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雷鋒網新智駕(微信公號:AI-Drive):雖然 Waymo 與 Uber 圍繞 Levandowski 的角力今年 2 月份就告一段落了,但媒體上關於這場大戲的資料卻顯得嚴重碎片化。近日,《紐約客》就用一篇封面文章全景式的講述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讀罷讓人頗為唏噓。雷鋒網對其進行了精編並分為上、中、下三篇放出,以饗讀者,本篇為中篇。

本文由雷鋒網新智駕(微信公號:AI-Drive)編譯自《紐約客》,原文標題為:Did Uber Steal Googl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背叛」居然是矽谷創新的催化劑

其實,背叛一直是矽谷創新的基石,這樣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 1957 年。

當時,一群年輕工程師聚在一起討論背叛自己老闆的事,後來這群人締造了矽谷。這些工程師的老闆是William Shockley,他拿過諾貝爾獎,是晶體管誕生背後的締造者之一。同時他也是一個糟糕的管理者。他在山景城的水果田裡創立了一家小公司,這裡離 Shockley 母親家很近。從直線距離來看,這家公司的辦公室離現在的谷歌總部其實連 3 公里都不到。

Shockley 僱傭了一個小團隊,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畢業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批半導體產品終於問世了。取得成功還不到一年,Shockley 的僱員就準備跳槽了,因為他們的老闆不但是個控制狂(想給僱員使用測謊儀),還經常發脾氣,搞種族歧視,甚至與邪教脫不了關係。

當 8 位核心工程師發現自己有類似的境遇後,他們開始私下接觸外部公司,後者承諾幫工程師們創業。工程師們通知 Shockley 要集體離開時,這位怪咖老闆表示:自己感覺被好朋友在背後捅了刀子。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

在科技圈中,這 8 位工程師也被戲稱為「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後來他們的這項「傳統」也成了矽谷創業精神的一部分。從 Shockley 身旁出逃後,「八叛逆」創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為世界帶來了劃時代的「晶圓」產品,自己也賺得彭滿缽滿。

不過,他們的背叛也被傳承了下去,仙童半導體的許多僱員也選擇單飛創業。據統計,有仙童工作背景的創業者共打造了超過 100 家公司,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英特爾公司。

在矽谷的勃興時期,其實環波士頓的 128 號公路區域才是美國科技創新的搖籃。

這裡不但是許多頂尖學府的所在地,還培育了一大批創新型計算機公司,後來 128 號公路更是成了「美國的技術高速公路」。不過到了 20 世紀 70 年代,北加州搶走了 128 號公路的風頭。

《經濟學人》後來總結稱,矽谷的背叛文化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反觀馬薩諸塞州,其嚴格的法律讓員工跳槽去競爭對手那裡異常困難,單飛創業就更別說了。

當時如果你在波士頓工作,就必須簽訂競業協議,辭職後一年內不能加入競爭對手的公司或自行創業。在加州,競業協議可是非法的,這一條款是 18 世紀時誤打誤撞加入商業法案的,而這個立法部門的小決定卻在一個多世紀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經濟。

隨著矽谷公司的不斷繁殖,「周五辭職,周一再次上崗」就變得不再新鮮。一位加州工程師就表示:「你甚至都不用告訴老婆你換工作了,周一早上換條路上班就行。」

這樣的背景下,新業務更是在加州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三分之一的加州科技工作者辭職跳槽到競爭對手公司或選擇自行創業。

「矽谷工程師和高管的職業之路猶如布朗運動。」Ronald J. Gilson 在 1999 年的一篇論文中寫道。「他們在公司間跳來跳去,頻繁創業,購買前僱員的公司,為前僱員的公司提供服務,建立了如蜘蛛網的私人和業務關係。」

這樣的場景成了加州商業領域的常態,大家會經常聚在一起分享小秘密和內部消息。在經濟學家看來,這叫做「知識溢出」,是創新的催化劑。

「為什麼阿迪達斯要在波特蘭建廠?它明明可以選擇其他任何地方。」知識產權專家 Sharon Sandeen 在法學院演講時說道。「因為耐克的總部在這裡,在波特蘭設立辦公室就能僱傭前耐克員工,打探競爭對手的消息。」

最近的研究顯示,在一些僱員可以隨意流動的產業,創新的步伐要快得多。「知識溢出」讓公司能避開發展時的雷區。同時,它也讓公司不敢躺在那裡吃老本,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挖走你的最佳員工,學走你的秘密。一位前谷歌高管就表示:「我們想讓員工嘗試一些大膽的項目,但又怕這些點子被競爭對手學走。」

不過,最近幾年矽谷的創新腳步明顯慢了不少。學者們注意到,許多大公司,包括谷歌、蘋果、Facebook 和微軟都十年沒發布過革命性產品了。競爭者悄然崛起時,它們會選擇用銀彈戰術直接收購了之。因此,大公司們都覺得員工跳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不過,在「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的矽谷,Levandowski 卻是個異類。一位谷歌前高管表示:「大多數人發了財之後就放棄曾經的理想,這也是 Levandowski 顯得如此特殊的原因。他不曾放鬆,每天都是工作工作再工作,直到將不可能變成現實。」

即使已經一億美元落袋,Levandowski 依然沒有絲毫懈怠。「這樣的品質是好事也是壞事。」那位高管說。「因為打破陳規有時候能讓你化腐朽為神奇,有時候也能讓你鋃鐺入獄。」

Levandowski 並不遵循安全第一的法則

谷歌收購了 Levandowski 的公司後,Chauffeur 項目再次走上正軌,谷歌投在自動駕駛項目上的資金也超過了 10 億美元,在街上「亂竄」的測試車(普銳斯和雷克薩斯)成了山景城一景——雖然它們步履有些蹣跚。

2015 年,Chauffeur 項目的測試車累積里程突破了 100 萬英里。

同年,Levandowski 又開始了自己的小動作,他單獨將一些同事約出去面談,這位天才又準備創業了。當時距他將公司賣給谷歌已經 4 年了,谷歌承諾的股份也可以兌現了,即使以矽谷的標準來看,這都是筆巨額財產。不過,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的 Levandowski 告訴同事自己在谷歌過的並不開心,他認為 Chauffeur 項目已經停滯不前,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高層們意見相左。

Levandowski 的自動駕駛測試方式就是谷歌高層無法達成一致的原因,因為它風險太大了。

具體來說,負責引導谷歌自動駕駛汽車的軟體需要海量測試數據的「餵養」。就拿併入車流量大的高速來說,車輛必須一直重複以便演算法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在反反覆復的測試中,安全駕駛員得隨時準備接管車輛,不過想讓技術持續進步就必須讓軟體暴露在各種複雜的情況中。

「如果你的工作是推進技術前進,安全就不能成為第一考量。」Levandowski 說。「如果真把安全看的比天大,你什麼都做不成。」

2011 年的一天,名為 Isaac Taylor 的谷歌高管發現,在自己休陪產假的時候,Levandowski 居然私自修改了車載軟體,準備讓測試車「吃禁果」。

事發之後,兩人大吵了一架。Levandowski 表示,要證明自己的方式必不可少,兩人最好一道乘車。Taylor 也不膽怯,直接和 Levandowski 跳上了一輛普銳斯測試車。

知情人士表示,當時測試車越過斜坡彎道駛上了一條高速,但不久後這輛普銳斯就突然加速,和一輛凱美瑞並行。如果換做人類駕駛員,這種情況肯定會減速讓凱美瑞先過,但谷歌的軟體可沒見過這種情況,兩輛車依然並排著行駛。凱美瑞車主為了躲避碰撞做了緊急變線,幾乎蹭上右側的路肩。為了不撞上護欄,他又向左打了方向。坐在駕駛席上的 Levandowski 也突然打了一把方向,Taylor 由於準備不足傷了脊椎,最終做了多次手術才有好轉。

還好最後 Levandowski 穩住了方向,但他和 Taylor 並不知道那輛凱美瑞司機傷得是否嚴重。最後,兩人也沒有回去查看凱美瑞的司機是否受傷,當局甚至沒因為這件事對谷歌和 Levandowski 進行質詢,因為他們沒告訴警方當時車輛處在自動駕駛狀態。

不過,Levandowski 可沒有被這次事故嚇到,他甚至聲稱這是無價之寶,能幫自動駕駛汽車學習如何躲避類似事故。他還專門給同事發了封郵件,附上了兩車幾乎相撞的視頻,這封郵件主題居然是「普銳斯 vs 凱美瑞」。事故後,Levandowski 並沒有被降職,他依然我行我素,將車輛送去那些「法外之地」。

一位參與過 Chauffeur 項目的前谷歌高管透露稱,在項目啟動的前幾年,測試車發生過十幾起事故,其中至少有三起相當嚴重。谷歌的第一輛測試車 kitt 就因為急剎車被一輛皮卡追尾,當時它居然分辨不了黃燈和紅燈,事故發生後車上兩位工作人員還被送到了醫院。不過皮卡司機責任更大,他居然是無證駕駛。事故發生後,kitt 在車庫裡「休息」了好一段時間。

在被問及這些事故時,谷歌自動駕駛部門打起了太極,發言人表示「在測試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時,安全是公司的第一要務。」kitt 發生事故後,谷歌也向當局遞交了報告。對「普銳斯 vs 凱美瑞」那起事故,谷歌則認為兩車並未發生碰撞,因此谷歌無需為此事負責。

2014 年以來,加州交管局就要求各家公司上報與自動駕駛汽車有關的事故。凱美瑞那次非親密接觸在這一法案下達前三年發生,而法案通過後谷歌又上報了 36 起事故。如果谷歌還將兩車是否親密接觸作為是否造成事故的評判標準,恐怕谷歌上報給加州交管局的事故水分就大了。知情人士還透露稱,谷歌的測試車經常會突然剎車,導致其他車輛緊急變道。

在矽谷人看來,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為它們需要多試錯。不過這可是汽車,不是 iPhone 應用,一旦出了問題可是會出人命的。

有恃無恐: Levandowski 開始挖角谷歌

進入 2015 年後,Levandowski 拉攏同事的次數明顯增多了,他甚至還專門請大家吃大餐。

在聚會上,他也不忘給同事「洗腦」,宣傳自己的願景——即離開谷歌創立公司,專註於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的開發。他表示自己的商業模式不會與谷歌有衝突,即使最終要和老東家血戰一番,加州法律也不會阻止他。

最關鍵的是,Levandowski 稱自己已經見過潛在的投資人,其中就包括已經瞄準自動駕駛技術的打車巨頭 Uber。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Chris Urmson

當谷歌的高管知道 Levandowski 想從公司翹掉一大波人時,氣的臉都青了。「我們得把他炒掉。」時任 Chauffeur 項目主管的 Chris Urmson 在郵件中(2015 年 8 月 4 日)寫道。

「至少有兩方面的消息能證明 Levandowski 想從公司內部挖人,而且他好像還和 Uber 達成了一攬子收購計劃。」

這次,包括 Page 在內的谷歌高層還是選擇保護 Levandowski。Page 做出這一決定可能還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當時他剛剛投資了一個飛行汽車項目,Levandowski 會在閑暇時候為 Kitty Hawk 提供幫助。其它谷歌高層則擔心,如果 Levandowski 被炒了魷魚,他在硬體部門的團隊成員會跟他一起走人。因此他們命令 Urmson 一定要留住 Levandowski。

Urmson 也試圖和他緩和關係,但一切為時已晚。

2016 年 1 月,Levandowski 給 Page 發郵件,告知他自己要辭職了。「這次我想做駕駛員,而非乘客。在谷歌,我甚至感覺自己被塞在了車廂里。」Levandowski 離開時,Urmson 還專門將他送出了辦公樓。不過,狠心的 Levandowski 已經帶走了大量 Chauffeur 項目的骨幹,即使 Urmson 發放大量獎金也無法挽留。

Levandowski 走後,流言蜚語便不脛而走。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 圖片來源:sfchronicle所有者:sfchronicle 】

到了 2016 年 2 月,傳聞應驗。Uber 表示要將公司 1% 的股權轉讓給 Otto 公司,當時這些股份就價值 6 億美元。「這條新聞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位谷歌前高管說道。「如果 Levandowski 能拿到這筆錢,我們這些辛勤耕耘的自動駕駛人又該得到多少呢?」

同年 8 月,Chauffeur 項目軟體主管發郵件給所有同事,稱「公司有一大批人今年早些時候考慮過加入 Otto,Uber 的銀彈確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面對利益,Chauffeur 項目的僱員們坐不住了,他們紛紛請起了病假,為的是去其他公司面試或接觸風投。大家甚至開始關心起自己同事的鞋來。

「矽谷工程師買鞋只有一個原因,他們要找新工作了。」門廳里,大家都穿上了新鞋,一大批工程師加入了剛剛崛起的新創公司大潮,就連 Chauffeur 項目的領袖 Urmson 也選擇離職創業。

面對大量工程師向 Uber 投誠的情況,谷歌的領導層也擔心了起來。

「大家都被 Uber 嚇到了。這家公司是矽谷首個超級數據收割機,它知道你是誰,和誰一起生活,從事什麼職業,甚至連信用卡信息也沒拉下。」

2016 年夏天,谷歌就開始想辦法反擊 Uber。

8 月份,谷歌開始全面排查有關 Levandowski 的一切,谷歌要搞清楚這位鬼才走之前是否帶走了機密信息或公司商業機密,是否違反了競業協議和到底有多少信息被非法盜用。

不久之後,谷歌請來的律師們就在高管 Gary Brown 的帶領下開始收集 Levandowski 的黑材料,谷歌的目標就是阻止 Uber 收購 Otto。最後,谷歌還真找到了一個小線索。

谷歌表示,在 Levandowski 此之前,他將自己的工作機查上了谷歌伺服器,下載了大約 14000 份文檔,其中就包括硬體原理圖。Levandowski 還將這些文檔傳到了外置存儲器上,隨後清空了自己的工作機。

律師們後來還發現,幾乎在同一時間,一位跟著 Levandowski 辭職的工程師還在網上搜索了「如何安全清空 Mac 上的文檔」和「如何從我的電腦里永久刪除谷歌雲盤文檔」這樣的問題。隨後他們還發現了 Levandowski 發給這位工程師的消息:「今晚一定要確保你已經刪掉了 PC 和 iPhone 上的所有信息。」

這時兩人已經離開谷歌幾個星期了。在谷歌看來,這已經是鐵證如山,Levandowski 將 Chauffeur 的秘密都帶到了 Otto。

不過,當律師們讓谷歌的工程師評估 Levandowski 到底帶走了什麼時,他們有人卻認為那都是「低價值」的信息。此外,律師因為下載就隨便懷疑人讓他們感覺有些不舒服。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中)

2016 年 12 月份,谷歌也做了相應調整,Chauffeur 項目正式「畢業」,拆分成為如今的 Waymo。

就在 Waymo 成立的當月,律師們就發現公司的一位中級員工意外收到了供應商(Gorilla Circuits)的郵件,這家公司現在是 Uber 的供應商,幫打車巨頭生產自動駕駛汽車的電路板。

對這封郵件中的圖紙進行分析後,Waymo 認為 Uber 與 Waymo 的電路板設計非常相似,而與電路板設計相關的文檔就在 Levandowski 私自下載的 1.4 萬份文檔之中。

2017 年 2 月底,Waymo 直接一紙訴狀將 Uber 告上法庭,稱 Levandowski 私自盜取了公司的商業機密。Waymo 要求侵權方給予 18.5 億美元的補償,並禁止 Levandowski 在 Uber、Otto 或其它自動駕駛公司使用 Waymo 的專利技術(其實 Waymo 並沒有直接起訴 Levandowski,因為他的勞動合同內各種包含了仲裁規定,相反 Waymo 利用了才通過不久的聯邦法令,利用新角度對 Levandowski 發起進攻)。

雷鋒網推薦閱讀: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上)

萬字長文揭秘:Uber與Waymo自動駕駛專利大戰始末(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ADAS一體機量產之路已通,自動泊車成魔視智能的下一個關鍵詞
賽靈思發布7nm ACAP加速平台Versal與數據中心&AI加速器卡Alveo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