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辮子終會剪,裹腳終會禁,再論廢止燒紙習俗的必要性

辮子終會剪,裹腳終會禁,再論廢止燒紙習俗的必要性

原標題:辮子終會剪,裹腳終會禁,再論廢止燒紙習俗的必要性


辮子終會剪,裹腳終會禁,再論廢止燒紙習俗的必要性

寒衣節即將到來,所以在今天在各自媒體平台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燒紙能變錢?其實是欺亡者、增罪愆、損福祉的文化騙局》的文章,從宗教思想、文化傳承的角度,對傳習兩千年的焚燒紙錢的習俗進行了分析,旨在幫助對民俗和陋俗有一定的辨析。當然更深刻的願望還是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發出給為精彩和深刻的指導。


但結果是,此文一經發表,立即引發讀者的激烈反應。其中一個平台瞬時閱讀量數萬,評論3000多條,還有一些不遺餘力,通過平台私信發表自己的看法。但總歸是反對聲一片,大有「誰動了我的乳酪」的憤慨和驚慌。其中一個自媒體平台以「負面情緒」為理由,停止了對此文的正常推薦。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事,一個正規的媒體,就應該弘揚主流,宣傳積極健康向上的文化,在移風易俗、引領風尚方面發揮領頭軍的作用。將反對陳規陋俗定義為「負面情緒」,這或許與該平台的定位以及水平有關,不再贅述。



倡議改變焚燒紙錢,因為焚燒紙錢的習俗與正信的宗教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核心體系沒有必然聯繫,而且種種弊端、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反對者里,有相當一部分人偷換概念,將焚燒紙錢定義為傳統文化,進行文化綁架和道德審判,這顯然是沒有讀懂文章的意思,或者根本不懂什麼是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文化,是指有揚棄、有辨別地繼承古代文化中優秀、積極的部分,而堅決摒棄那些腐朽、封建、迷信的部分。全盤接納不是文化傳承,而是復辟;不加選擇,不加創新的一味承襲,也不是傳承,而是抄襲、盲從和迷信。祭祀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並不反對。儒家經典也有關於「三牲」的規定,但絕沒有有關焚燒紙錢的儀軌。


祭祀文化的核心是緬懷先祖的事迹,感念先祖的恩德,繼承先祖的美德,延續先祖的遺志,更好地為人處世、做人做事,多做一些功在當代、利在子孫的事業。焚燒紙錢不過是一種形式,焚燒了紙錢的人,不見得就繼承了祖先的美德;不焚燒紙錢的人,更不見得就背叛了祖宗。徹徹底底兩碼事。



文化與習俗,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焚燒紙錢包括在傳統文化之內,但焚燒紙錢並不是傳統文化本身。焚燒紙錢並不能代表傳統文化,客氣一點說,焚燒紙錢只不過是造紙術發明之後在民間形成的習俗。在造紙術尚未發明紙錢,人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可燒。有人認為,凡是流傳已久的東西就是傳統文化,就不得有絲毫質疑、不得有丁點動搖。倘若按照這種邏輯,那麼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一部分評論者,在焚燒紙錢形成之前,祭祀文化里還有活祭和殉葬的傳統,活祭和殉葬的傳統淵源比焚燒紙錢更加悠久,延續時間更長,那些信誓旦旦捍衛所謂的「傳統祭祀文化」的人,倘若你真的是炎黃子孫、是祖先的孝子賢孫,你就應該遵循更加久遠,更加「正統」的祭祀文化去衛道和殉道,這才能真正表現你的「孝道」和「正直」。


相當一部分人在這件事上的反應,讓人不由得想起辛亥革命之際國人面對剪辮子、放裹腳時候的態度。那個時候剪辮子,那是非常離經叛道的,被罵「數典忘祖、大逆不道」還是輕的,重則就有殺頭的危險。留辮子是清兵入關之後的習俗,但到了辛亥革命的時候,國人已經認為這是不可動搖的文化傳統,也順便上升到了道德層面,是氣節與風骨的象徵。

女人裹小腳的習俗比男人留辮子更加悠久,也更加深入人心。那個時候的人們,沒有人認為給一個幼小的女童裹腳是一個殘忍乃至慘絕人寰的事,反而認為這是一種必須遵行的優良傳統。裹了小腳就是家風純正,腳裹得越小就越是有面子。即使是深受其害的女人們,也認為裹腳是美,「天足」是丑。倘若有人建議她不要裹腳,她的瘋狂和怨恨絕不會亞於今天的讀者對反對焚燒紙錢的評論。



當時,為了維護男人留髮辮、女人裹小腳的「優良傳統」,不少遺老遺少都是激烈反對的,一些有學問的人則撰寫了大量的文章來反對,而且感覺有理有據、氣勢如虹。至於一些缺乏學問或者罵功不足的,雖然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留、為什麼要裹,但總歸是要反對,不反對就好像沒有面子。且又不知道如何反對,就只好用一番「國罵」來表明一下立場,維護一下場面。


其實,若講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里用來反駁甚至謾罵他人的文化是十分豐富、精彩絕倫的,可惜那些口口聲聲表示誓死捍衛「傳統文化」的人,卻生生沒有將傳統文化學到手,也沒有將老祖宗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美好品德傳承下來,以至於罵人也罵得乏力、空泛、無理取鬧。但潑婦罵街、怨婦詛咒、無賴撒潑的風格,絕不是中華怏怏五千年文化所倡導的正統。部分評論者言語之間所表現出來的惡毒、怨恨、狹隘、粗俗,估計也不是你那些聰明、善良、正直的先祖所樂於看到的罷。子孫倘若低劣如此,那才叫蒙羞和不肖,你磕多少頭有何用?燒多少紙錢又有何用?


時代在日益變化,社會在文明進步。男人早已不留髮辮了,女人的裹小腳早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所有傳統文化里,最核心的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人心越來越美好,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每個時期的文化傳統,都是切合歷史實際,是某個特定時代的產物,一旦文化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物質基礎變了,文化也應該與時俱進,依託時代進行革新和創造,讓自身持續充滿活力和感染力。那些已經遠遠落後於社會生產力和人們的認識水平,有礙社會文明進步的文化,就是沒落腐朽的,是羈絆和禍害。


當然,文化是具有延續性的,文化的這種特性也可以叫做慣性。習俗作為文化的一個部分,也同樣具有上述的屬性。要想驟然叫停焚燒紙錢的習俗,一定會遭遇巨大的阻力,那篇文章的遭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但至少我們應該倡導,在焚燒紙錢的時候,適當減少焚燒數量,合理選擇焚燒場所,注意用火安全,低碳環保、文明祭祀,儘可能減少這項荒唐習俗的危害性。但作為一個身處現代文明社會的人,應該對這項民俗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為它最終會消失,雖然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堅信並堅持著。


(原創作品,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七視覺 的精彩文章:

相術大師告訴你:損福卻不自知,容是輕易不能整的
什麼樣的女人讓男人有面子?分四個層級,第四種堪稱珍寶

TAG:第七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