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孝敬,什麼是孝?什麼是敬?
晨則省 昏則定
早上起來,先到父母那裡問安:「您睡得好嗎?早上覺得如何?要我做些什麼?」黃昏時也要探望父母,準備好他們需要的東西,侍候他們安睡。心裡有父母,才會有這些孝和敬的行為。
能養還不是孝。
過去的人,從上到下,包括皇帝都會這麼做,可是現在很多人一長大,心裡就沒有父母了。有些乾脆把老人送進養老院,每月給點錢,還覺得挺孝順。其實,沒有敬,是談不上孝的。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他的意思是,有人認為孝就是養,但是,對狗和馬也可以養,沒有敬,二者有什麼差別?顯然,只是能養,還不是孝。
物質上的奉養,一般子女都做得到,比較難的是精神上給以安慰。人老了,通常會感到孤獨和寂寞,老是覺得被拋棄了,沒人理。這時候,如果子女心裡真裝著父母,就應該從方方面面關心他們,時時處處順著、敬著,讓父母在晚年的時光里感受到溫暖和尊嚴。
不要忘了我們曾經得到的呵護。剛剛來這個世界時,我們不會吃、不會穿、不會走、不會說,動不動還把屎尿弄到父母身上。但父母從來沒有嫌棄我們,而是喂我們吃、給我們穿,扶我們走路、教我們說話,就這樣把我們養大了。養大了,還要供我們讀書、幫我們成家……這就是我們的父母。
現在他們老了,只是給點錢、給點吃的,這麼養著,是說不過去的。敬是可以教的。據歷史記載,周文王的母親在懷他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他就是在這種胎教下出生的。出生後,文王「生而明聖」,母親教一,他可以知道一百。等長大成了太子,他很恭敬父母,每天早上起來,都穿戴整齊到父親那裡問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
文王就是在母親的教導下成長的。可能我們很多人也關心父母,只是不知道怎麼做,因為沒人教。從小有人教的話,一路長起來,不管在家裡還是外面,對父母、長輩都會有恭敬心。有恭敬心的人確實不一樣,謙卑有禮,舉手投足總有一種不同的風範。比如有位教授在演講前,總是先給在場所有人深深地鞠一躬。他曾說:「如果我有傲慢心,腰是彎不下來的。」這話說得非常在理。
傲慢的人不要說鞠躬,讓他點點頭都很難。所以,有些東西要從小教。飯桌上就有很多可教的。漢地講究團圓,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時,有些父母第一個把菜夾到孩子碗里,「寶貝,你吃」。不能這樣。要教孩子先對長輩有種恭敬的行為,就像佛教徒「獻新」供養三寶一樣。你這樣做,孩子幼小的心裡就會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
這種態度很重要。你們可以看看周圍,有這種態度的人總是很受歡迎。對今天的人來講,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不難,唯獨這種素質要慢慢培養。而當一個人真正懂得恭敬和感恩時,生存不會有問題,修行也不會有問題。
※星雲大師: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看這一點!
TAG:禪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