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衝擊「垃圾股」,殼價將難逃貶值
前段時間炒作不斷的殼概念股和升溫的殼交易市場,如今又遭遇潑涼水。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將設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公布後,多方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這將直接衝擊殼股、「垃圾股」,炒作將難以為繼,最終將成為投資者用腳投票的對象,市場投資將更注重基本面。
殼股炒作價值式微的同時無疑將影響殼價格。與此同時,註冊制的試點以及未來預期對殼交易也是一記重棒。有深耕殼交易市場的中介人士認為,短期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影響,市場存有未來主板等實行註冊制的預期,不過當前政策落地還需要時間;若未來宣布主板等實行註冊制,那麼影響較大,殼價難逃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殼股炒作受衝擊
就在前段時間因為併購重組、IPO被否企業借殼上市間隔期縮短等政策「鬆綁」,殼資源概念股炒作不斷,連掀漲停潮,一度成為資金的寵兒,然而此現象在往後將難以為繼,降溫成為大趨勢。
11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在演講時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註冊制之下,殼概念股將失去炒作價值。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這意味著市場供給增加,「垃圾股」、殼股炒作價值將終結,未來市場會出現分化的情況,優勝劣汰,市場投資更注重基本面,有助於價值投資。
11月6日,殼資源板塊遭遇下跌。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殼資源板塊成份股中,大多數處於下跌狀態,其中精倫電子、民生控股、金萊特等股票跌幅在5%以上。
「IPO的審核周期已經從3年左右縮短為1年左右,『堰塞湖』已經化解了,與其買一個不熟悉的殼,不如直接排隊走IPO渠道,隨著資本市場越來越開放,股市越來包容,殼資源就越來越沒有炒作價值,最終垃圾股將成為投資者用腳投資的對象。」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在科創板推出並試點註冊制之後,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意識會越來越強,未來中弘股份這樣的情況將成為常態化。
在2018年9月13日至10月18日期間,中弘股份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1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1條的規定,該公司股票自10月19日開市起停牌。深交所對中弘股份股票啟動終止上市程序,將自該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個交易日內作出該公司股票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在董登新看來,科創板推出後,門檻會比較低,比如虧損可以上市,雙重股權結構也可以上市,「這會是一個包容的板塊,把註冊制發揮的淋漓盡致,將會比對納斯達克來設計和運行,可能會設置多個IPO通道,滿足各種類型的創新型企業上市」。
殼價難逃貶值趨勢
殼股炒作價值越來越低,殼市值縮水,無疑將影響買殼或借殼的價格,有業內人士從中長期看認為,買殼價格會進一步降低。另一方面,A股市場未來全面實行註冊制的預期,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殼交易市場的供需關係。
談起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對殼交易的影響,網融併購CEO劉慶認為,短期而言,影響並不是特別大,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影響,畢竟政策剛被公布出來,到正式推出還有一定的時間,但推出之後會有影響,因為科創板試行註冊制,意味著未來主板等也會實行註冊制,這可能導致殼價繼續下降。
劉慶補充稱,具體要從不同的殼賣家以及買方市場具體供需情況來看,大部分收購方出的價格更低,賣方又急於賣殼,可能價格還會繼續往下走;如果消息出來後,對買家買殼的需求沒有多大的影響,該買還是買,在收購方和賣方談價格方面有一些心理方面的優勢,對賣殼方進行壓價。
第一財經記者就在10月下旬了解到,因為A股市場一度低迷,多數殼公司市值縮水,殼價格和溢價率均較之前大幅下降,此前買殼價格一般在20億~30億元區間,如今有些降至10億以內。
對於買殼方會否等殼價進一步降低再買?劉慶認為,這要看收購方處於哪一種現狀,如果收購方急需上市進行資本運作的話,可能不會等;有的買殼方資產沒有完全準備好,這種情況可能會等一等。
而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否會導致買殼或借殼的交易越來越少?「未來如果宣布主板實行註冊制,會有較大的影響。」劉慶稱。
董登新認為,未來主板等也將會實行註冊制,「A股市場在註冊制改革方面一定要突破,我們要的是一個理性、市場化、包容性開放性更高的市場。」
證監會在11月5日下午表示,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已有授權,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有充分的法律依據。幾年來,依法全面從嚴監管資本市場和相應的制度建設為註冊制試點創造了相應條件。同時,註冊制的試點有嚴格的標準和程序,在受理、審核、註冊、發行、交易等各個環節都會更加註重信息披露的真實全面,更加註重上市公司質量,更加註重激發市場活力,更加註重投資者權益保護。
不過,在劉慶看來,港股IPO審核更傾向於註冊制,但仍然存在較多港股借殼的現象,一樣會有企業選擇買殼或者借殼,「上市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有些企業內部的財務規範程度沒那麼高,所以會選擇買殼或者借殼」。
董登新則認為,市場越開放越包容,殼資源將越沒有價值,殼交易也將越來越少。他同時稱,買殼一般要付出昂貴的成本和代價,關鍵是信息不對稱,買殼之後整合的成本很高,也可能買的殼暗藏風險,「科創板推出並試點註冊制之後,IPO的審核效率會更高,可能半年就夠了,所以註冊制將更有吸引力」。
※王傳福:智能汽車是「長了腳的超級手機」
※互聯網診療新政已出台,還需一個醫保配套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