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越軍使了什麼手段讓許將軍非常頭疼?差點耽誤戰局
大家都知道,在1979年打響的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場上,許世友上將挂帥,帶領著我國軍隊在越南的戰場上大殺四方,雙方進行了多次的大規模的兵團戰,最後我軍殲滅了越軍4萬多人,宣告勝利。
當然了,戰爭遠沒有我們所描述的這麼簡單和輕鬆,這在過程中也遇到許多困難,在此次作戰到達關鍵階段的時候,就發生了這麼一個小插曲,越軍使了個陰招,使得許世友將軍非常頭疼。
在對越反擊戰開始時,我軍就採用了大迂迴大包圍的作戰方針,主要是利用步兵的推進和裝甲摩托的穿插結合。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直接包圍在高平地區的越軍步兵346師和地方的武裝軍。
在戰鬥打響後,在許將軍的指揮下,廣州軍區的第42軍立馬根據戰略計劃,分為三路從三個方向突擊。如同剛開始的策略計劃的一樣,在布局方向集中了上百輛的坦克和裝甲兵,選擇了險峻的山間牛車路,與步兵一同穿插發起進攻。越軍顯然沒有想到我軍會從選擇從地形如此險峻的方向進攻,被我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很快在我軍的猛烈進攻,克服了重重的險阻,終於撕開了突破口,準備繼續進攻。
但是這時候卻有個小插曲,越軍為了讓中國軍隊無法順利的往縱深推進,竟然炸毀了東溪以東的班翁地區的水庫,一時之間,造成了長達800多米,90米寬,深度達一米多的泥水路段。當時我軍的坦克部隊依舊勇往直前,只是後方牽引火炮的車輛卻無法順利通過,如果此時後方部隊不能跟上,前方的坦克和步兵部隊就會遭遇危險。
許將軍很快就收到了報告,此時陷入了兩難的情形,許將軍尋思著,現在只有兩條路,要麼是迅速的架橋修路,讓後方的部隊能夠順利通過,第二條路就是讓車輛和炮兵原路返回,改變路線,繞道而行。許將軍前思後想,最終決定使用第二套方案,要後方部隊掉頭返回改走水口上3號公路。
結果在水口卻遭遇了越軍的頑強抵抗,雙方陷入僵局,眼看著炮兵已經往縱深方向進攻,而後方的隊伍卻沒能跟上。許將軍當機立斷,命令組織工兵保障隊迅速搶修水障路段,然後派出預備軍前往水口支援後方部隊。就這樣經過了32小時的搶修,水障路段被修復,而水口路段的部隊用了足足42小時才打通了水口道路。不過也算度過了難關。
不得不說,在戰場上,並非都是一帆風順或者埋頭猛攻就能夠獲勝的,這其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遭遇到這些變故,都需要我軍的指揮員的隨機應變能力和士兵的頑強作戰來應對。
※她出身貧微,與義兄結婚,生下一子,成為晚清權臣
※98年洪災,當兵的兒子搶險累到,父親卻說:兒子仍需努力
TAG:歷史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