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將漢字視為本國的文字,將自己視為漢臣,還說:我們是小中華
中國即是「中土之國」的意思,在古代交通還未發達的時間段里,中華民族一直將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甚至以自身為中心劃定了四夷八荒,在繪製地圖的過程中也一直採用這樣的思想。將本國放在地圖的中心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卻將別國放在中心的位置。這個國家,在繪製自己本國地圖的時候就繼承了中國人的觀念,先畫出地域廣大的中國,然後加上自己的疆域,並自稱「小中華」,這個國家就是曾經的朝鮮。
朝鮮和中國的淵源其實可以追溯到周朝,大家知道周武王滅掉殷商,除掉殘暴的君王紂,這對於一些百姓來說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就有一個人對這樣的結果不滿意,這個人叫箕子,他不忍心背叛殷商,為新朝大周出力。所以這個人就東渡朝鮮。
在朝鮮的箕子,卻作出了一番大事。他教化當地的百姓,讓他們知道了中國的禮義之道,又在平壤推行了較為先進的井田制。而且,平壤的另一個名字「柳京」,相傳就和箕子的舉措脫不了干係。在箕子的教化下,朝鮮的子民漸漸脫離愚昧的現狀,開始走向文明。
而在之後的幾千年時間裡,朝鮮的文明和中國一直都保持著相對密切的聯繫。在世宗大王發明韓語之前,韓國人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記載文獻的時候就會使用漢字。甚至朝鮮半島的文學始祖崔致遠,曾經就是官派到中國的留學生。在他留學的數年時間裡,甚至考取了中國的進士。
而朝鮮人也一直都將中國視作「天朝上國」。中國的官員如果願意來到韓國發展,那些韓國人一定是舉雙手歡迎的,甚至傳說韓國的宰相會把自己的屋子讓給做客的中國人來住。而且韓國人還根據中國的制度,創立了一套自己的科舉制度,科舉考試十分重視詩賦的撰寫,也著重考察考生的文采。當時的韓國人,崇拜中國詩人蘇東坡的不在少數。
韓國人甚至將自己視為「小中華」,使用漢字書寫的他們將漢文化視作自己的文化,繼承了不少的儒家倫理思想,在生產生活中借鑒了很多中國的元素。他們將自己視作漢臣,最高統治者稱「王」,世子稱「坻下」,以表示自己對遠方皇帝的尊重。
而到了清朝,局面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韓國人不屑於和滿族人為伍,他們堅持自己的漢臣身份。認為自己是小中華,滿族人佔領天下之後中國消失了,那麼自己就是留存下來的中國。所以派往明朝的「朝天」就變成了派往清朝的「燕行」。
不僅如此,將漢字視為自己國家的文字的韓國人,在看到乾隆皇帝的書法作品時還大加感嘆,說蠻夷之輩怎麼能將我國的文字寫的這麼好呢?由此可見,中國和當時的朝鮮確實淵源頗深。
※一美女擔憂前夫出獄沒房子住,給他和小三買了個房,如今值二十億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