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李鴻章是近代中國最有爭議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賣國賊」,有人說他對中國近代發展有巨大的貢獻。孰是孰非,很難定論。但有一個問題卻十分有趣,每當大清到了關鍵時刻,出頭的總是李鴻章,按說大清朝有9個總督,為何偏偏什麼事都攤上他呢?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其實,李鴻章的這種尷尬主要是由他的身份決定的。自1870年調任直隸總督開始,此後李鴻章身上就有四個身份,即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大學士和海軍衙門幫辦。下面就來講講這四個不同的身份。

或許有人會說,這四個身份中直隸總督最有實權。實則不然,在當時,北洋大臣的含金量遠比直隸總督要高。李鴻章一生遭受很多誤解和唾罵,最大的根源就是擔任了這個北洋大臣。

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攬洋務,主管外交,相當於外交部。可是這個部門並沒有發揮外交部的功能,死要面子的朝廷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那些蠻夷之邦是沒有資格和中央對話的,因此,這些與列強交涉的具體事務便落到了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的身上。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交重心由南向北轉移,北洋大臣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於是,外國人只要有什麼事情便跑到天津找李鴻章交涉。總理衙門有什麼事情,也都會事先徵求李鴻章的意見。這樣一來,李鴻章名為總理衙門的下屬,實際上卻成了真正意義的「外交部長」。

加上李鴻章本人對外交極有天賦,能從容周旋於各國,久而久之,他便以精於外交而知名於各國,所以經常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外出簽約,替清政府背了一口又一口黑鍋。

直隸總督乃天下疆臣之首,主管直隸一省的軍政和民政,其轄區大致相當與今天的京津河北地區,擔負著拱衛京畿的重任,在地方實力派中排名第一。可是李鴻章這個直隸總督權位更重,他當上總督後不到半年便兼任了北洋大臣。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通常情況下,直隸總督負責的是一省的陸防,可如今有了北洋大臣一職,連海防也要一肩挑了。因此,北洋水師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才建立起來的。同時期的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按說也是這個套路,可是他比李鴻章幸運,終其一生也沒攤上大事,大清國的那些糟心事全讓李鴻章一人給幹了。

再來看看第三個身份:海軍衙門幫辦。海軍衙門幫辦名義上有5個領導,一個大臣,兩個幫辦,兩個會辦。海軍衙門大臣相當于海軍部長,醇親王奕譞是首任,幫辦有兩個,李鴻章排第二,相當於第二副部長,第一副部長是慶親王奕劻,醇親王死後,他做了第二任海軍部長。會辦也有兩個,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就是其中之一。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海軍衙門與總理衙門比較類似,在海軍建設中並沒有發揮該有的作用,真正主持海軍建設的還是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這些地方實力派。所以海軍衙門幫辦其實只能算是一個名譽稱號。

相比之下,李鴻章的第四個身份大學士是一個更榮譽的榮譽稱號。按清制,大學士分為殿閣大學士和協辦大學士兩種,前者正一品,後者從一品。一般情況下,大學士都是協辦大學士升任的,李鴻章先是被授予協辦大學士,後來又升為武英殿大學士。大學士還有一個俗稱為「中堂」,因此,人們常稱呼李鴻章為李中堂。

別看大學士官居一品,可是自雍正設立軍機處以後,軍機大臣的握有實權,大學士不過是名譽頭銜,看似光彩照人實際上虛無縹緲。

李鴻章一身兼任四個官職,其中一個最有實權同時也害他背負罵名

也就是說,李鴻章的前兩個職務都是實職,後兩個都是虛職。當時慈禧對他的這種安排也可謂是煞費苦心,讓李鴻章在朝廷掛個名,滿足他的虛榮心。而說到底李鴻章不過是地方大員,他手裡只有辦事權,沒有決策權。因此,每當李鴻章簽下賣國條約時,他都是依照慈禧的旨意行事,替朝廷背背黑鍋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她是大清皇后卻忍辱負重處處受氣,幸運的是丈夫對她始終至死不渝
此皇帝統治時期,百姓家中只要是有美女、美婦,那就得全家自殺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