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鐵絲網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凡是寫著「禁止入內」的地方都有可能看到鐵絲網,它的特點是既便宜又實用。但是,你應該想不到的是,對於美國來說,鐵絲網曾經起到過「國運」級別的影響。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話說,在一百多年以前,美國東西部的發展還極不均衡,東部的商業、人口、城市都很繁榮,西部差不多都是荒地,生活在那的基本上只有牛仔和印第安人。所以,在1862年的時候,政府為了號召和鼓勵美國人前去西部搞開發,就頒布了一個宅地法。說的是,只要你是年滿21周歲的美國公民,不管是男是女,哪怕是剛獲得自由的奴隸,只要你到中西部地區去,就可以免費獲得160英畝的土地,然後在這裡住上5年,再隨便種點什麼,這地就永久歸你。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你想,160英畝的土地,差不多是1.5個天安門廣場那麼大,要到今天,這得值多少錢啊!可面對這麼優惠的條件,當時的美國人卻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你說這160英畝土地都歸我,但我怎麼確保它就屬於我呢?在當時,西部都是牧場,牛群走到哪吃到哪,萬一把我辛辛苦苦種的莊稼吃了,我怎麼辦?你可能會說,那把這塊地圍起來不就完了嘛!道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很難。這個問題當時只有兩種解決辦法,第一是打一圈木柵欄,第二是種一圈灌木叢。但是,第一種辦法成本太高,第二種辦法時間太長,因為要等灌木叢長大嘛,都不實際。於是,到了1870年的時候,西部開發的號召基本沒啥效果,美國農業部評估了一下得出了結論:如果不解決圍欄的問題,宅地法就等於一紙空文。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所以,在那一時期,許多人都投入到圍欄問題中,為此還搞了許多發明,但效果都不理想。一直到1875年,鐵絲網才被發明出來。鐵絲網的優勢在於:第一,它的成本非常低,把160英畝土地圍起來,用不了幾根木樁和鐵絲;第二,它非常實用,奔跑的牛群可能會撞向木柵欄,但是不會主動去撞鐵絲網,因為疼啊!所以,鐵絲網的廣告商就說,咱們這個鐵絲網「比空氣還輕,比威士忌還強,比塵土還便宜」。圍欄的問題都解決了,西部大開發的成果非常明顯,西部的大草原都被圈成了私人土地。

這就是鐵絲網的故事。表面上看,它的出現解決了美國人對土地的佔有問題,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有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圍了一圈鐵絲網,這塊土地就變成私有的了呢?你讓之前放牧的牛仔,和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印第安人何以自處?這些都導向一個問題,那就是土地私有化的概念是怎麼產生的,它在現代社會的依憑究竟是什麼?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我們都知道,土地私有化這個事情很早就出現了,人們一直覺得這事沒啥好奇怪的,直到17世紀的時候,才有個英國的哲學家洛克質疑這個事:這塊土地早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不是你生產出來的,憑啥就成了你的私有財產呢?不過,洛克質疑的目的,不是為了否定土地私有化,而是為了給它找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後,洛克想到了一個理由,就是勞動。

邏輯是這樣的,首先,通過勞動獲得的成果是私有的,那麼如果對一塊無主土地進行勞動,土地被改進,且有了你的勞動成果,那這塊土地就是你私人的了。那對於西部的大片土地來說,印第安人和放牧的牛仔只是在向土地索取而已,所以土地不是他們的。不管印第安人接受不接受洛克的解釋,現代經濟學家都喜歡洛克的觀點,因為私有化可以讓土地被改進,從而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那麼鐵絲網在土地私有化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兩個字:控制。你看,即使在理論上有洛克的支持,在法律上有宅地法的承認,但是人們依舊不願去開發西部,原因是什麼?就是無法對土地進行實際控制,如果不能對土地進行實際控制,無論是洛克的理論,還是聯邦政府的法案,都只能算是一紙空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鐵絲網,美國對西部的開發很可能就不能順利進行,之後的一連串歷史事件,例如美國經濟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從這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候,發明不單單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就技術而言,鐵絲網不存在什麼技術壁壘,它卻在19世紀末才被發明出來,而鐵絲網出現之後,所解決的也不僅僅是技術性問題,還有社會經濟的相關問題。

隨處可見的鐵絲網,曾經影響美國國運,你要不要了解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讀《犯罪心理研究》,究竟什麼人在犯罪,他們為什麼要犯罪?
司馬氏能統一三國,除了司馬懿父子本事大,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