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師教育如何轉型
廣東省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汕頭市第一中學教師陳璇來到貴州省冊亨縣,與當地學生交流。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部 供圖
「我國教師教育迫切需要二次轉型,而校內教師教育資源分散,嚴重製約師範院校提升教師教育質量。」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說。他把整合教師教育資源視為師範院校二次轉型的關鍵,而華南師範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部正是破局之舉。
「華南師大成立教師教育學部,是我國教師教育體系的首創之舉。這為師範院校整合分散的教師教育資源開了好頭。」在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看來,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部將來做好職前職後一體化等工作,雖面臨諸多挑戰,但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近日,華南師大召開教師教育學部、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揭牌儀式暨教師教育高端研討會。與會人員深度探討如何破解校內教師教育資源四零八散的現狀,更好地讓《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落地生根。
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怎樣珠聯璧合?
「師範院校里的教師教育職前培養、職後培訓部門原本應珠聯璧合,充分發揮一方學術資源豐厚、一方名師名校長和實踐資源豐厚的優勢。」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部常務副部長王紅髮現,在部分師範院校,兩部門並未打通。
王紅解釋說,部分師範院校只把職前培養看作主業、正事,對職後培訓相對輕視,視為副業甚至只是創收的「菜籃子」,而沒意識到,在新的教育發展形態下,教師培訓已成為師範院校的「內生使命」。
「兩部門各自為政,雙方不但不能互通有無、資源同享,還經常鬧矛盾。」讓某高校教師教育學院負責人頭疼的是,由於職後培訓部門需要從職前培養部門調配學科教師,職前培養部門常指責其干擾了本科教學秩序。職前培養部門本來也需要職後培訓部門大量在訓校長、教師,為師範生帶來接地氣的指導,但少數職前培養部門依然沿用傳統以理論教育為主的育人模式,教師培養供給側與需求側不匹配。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周彬也發現,在部分師範院校,往往是教師培訓讓位於教師培養,教師培養讓位於人才培養,人才培養讓位於科學研究。據周彬了解,少數師範院校不僅沒看到教師培訓對職前師範生培養的反哺,甚至把教師培訓部門看成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機構。
「正由於各自為戰、資源分散,部分師範院校、綜合性大學的教育教師工作趨於弱化、邊緣化。」顧明遠惋惜地說,近年來,部分師範院校教師教育資源有所流失,教師教育在部分師範院校成了「配角」。
「隨著信息化等變數引發的教育變革加速,以及教師功能的演變,單憑在師範院校的4年所學所得,難以支撐教師職業實踐的40年,教師職後培訓愈加重要。」王紅認為,師範院校要更加重視教師培訓,而當務之急是成立專門機構統籌資源。
華南師大副校長兼教師教育學部部長鬍欽太發現,儘管部分師範院校成立了教師教育學院,寄希望於該部門能扛起職前職後一體化的大旗,但成效甚微,「如果校內教師教育資源缺乏『主心骨』統籌,仍是多部門各管一塊,各自為政的狀態就會持續」。
「新時代對教師教育的新要求,倒逼師範院校必須整合教師教育資源,服務新需求。」華南師大校長王恩科認為,師範院校要「瞻前顧後」,促進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發展。
怎樣優化教師教育的組織機構?
「我們學了很多理論知識,而校長、教師實踐經驗豐富,與他們互動,我們能更好地將理論聯繫實踐。」華南師大2017級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博士生張雲婷通過參與該校承擔的「國培計劃」等項目,接觸了很多中小學校長、教師。她在向在訓校長、教師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入,還有機會將學校管理理論應用於實踐。這僅是華南師大藉助教師教育學部,整合教師教育職前職後資源,促進人才培養一體化的縮影。
「整合教師教育資源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推進職前、職後教育一體化。師範院校應認真落實《意見》要求,優化教師教育組織機構,把學校真正辦成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的基地。」在顧明遠看來,師範院校不但要打造成教師的「搖籃」,還要著力建成教師成長的「加油站」。
朱旭東把師範院校是否成立專門化、實體化、獨立型的教師教育機構,視為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成敗的關鍵之一。在他看來,如無以專業為組織邏輯的教師教育機構,根據師範生、在職教師的成長規律,發揮牽頭協調、資源統籌作用,改革往往事倍功半。
「教師教育『九龍治水』的管理模式讓很多師範院校頭疼,我校希望把教師教育學部打造成學校教師教育『領頭羊』,終結教師教育『政出多門』的狀態。」王恩科介紹說,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部集教學、科研、管理於一體,統領全校教師教育工作、統籌全校教師教育資源,引領從本科到博士等層次的師範類人才培養,以及面向基礎教育領域的教師、校長、行政幹部的職後培訓。
為提升教師教育學部配置資源的專業性、有效性,華南師大探索出了「虛實結合」的現代治理體系。王恩科說,「實」表現為教師教育學部擁有行政權力,融合了該校教師教育的學科、師資、實踐等資源。「虛」體現在教師教育學部擁有專業權威,在資源共享、獨立運作的前提下,為內設二級建制單位發展「導航」,攜手提升師範生和在職教師專業素養、學術水平。
華南師大目前未把所有師範生整合到教師教育學部。除了教師教育學科碩士生,本科階段的師範生仍在各二級學院。王紅解釋說,這不但能避免教師教育學部因學生體量過大,影響運行效率、培養質量,也能讓各學院積極地落實師範生培養職責,配備實力雄厚的師資團隊,強化師範生學科素養。
華中師大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洪早清分析,由於部分師範院校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部門分離的歷史相對較長,利益格局複雜,重整結構涉及較多部門,阻力相對較大,「要構建教師教育學部的良性運行機制,不但需要群策群力的智慧,還需要敢碰『硬骨頭』的學校領導」。
為有力地整合資源,華南師大為教師教育學部配備強有力、專業化的領導團隊。「我校教師教育學部有動力強勁的『火車頭』牽引。」華南師大黨委書記朱孔軍不但高度重視教師教育發展,還努力與校長王恩科一同做好該校教師教育學部的「護花使者」,強力支持改革;分管教師教育工作的副校長鬍欽太兼任教師教育學部部長;學工部、研究生部、教務處、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等部門負責人兼任學部副部長。該校在黨委領導下,多部門領導班子勁往一處使,直面教師教育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痛點」,鍛造教師教育學部這一職前職後一體化「利器」。
廣東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邢鋒認為,華南師大成立教師教育學部,加強全鏈條學科體系建設,推動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機制,是廣東「新師範」戰略的精準迴響和重要一環。
「華南師大率先成立教師教育學部等系列舉措,彰顯了該校教師教育工作的開拓創新,為全國教師教育領域改革和實踐做出了表率示範。」教育部教師司副司長黃偉說。
教師教育該怎樣科學發展?
華南師大教師發展與管理專業的碩士生還沒畢業,就被許多單位搶光,2018屆畢業生張萌就同時被北京、廣東兩所高校「相中」。該專業畢業生能成「香餑餑」,王紅認為原因是華南師大率先設立了教師發展與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以職後培訓學科與學位點建設為抓手,教育質量「水漲船高」。
「職前、職後都要開出美麗的學科之花,師範生的高就業率才能自然生成。」在周彬看來,由於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部的體制優勢,該校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部門不但有機統一,而且各自擁有較大的獨立發展空間。職後培訓學科既能汲取職前職後一體化的豐厚營養,也免受相對強勢的職前培養學科擠壓。而這正是職後培訓等教師教育學科萌發、成長的「培養基」。
「教師教育學科是教師教育學部的立身之本之一。」然而,朱旭東發現,由於很多師範院校長期以來沒有教師教育學科,出現了「只育不研」的問題。朱旭東再三呼籲,教師教育學部一定要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將其作為發展的「牛鼻子」,引導教師教育學科從注重學科邏輯轉向以專業發展為導向。
周彬也強調,學科先行、實踐跟進、學術引領,是突破教師教育師範性與學術性困境的前進方向。目前,華東師大正高起點地建設教師教育學科,推進教師教育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實踐。胡欽太介紹說,華南師大在現有的教師發展與管理學科基礎上,著力打造教師教育學科群,讓職前職後一體化根植於深厚的學科土壤之上。
《意見》明確,強化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職稱晉陞和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這為教師教育學科發展、師資隊伍建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顧明遠說。
在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學部揭牌儀式上,廣東、江蘇等地200名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受聘為華南師大兼職教授,擔任該校職前培養、職後培訓導師。該校還將建立基礎教育領軍人物進高校的「綠色通道」。
胡欽太認為,正是《意見》釋放的「制度紅利」,為華南師大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去掉了「緊箍咒」。該校教師教育學部正在探索,為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單列職稱評聘體系,把教師培訓工作量納入績效管理體系。華南師大不但著力為他們搭建專業成長「青雲梯」,還引領他們從學科教學論教師向教師教育專家升級,授課內容從碎片化的學科知識轉向成體系的教師核心素養能力課程,更為強化實訓、實操。
「除學科、隊伍建設外,教師教育學部還應強化學術研究,通過學科、隊伍、研究『三駕馬車』,讓內涵建設跑出『加速度』。」朱旭東建議說,師範院校不但要通過培養博士、碩士生,為中小學等教育部門培育學術人才,自身也要加強教師教育研究,強化政策諮詢,為政策出台等提供科學、專業的決策參考。
「教師教育學部將助力我校打造教育教學高層次人才『孵化器』,建設教師教育『最強大腦』,打造南方教師教育學術高地,以更為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助力新時代廣東、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戰略。」王恩科介紹說。(本報記者 劉盾)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6日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