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南靖:奇特的土樓 神秘的瓷窯

南靖:奇特的土樓 神秘的瓷窯

CCTV-10

11月7日 22:31

《中國影像方誌·南靖》

「地者,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管子·水地》

我國春秋時期思想家管仲的這句話,道出了土地和萬物之間的關係。

南靖人與泥土,在千百年間演繹出一個又一個傳奇!

南靖,這座寧靜而古老的閩南小城,正穿越歷史的風塵,幽香徐來!

土樓·南靖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通過衛星照片,發現了中國閩西南崇山峻岭中,數量驚人、規模龐大的類似導彈發射架模樣的東西,這個發現震驚了眾人。

1985年美國學者曾專程來到南靖縣考察土樓。回到美國後,寫了一份調查報告,說明衛星監控疑似地,只是土樓民居而不是核基地。土樓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名揚天下,走向世界。

「或雲天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球建苑一奇葩。」中國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曾這樣賦詩讚美南靖的土樓。

在福建省眾多的土樓中,南靖土樓以其歷史悠久、數量眾多、風格獨特而聞名,吸引著中外建築專家與遊客前來參觀。

一千多年前,由於戰亂,客家人告別中原,舉族南遷,其中一部分人在南靖停下了顛沛流離的腳步。

唐朝以來,南靖等地出現了「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亂局。為此,客家人沿襲中原的夯土建築形式,結合當地環境,建造了一座座土樓。

千百年來,這些土樓群不僅是客家人的安居之所,更是他們聚族而居、抵禦盜匪的堅實城堡,庇護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裕昌樓, 又稱「東倒西歪樓」,位於南靖縣書洋鎮下版村,是福建省現存最古老的土樓,距今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被人稱為「福建土樓之母」。

雖經受幾百年風雨侵蝕和多次地震的考驗,但至今有驚無險,斜而不危,因此裕昌樓又被譽為"東方比薩斜塔"。它歪而不倒的秘密,飽含著土樓人的靈巧與匠心。

張民泰是土樓建造夯土技藝的傳承人,從二十歲起,他就開始參與土樓的建造,雖然沒有施工圖紙,但對於修造土樓的每一個步驟,老張都瞭然於心。

建造一座土樓,大致有七道程序,夯築土牆,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步。

在張民泰看來,想要建造一座堅固,屹立百年不倒的土樓,除了跟松木和鵝卵石鋪陳的地基有關之外,夯土也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土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土牆的堅固性!

在南靖大地上,還散落著各式各樣的土樓,它們與當地秀美的山川,構成一幅幅巧奪天工的畫卷,這些南靖土樓,不僅凝聚了客家人古老的生存智慧,也見證了客家人的歷史!它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生生不息的方圓天地中,注視和守望著南靖的古今滄桑…

瓷器·南靖

南靖人似乎擅長與泥土打交道,他們不僅用其夯出了蜚聲世界的土樓,同時也在與火的共舞中,燒出了名滿四海的漳州瓷器!

2010年,在備受關注的明代沉船「南澳Ⅰ號」水下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打撈出了近千件文物,其中大部分為漳州窯所生產的青花瓷。

精美絕倫的瓷器,驚艷了世人,也再次讓「漳州窯」走進人們的視野。

漳州窯是對明清時期漳州窯業的總稱,其窯址分布在南靖、平和等地。據清末介紹福建物產的《閩產錄異》一書記載:「漳窯出漳州。明中葉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紋如冰裂。」

南靖龍山鎮東溪窯遺址

古時,漳窯出產的瓷器,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與「德化窯」和廣東「潮州窯」同享盛譽。另外,它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達四個多世紀而不衰……

公元1567年,明朝隆慶皇帝宣布解除海禁,漳州月港成為當時全國唯一合法的對外貿易港口。因瓷土優良,水運便利,東溪窯不僅成為明清時期漳窯最大的窯口,同時成為了當時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外銷瓷產地之一,被稱為「小漳州」。可以說,東溪窯見證了大航海時代我國海上貿易的盛況。

清末,隨著漳州月港逐漸被廈門港取代,加上戰亂等原因,東溪窯逐漸斷燒。曾經的窯煙裊裊盛況不再,窯場逐漸被掩蓋在荒草中,漳窯製作技藝也隨之斷代失傳,直到民國,漳州窯徹底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南靖龍山鎮東溪窯遺址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國內學者開始了一場尋找東溪窯的行動。直到1986年,經過反覆勘察與考證,專家才確定東溪窯所處的位置。至此,掀開了它塵封已久的神秘面紗。

窯址雖然找到了,但漳窯製作技藝卻不得而知,這讓一個名叫林俊的中年人扼腕嘆息。由於從小受父親的熏陶,他很早就成為了漳窯的粉絲。

1997年,不顧家人反對,林俊毅然賣掉效益不錯的傢具廠,一門心思研究起了漳窯製作工藝。

沒有書籍可查,也無師傅可尋,面對消失百餘年的手藝,林俊只能下笨功夫,到全國各地博物館參觀尋訪,對其收藏的漳州瓷器進行分析研究。

緊接著,林俊試著生產漳窯瓷器。不知道砸碎了多少件瓷器,花費了多少心血,然而漳窯最具代表性的「米黃色釉」燒制工藝,卻始終無法還原!

2009年,步入花甲之年的林俊,來到龍山鎮東溪窯遺址,他決定試一試運氣,用東溪沿岸的瓷土燒制瓷器,這一次,上天沒有辜負林俊的執著。他終於揭開了失傳一百多年的「米黃色釉」燒制工藝的神秘面紗。

2009年,漳窯傳統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林俊也被列為漳窯(米黃色瓷)傳統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窯」望百年,浴火重生,南靖人在泥土之中,找尋到了古瓷的前世和今生,鑄就了土與火新的傳奇..……

沐風歷雨、巍然屹立的土樓;沉寂百年,浴火重生的漳州瓷器;無不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神奇。

千百年來,懂得與泥土相處之道的南靖人,創造出了昨日的傳奇;面對未來,他們知道腳踩泥土、辛苦耕耘,必會芳香自來……

中國影像方誌

《南靖篇》

播出時間:11月7日 22:31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張蘭 程鳳潔 徐傳寓(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肺好不好,看看手掌就知道!中醫推薦您3杯養肺茶!
這個古城被誤解了2000年,99%的人理解錯了!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