎註:

●夙(sù)夜:早晚,朝夕。夙,意為早。

●恣(zì):放縱。

●疾:急速。見【辭源】

● 瞋(chēn):【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又雲瞋恚。三毒之一。梵曰訖羅馱Krodha,於苦與苦具憎恚,謂之瞋。使身心熱惱,起諸惡業者。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中略)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大乘義章五本曰:「忿怒為瞋。」遺教經曰:「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決定毗尼經曰:「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瞋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此故。」往生要集中曰:「或處經云:能損大利無過瞋,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廣劫所修善。」(同指髦鈔曰未知何說)。

● 強佷自用:

1強:倔強,剛強,不柔順。見【康熙字典】、【辭海】、【辭源】

2佷:違逆,不聽從,爭訟,兇惡。見【辭海】、【辭源】。

3自用:只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辭海】(新版)。謂以己之才智為可恃,行動全憑己意,【辭海】(民國版)。

● 惟(wéi):思,想。見【辭海】;【辭源】

● 九孔:【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雜語)兩眼,兩耳,兩鼻及口,大小便之九處也。又名九入,九漏,九瘡。見資持記中之二。涅槃經二十九曰:「男女等根九孔不凈。」

● 諦(dì)(諦):審,仔細,認真。參見【辭海】【辭源】

● 諍(zhēnɡ):諍論,爭執,爭辯。

●五陰: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

2【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即五蘊之舊譯。

3【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新譯曰蘊。舊譯曰陰。凈影之說,如大乘義章八本所謂「積集名陰。陰積多法故。」是與新譯蘊之義同。天台之說,如止觀五上所謂「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陰有蔭覆與陰積之二義。(蘊)。色,受,想,行,識,五法之名義,新舊皆同。

3【法界次第初門(隋·智者大師 撰)】:一色陰 二受陰 三想陰 四行陰 五識陰。

次名色而辨五陰者。以惑者迷名偏重故。大聖教門開名則為四心。對色合為五也。此五通稱為陰者。一往而釋。陰以陰覆為義。能覆出世真明之慧。而增長生死。集散不絕。故通名為陰。

一色陰 有形質礙之法名為色。色有十四種。所謂四大五根五塵。此之十四。並是色法也。

二受陰 領納所緣名為受。受有六種。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但境既有違順。非違非順之別。故六受亦各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異也

三想陰 能取所領之緣相名為想。想有六種。謂取所領六塵之相。為六想也。

四行陰 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行有六種。大品經中。說為六思。思即是行。謂於六想之後。各起不善業善業無動業也

五識陰 了別所緣之境名為識。識有六種。即是六識。若諸論師多雲。識在二心之前。諸大乘經中。明識最居後。今依經為次料簡。

4【法門名義集(唐·李師政 撰)】:色受想行識。此五陰共成眾生也。何以色陰。形礙為色。領納為受。假名為想。起作名行。了別為識。何謂為陰者。陰蓋積聚。以成眾生。

5【祖庭事苑(北宋·陳善卿 編)】:謂色、受、想、行、識。變礙曰色;領納曰受;取像曰想;造作曰行;了知曰識,亦名五蘊。蘊,以積聚為義。陰,以言其覆蔽也。

●六衰: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能衰耗人們的真性,所以叫做「六衰」。

2【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名數)色等六塵,能衰耗人之真性,故曰六衰,猶言六賊也。法華文句四曰:「普曜經曰:無五趣五陰六衰,則是泥洹。」同記曰:「衰祇是賊,能損耗故。」中論疏四末曰:「六塵亦名六衰,令善衰滅。」(六賊)

● 庠(xiánɡ)序:古代學校名。見【辭海】

● 漏:

1【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梵語āsrava煩惱之異名也。漏為流注漏泄之義,三界之有情,由眼耳等六瘡門,日夜流注漏泄煩惱而不止,故名漏。又煩惱現行,使心連注流散而不絕,故名漏。煩惱如漏器漏舍也。俱舍論二十曰:「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究,故名為漏。(中略)若善釋者,應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大乘義章五本曰:「流注不絕其猶瘡漏,故名為漏。」法華玄贊一曰:「諸論皆云:煩惱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如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污處廣,毀責過失,立以漏名。」又漏失之義,煩惱漏失正道,故名。又煩惱使人漏落於生死,故名。法華文句一曰:「成論云:失道故名漏。(中略)毗曇云:漏落生死。」嘉祥法華義疏一曰:「成論人以失理取相之心名漏。」

2【法相辭典(朱芾煌編)】:瑜伽八卷六頁云:流動其心,故名為漏。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云:又能出生當來生故,說名為漏。

三解 集論四卷十四頁云: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是漏義。

四解 俱舍論二十卷十六頁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轉於生死中,從有頂天、至無間獄。由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為漏。又云:若善釋者;應作是言:諸境界中,流注相續,泄過不絕;故名為漏。如契經說:具壽當知,譬如挽船,逆流而上,設大功用,

行尚為難;若放此船,順流而去。雖舍功用;行不為難。起善染心,應知亦爾。准此經意於境界中煩惱不絕,說名為漏。

五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十六頁云:稽留有情、久住三界,障趣解脫;故名為漏。或令流轉、從有頂天、至無間獄,故名為漏。或彼相續、於六瘡門,泄過無窮;故名為漏。

3【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漏者流注漏泄之意,是煩惱的異稱,所以煩惱滅盡即稱為漏盡。漏亦有染污、缺失、不圓滿的意義。漏是流注漏泄,三界有情,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門,日夜流注漏泄煩惱,故名日漏。由漏盡而得到解脫,稱「漏盡結解」。斷盡三界煩惱而證阿羅漢果者,稱為「漏盡道」。

4【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漏有三種,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故名為漏,此復云何?依外門流注故立欲漏,依內門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門流注,故立無明漏,令心連注流散不絕是漏義。

5【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嗔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煩惱之法都叫做「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

● 克:剋制,克止。

● 厄(è):苦厄,(術語)苦患災厄。三界皆然。心經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 刈(yì):

1【辭海】(民國版):斷,殺。

2【辭源】(民國版):凡剪伐斬殺曰刈。

● :俗「揃」字。剪滅。

● 萠(萌)類之兆:

1「萠」,疑似「萌」字之誤。

2「類」,指前文之「萬姓」。

3「兆」,指「兆民」,【辭海】(民國版):「萬億曰兆,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俗稱「民眾、百姓」等意。此句意指啟迪萌教民眾群生;度化群生;教化百姓。

● 苟:【辭源】(民國版)「誠也,謂誠能如是,未定之詞也。」

● 恃(shì)怙(hù):依靠,憑恃。見【辭海】,「怙」。

● 偶:遇,見【辭海】(民國版)。

● 諍訟:諍論是非。見【辭海】,「訟」。

● 陰: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 1、蔭覆之義。指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2、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

2【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其解釋諸師各異。天台謂陰有二義:一陰者蔭覆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也。二積聚之義,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也。止觀五上曰:「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凈影取積聚之一義。大乘義章八本曰:「積聚名陰,陰積多法故。」是言色聲等之有為法,多法積聚而為體也。已上二家皆為舊譯,梵語塞建陀Skandha之譯語也。然新譯以譯之為蘊,解積聚之義。為且視舊譯之陰字為陰陽之陰,因許積聚之義不許陰覆之義。若為陰覆之義,則梵語云缽羅婆陀。慈恩之義林章五本曰:「梵雲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于禁反)。此陰是陰覆義。若言蔭者,梵本應雲缽羅婆陀,案陰音應以於今反,陰陽之陰也(陰陽之陰,是陰積之義)。但仁王經曰:「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性。」又中論疏四末曰:「陰者陰殺也,其義主殺。以此五法能害慧命,是故經中喻旃陀羅。」是如天台之釋,有蔭覆之義。名義集六曰:「蘊謂積聚,古翻陰,陰乃蓋覆,積聚有為,蓋覆真性。」

● 蓋: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覆蓋行者的清凈心,使善心不能生起。

2【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煩惱之異名。覆蓋之義。覆行者之心,使善心不開發者。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蓋以覆蓋為義。能覆蓋行者,清凈信心,不得開發。」無量壽經下曰:「離蓋清凈,無厭怠心。」(五蓋)。

3【法相辭典(朱芾煌編)】:瑜伽八卷六頁云:覆真實義,故名為蓋。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頁云:又於所知事,能障智故;說名為蓋。

三解 集論四卷十三頁云: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

4【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蓋有五種,謂貪慾蓋、瞋恚蓋、惛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能令善品不得顯了是蓋義,覆蔽其心障諸善品令不轉故。問於何等位障諸善法?答於樂出家位覺正行位止舉舍位,於樂出家時貪慾蓋為障,希求受用外境界門。於彼不欣樂故,於覺正行時瞋恚蓋為障,於所犯學處同梵行者正發覺時,由心瞋恚不正學故,於止舉兩位惛沉睡眠掉舉惡作蓋為障。如前所說,能引沉沒及散亂故,於舍位疑蓋為障,遠離決定不能舍故。

5【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為煩惱障和所知障遮蔽,不能如實看見法性。 《佛學詞典》

● 泥洹: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即涅槃,又名滅度,是滅盡煩惱和度脫生死的意思。

2【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又作泥曰,同涅槃。

● 暝(mínɡ):日暮,夜晚。見【辭海】

● 陰身:中陰身。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又名中有,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有一個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胎。

2【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中有,中陰,中陰身,細身。

前身已棄,後身未得。即死後未投生中間。《佛學詞典》

死後未受生以前的身形。《藏漢佛學詞典》

佛教認為已死尚未投生的中間階段,仍有過渡的中有身,類似一般所說的靈魂。舊譯作中陰。藏文譯作「中有,為前後二世之間,由業力可上生也可下生者」。《佛學詞典》

● 四大:

1【法門名義集(唐·李師政 撰)】:地水火風是也。和合成身。地者骨肉形體也。水者血髓潤也。火者溫暖也。風者出入氣息也。

2【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出圓覺經﹞

四大者,謂人之身,攬外地水火風四大,而成內身四大。因對色香味觸四微,故稱為四大也。

[一、地大],地以堅礙為性。謂眼耳鼻舌身等名為地大,若不假水,則不和合。經云:發毛爪齒、皮肉筋骨等,皆歸於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潤濕為性。謂唾涕津液等名為水大,若不假地,即便流散。經云: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熱為性。謂身中暖氣,名為火大。若不假風,則不增長。經云:暖氣歸火。是也。

[四、風大],風以動轉為性。謂出入息及身動轉,名為風大。此身動作,皆由風轉。經云:動轉歸風。是也。(動轉歸風者,凡身動轉皆屬風也。)

3【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名數)地水火風也。依俱舍論言,此四大有假實二種,其實者,稱為四界或四大界,假者,單雲四大。實之四大,一地大,性堅,支持萬物。二水大,性濕,收攝萬物。三火大,性暖,調熟萬物。四風大,性動,生長萬物。此四者,以造作一切之色法,故謂之能造四大。其體觸處所攝,唯為身根所得。身根觸諸色而覺知堅濕暖動也。假之四大,則世間所稱之地水火風也,此四大雖其實為地水火風及色聲香味觸九法之假和合,然其中堅性最增盛者名為地,乃至動性最增盛者名為風。要之實之四大為能造,假之四大屬於所造也。若據成實論意,則無實之四大,唯有假之四大,以色香味觸之四塵為一切色法之能造。四塵和合,方成四大。故四大唯為假法。要之一切有形有質之物,無非為四大之所造(俱舍),無非為四大之和合(成實),故稱之為大也。或以之分為二種,稱正報之人身為內之四大,或稱為有識之四大,依報之諸色曰外之四大,或雲無識之四大。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又曰:「恆作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於火,動轉歸於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瓔珞經二曰:「四大有二種:一有識,二無識。」最勝王經五曰:「譬如機關由業轉,地水火風共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梵Mahābhūta。

4【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地以堅硬為性,水以潮濕為性,火以溫暖為性,風以流動為性。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都有堅、濕、暖、動之四性,故稱為「大」。諸如:人體的毛髮爪牙,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又如植物的枝幹是堅性的地大;體內的水分是濕性的水大;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以發育是暖性的火大;吸收碳氣吐出氧氣是動性的風大。如再以星球為例,星球表面的山石大地,是堅性的地大;掘地得泉,是濕性的水大;其內部的岩漿,是暖性的火大;星球與星球間互相吸引是動性的風大。由於四大遍及於一切物質現象之中,所以佛經稱之為「四大種所造諸色」。

● 夫:古語氣助詞,句首發語,無實意。

● 溷:豬圈。也指其污濁污,穢不堪。見【辭海】。

● 伏:【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雜語)惑之對治,有伏與斷之別。伏斷。

1【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雜語)伏者制伏,斷者斷絕也,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一時不起,謂之伏惑,斷絕惑種,而使畢竟不生,謂之斷惑。有漏道之對治,止於伏惑,依無漏道乃得斷惑也。

2【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伏是制伏,斷是斷除,制伏煩惱使它一時不生,叫做「伏」,斷除煩惱的種子使之永遠不生,叫做「斷」。

● 意: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編)】:唯識學的第七末那識,華譯為意,思量之義,恆審思量第八阿賴耶識為我,有思考、辨別、判斷、分析、綜合等的作用。

2【唯識名詞白話新解(於凌波居士著)】:思量事物曰意。《成唯識論》卷五曰:「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俱舍論》卷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異,而體是一如。」梁譯之《攝大乘論》卷一曰:「以識生依止為意。釋曰:若心前滅後生,無間能生後心,說此名意。」

3【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術語)思量事物曰意。唯識論五曰:「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義,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俱舍論四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異,而體是一如。」止觀二上曰:「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又以前念之心為所依而生後念之心曰意。梁譯之攝論一曰:「以識生依止為意。釋曰:若心前滅後生,無間能生後心,說此名意。」起信論義記中末曰:「攝論云:意以能生依止為義也。」

4【阿毗達磨辭典(中華佛典寶庫 編)】:意者,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恆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又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又復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相應故生起時故。顯了於意,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5【藏傳佛教辭典(中華佛典寶庫編)】:識,由其了別對境一點上,命名為意,即心。 《佛學名相》

● 顓(zhuān)(顓):蒙。顓蒙,愚昧。愚蒙。見【辭海】,【辭源】。

● 足:滿,無所欠缺。見【辭海】

● 不肖:不賢。不如,不及。見【辭海】、【辭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經題」之釋:「菩薩」——《地藏經科注》學習(3)
「貧窮布施難,豪貴忍辱難」——《 菩薩本行經 》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