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俄邊境四成東北虎跨境進入我國 東北虎定居項目見成效

中俄邊境四成東北虎跨境進入我國 東北虎定居項目見成效

【觀察者網綜合報道】據東北林業大學11月1日發布消息,該校「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俄羅斯遠東辦公室」聯合提交的《基於自動相機監測和分子遺傳分析方法的東北虎豹跨境移動研究》項目成果報告顯示,中俄邊境東北虎四成跨境頻繁,這對近年來我國東北虎種群恢復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東北虎(西伯利亞虎)屬世界瀕危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虎種中最大的一種。它體魄雄健,色澤美麗。生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北部和我國黑龍江、吉林境內等較寒冷的地區,有著一身長而厚密的橙黃或金黃色帶黑條紋的毛皮,是國內外有名的觀賞動物。

近百年來數量急劇下降 我國境內曾不足20隻

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人口的增加與捕殺,東北虎的分布範圍開始逐漸退縮,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大小興安嶺均有東北虎的活動。到了70年代,大興安嶺的東北虎便已絕跡。而小興安嶺根據1976年調查證明,也僅有4隻東北虎。到了80年代,小興安嶺東北虎也已絕跡。1999年,由WCS參加的國際調查隊在黑龍江進行了兩個多月的野外調查,結果表明,黑龍江省的野生東北虎的數量急劇下降,從建國初期的400多隻已下降至當時的5-7隻。

中俄邊境的東北虎分布,圖丨ESCAP

關於東北虎的現存數量,據國際自然保護組織的估計,總數約有300頭,其中在俄羅斯遠東地區200多頭,少數生活在朝鮮北部,其餘則生活在我國的黑龍江、吉林境內,我國境內總數不足20隻。

俄羅斯東北虎飽和 我國野放獵物吸引其跨境

2011年的「全球老虎日」,國家林業局發布了中國野生虎恢復計劃。2012年6月,國家林業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在東北林業大學成立。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物種項目主任范志勇說:「俄羅斯有東北虎恢復的成功經驗——在過去的50年間,恢復了近10倍,這為中國東北虎族群提供了重要的來源。」

范志勇透露,俄羅斯有很多東北虎棲息地,但種群數量已接近飽和狀態。中國東北地區的長白山地區、完達山地區、大興安嶺地區都非常適合東北虎擴散和定居。「歷史上東北虎在中國東北地區『諸山皆有之』,中國東北更適合東北虎的生存。」

另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首批經DNA鑒定品質優良的馬鹿和梅花鹿作為野生東北虎的獵物,在吉林省汪清縣蘭家林場被野放,這意味著中國野生東北虎定居示範項目由此正式啟動。

此次野放活動由與吉林省林業廳、汪清林業局合作完成,旨在對這一地區的野生種群形成補充,以提高其繁殖、恢復速度,儘早達到東北虎長期生存、繁衍所需要的獵物密度,以此吸引野生東北虎種群從俄羅斯遠東地區向長白山腹地擴散和定居。

歷經4年的努力,中俄邊境東北虎已有四成跨境

根據國家林草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研究成果顯示,2013-2015年期間,在中國老爺嶺和相鄰的俄羅斯豹地公園,用自動相機監測技術共發現了45隻成年東北虎,其中42%的東北虎跨境活動頻繁。

根據檢測,僅在穆棱林業局範圍內,2年內同一隻雄性東北虎8次從俄羅斯跨境到我國境內活動。

該項目歷時4年,基本摸清了東北虎豹在中俄邊境的種群狀況與分布、遺傳特徵、擴散規律。肯定了我國為東北虎種群恢復做出的努力,為中俄虎豹遷移專屬的國際廊道以及中國國內廊道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此項目成果同時也為全球最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的保護與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中俄兩國政府聯合實現承諾「力爭下個虎年東北虎種群數量翻一番」目標國際聯合行動的具體舉措。

目前,該項目研究成果報告已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網站發布。這也是我國相關研究首次在該網站上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金庸先生逝世,張紀中導演發微博悼念
美國陸戰隊來台?蔣介石在地下笑歪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