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養媳到開國第一女將軍,終身未育,她的人生太傳奇!
原標題:從童養媳到開國第一女將軍,終身未育,她的人生太傳奇!
最近《娘道》的熱播,帶來很多爭議。很多人都在問,到底真正的「娘道」應該是怎樣的?
其實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她就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李貞將軍。
1955 年李貞被授予少將軍銜
1955年9月27日下午的北京中南海——新中國首次授予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儀式隆重舉行。
在這些叱吒風雲1000餘名將帥之中,只有李貞一位女性。當李貞從毛澤東主席手中接過一級解放勳章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周恩來總理親手把少將軍銜授予李貞,並握住她的手說:
「祝賀你,李貞同志,你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01
1907年,李貞出生在湖南瀏陽的貧苦農民家庭。或許接連生了5個女孩,父親連名字都沒給起,就隨便地叫她「旦娃子」。
李貞家一貧如洗,全家八口僅有兩畝薄田,幾間草房,最小的妹妹出生才兩天,父親便一病不起,沒多久就離開人世。
李貞6歲那年,母親把她送給別人當養女,到了那戶人家,才知道是童養媳。
古家也沒有善待她,小小年紀,打水、砍柴、做飯、帶孩子…這些苦活臟活,李貞都要做,挨打挨罵是家常便飯。
這樣一熬就是十多年,16歲的李貞決定逃跑計劃,進城裡做女工,沒想到這事被婆家發現,被勒令兩人早日圓房。
這段醞釀了整整10年的婚姻並沒有給李貞帶來幸福。丈夫脾氣暴躁,婚後李貞時常遭到虐打。
有一次下大雨,上山砍柴的李貞被淋濕。
婆婆進門就責罵李貞沒把衣服晾好,李貞辯解了一聲,就被丈夫認為是頂撞母親,順手抄起木棍把她打得遍體鱗傷。
李貞傷心欲絕,打算投塘自盡,被好心的鄰家老婆子攔住,勸她說:
女人生來就是受苦的呀!你看我,60多歲的人,還要上山砍柴,還要挨丈夫的打罵,這是命吶,女人的命啊!我們女人就要認命吶。」
越是這樣說,性格倔強的李貞越不屈服,她一直相信,總有一天一切都會好起來。
02
1926年,各種起義相繼爆發,進入土革時期,各地成立農協以及婦女解放協會。
當時的李貞不知道「革命」的全部意義,但她意識到,這或許是窮人不受壓迫,婦女翻身解放的最好時機。
第二天,她就決定參加婦女協會,當時的接待同志問她的名字,李貞才發現自己連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
那一瞬間,一個詞語闖進旦娃子的腦海:忠貞不渝。她知道忠貞就是忠誠不變,那就叫李貞吧。
從此,這個名字伴隨著她走過了30多年的硝煙歲月,走進了新中國的將帥名冊。
一年後,也就是1927年,20歲的李貞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她開始學習文化知識,得天獨厚的組織力量得到展現。
她帶領一批進步婦女搞宣傳、做軍鞋、為北伐軍徵兵籌糧,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同年冬被選為瀏陽地區婦聯委員。
膽小怕事的地主婆家,害怕李貞會連累自己,一紙休書撇清了關係。李貞終於如願以償,可以完全自由地參加革命活動。
03
1927年4月,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湖南城鄉。
李貞對山野深林熟悉,組織派她在湘贛邊界四處尋找隱藏的共產黨員。
經過多日奔波,她終於找到他們,相繼成立游擊隊。李貞成為濟陽縣永和區第一位地下黨支部書記。
雖是一介女流,但是李貞在戰鬥中,總是身先士卒,不怕犧牲,英勇頑強。
當時很多女革命者不是橋頭暴屍,就是被斬下頭顱城樓示眾,敵人也在四處追捕李貞。
在一次任務中,游擊隊被圍困在獅子崖,李貞捨身跳崖,幸好被樹枝掛住,不過肚子里的孩子卻沒保住。
在兩名倖存的戰友的攙扶下,她咬著牙堅持走了五六十里路,終於逃出敵人的包圍,回到了游擊隊。
李貞假扮新娘奇襲團防局的故事,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也是在此時,她遇到了第一段真正自主的婚姻。
1928年另一次突圍戰中,張啟龍被反動團防局團丁抓住。李貞提出「假扮迎親隊伍,混進觀音塘,然后里應外合夾擊」的營救方案。
1930年張啟龍的妻女被殺害,李貞一直安慰照顧他,兩人日久生情,兩年後喜結連理。
可惜的是這段婚姻沒有堅持多久,張啟龍犯了錯誤,為了不連累李貞,他主動提出離婚,就這樣李貞結束了第二段婚姻。
04
好在上天沒有剝奪李貞幸福的權利,她最終在長征前夕遇到一生的伴侶——甘泗淇。
1930年,甘泗淇從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回國任湘贛縣委宣傳部長,李貞當時恰好也調到湘贛省委工作,從此他們兩人就相識了。
甘泗淇心胸開闊,平易近人,理論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李貞對他的印象很好。
在任弼時的愛人陳琮英的熱心撮合下,1935年元旦,在塔卧村一個白牆青瓦的禮堂里,李貞和甘泗淇結為夫妻。
副政委關嚮應主持婚禮,任弼時、賀龍等到場祝賀。從此,李貞和甘泗淇開始了並肩戰鬥的風雨人生。
1936年7月,李貞身為六軍團組織部長,跟隨部隊進入了茫茫草地。
當時的李貞已經有3個月身孕,一路上她都沒有吭聲,忍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跨過金沙江,翻過大雪山。
只可惜,命運還是沒有眷顧她,長期過度勞累和營養不良,李貞早產了。
病體還沒有恢復,又沒有充饑之糧,孩子餓得啼哭不止,沒等走出草地,這可憐的小生命就夭折了。
孩子夭折、產後虛脫、疾患侵襲,重重打擊使李貞倒下了,導致她失去了生育能力。
△李貞、甘泗淇在部隊調研
解放後,很多人覺得甘泗淇很遺憾:「老甘啊,太遺憾了,你革命幾十年,連個孩子也沒有啊!」
李貞也覺得內疚,對不起丈夫,她甚至建議他再娶個妻子生個孩子。
可甘泗淇回答得非常乾脆:「我要的是愛人,不是孩子!」 原來鐵漢也有柔情,他們的愛情,平淡卻真切。
05
雖然沒有親生的孩子,但李貞和丈夫甘泗淇卻撫養了20多個烈士遺孤。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後勤部部長陳希雲去世後,李貞把他的大女兒陳小妹接到家裡撫養。
1955年,苗族老紅軍朱早觀病逝後,李貞和甘泗淇把他的女兒朱一普又接到家中;
從朝鮮戰場歸國後,李貞和甘泗淇得知老戰友王政柱夫婦要去朝鮮參戰,又把他們的3個孩子接到身邊撫養……
李貞把偉大的母愛都無私地奉獻給了這些烈士後代,還抽空帶他們看電影、逛公園,每次吃飯都要擺上兩三桌,整個大家庭其樂融融。
1964年2月5日,甘泗淇上將在辦公室工作時,被猝然暴發的心臟病奪去了生命,終年60歲。
李貞的工資並不高,可她的生活開支卻不小,20多個義女義子要生活,張口伸手都離不開錢。
時常有些老同志來京住在她家裡,錢用光了,她還掏錢給他們買車票,送給他們路費。
李貞經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戰爭年代十分艱苦,現在條件好了,我們不能貪圖享受,丟掉艱苦奮鬥的好傳統。
她穿的襯衣、外套,蓋的被子等,都是補了又補,縫了又縫。一雙棉鞋她穿了十幾年,仍不肯換新的。
春節組織上給他補助生活福利費,她也是一份不收,她覺得自己要比犧牲的戰友幸福,不要特殊照顧。
在耄耋之年,她只住在香山山腳下的破舊四合院,即使住房年久失修,漏水寒冷,她都覺得自己能住下。即使成為大軍區副職,都不曾移居。
1984年春天,組織上又派人勸她搬家。好說歹說,她才同意搬進紫竹院附近一幢公寓里的一套軍職幹部房。
06
1990年3月11日,李貞走完了她光輝的一生。
人們含淚為她清理遺物時發現,這位參加革命64載的女將軍,除了見證她赫赫戰功的4枚勳章外,其他的遺物簡單到稱得上「一貧如洗」——
4把用了15年仍捨不得扔掉的舊藤椅;一個用了整整40年不肯更換的行軍箱;一台用了14年的「雪花」牌單門電冰箱;1.1萬元人民幣,2500元國庫券;戰爭年代留下的兩根小金條。
李貞在遺囑中這樣安排她的遺物:一根金條捐給自己的家鄉瀏陽縣,另一根捐給丈夫甘泗淇的家鄉寧鄉縣,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存款一分為二,一部分捐送北京市少年宮,一部分作為自己的黨費上交組織。
歷史上的女將軍很少,自古以來都覺得女人不能成就大局,可李貞這83年的人生軌跡,像很多人證明了——
女人也有女人的智慧,她們可以用自己的辦法將敵人拿下,她們也有自己的骨氣和傲氣。
從受盡凌辱的童養媳,到新中國的開國女將軍,李貞命運的巨大改變,都在於她自己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樣的一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