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美甲店為什麼要學會講故事? | 互聯互生

美甲店為什麼要學會講故事? | 互聯互生




很多店主在管理員工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讓她們遵循店鋪的規章制度,但是往往員工沒有辦法很好的去遵守,並且管理者在監督和執行的時候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店裡一旦遇到問題,店主開會或者私下交流的時候往往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教。但往往效果是三分鐘熱度,不能夠有效的持續,讓員工養成良好的習慣。




事實上,各種領域都能印證:

只懂道理,人們往往是不行動的。








為什麼往往情感先於理智?




我之前聽過一個例子。你覺得堅持每周鍛煉身體至少一次的人有多少?你堅持了嗎?




大量的調查數據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每周會至少鍛煉一次身體。



那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熱,懂不懂得鍛煉身體很重要呢?




其實道理都懂,但是他們不行動。




為什麼懂道理他們不行動呢?



因為要讓我們行動,尤其是要讓我們行動起來,作出艱難的改變,最重要的不是打動我們的理智,而是打動我們的情感。




那為什麼打動情感比打動理智更能讓我們行動?




這個原因就很古老了,這個原因來自我們人類的本性。






人類是從猿類進化而來的,我們知道,猿沒有理智,但是有本能、情感,猿的行動不是因為理智,而是因為本能和情感。




人跟猿不一樣,有了理智來指導行動,很偉大,但是,猿變成人,不是說理智代替了情感,而是大腦里的情感系統依然存在,知識在上面增加了一個理智系統。但是,這個新的理智系統往往戰勝不了情感。




畢竟情感系統更古老,理智系統是新長出來的。遇到問題,大腦首先啟動的還是情感系統。



即使大腦有時候啟動了理智系統,但是因為理智系統是最後進化出來的,是比較新的系統,大腦使用起來也不夠熟練。




所以,因為進化的原因,儘管理智也可以讓我們行動,讓我們改變,但是情感更能夠讓我們行動,讓我們改變。如果理智和情感發生衝突,一般贏家會是情感。









被打動,才能有所行動




有個心理學家叫喬納森·海特,寫過一本非常好的心理學的書,叫《象和騎象人》。這本書的主題之一就是理智和情感的衝突。




海特舉了一個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例子。




他讀研究生的時候,讀了一本書,這本書提到了一個觀點,就是大規模的畜牧養殖對動物來說是不道德的。




海特從理智上完全被這本書說服了。他認同大規模的畜牧養殖不道德。但是他也發現,自己道德上反對,行動上並沒有改變,還是沒有辦法拒絕吃肉。




但是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段屠宰場宰殺動物的影片:「當我看到成群的牛走向滴著鮮血的肢解傳送帶,先是受到重擊,然後被鉤子勾起,最後被切成一片又一片,我內心的恐懼達到最高點。」看完影片之後,他徹底變成了一個素食主義者。




你看,儘管海特的理智被說服了,但是他沒有改變行動;

只有當海特的情感被打動之後,他才改變了行動。







再和大家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布萊恩·史蒂文森在2012年的一次TED演講里講的。




史蒂文森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民權律師和社會活動家,他的這次演講非常精彩,建議大家有時間聽一下。題目是「

we need to talk about an injustice

」。




他講了好幾個故事,這是其中一個:




史蒂文森的外祖母有十個子女,子女們又各有孩子,是個很大的家族,導致史蒂文森小時候並沒有多少機會跟外祖母單獨相處。




家裡人都知道,外祖母是個有智慧的人。史蒂文森九歲時候的一天,外祖母叫住他,領著他離開眾人,找了個小房間單獨談話。




外祖母說,布萊恩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觀察你。我發現你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孩子。史蒂文森受寵若驚。




外祖母接著說,我認為你將來無論想做什麼事情都能做成。可是想要達到那樣的成就,你必須答應我三件事。史蒂文森有點懵,他馬上說行,我答應你。




外祖母說,第一,你必須保證永遠愛你的媽媽,永遠照顧你的媽媽,那可是我的好女兒。




第二,你必須永遠做正確的事,就算有時候正確的事很難,你也要做正確的事。




第三,你必須保證,永遠都不喝酒。




史蒂文森說可以!我保證。







從此之後史蒂文森就有了一種特殊的使命感,覺得自己責任重大。他的確做到了對外祖母的承諾 —— 至少做到了從來不喝酒。




長大以後,史蒂文森有一次和表兄弟們在一起聚會。表兄弟們就弄了一些啤酒,讓他喝。史蒂文森執意不喝。




有個表兄弟就覺得史蒂文森很奇怪,然後他恍然大悟:「布萊恩,你不會還想著外祖母跟你說的話吧?她是不是說你是個非常特殊的孩子?」




「 她跟我們每個人都說了這個話!」




聽到這裡,觀眾哄堂大笑。




但是史蒂文森接著說:「

我今年52歲了,我從來沒喝過酒。

 」


 





有一個寫書的人叫加洛,對史蒂文森的演講做了量化分析。




他發現,

整個將近24分鐘的演講里,

史蒂文森65%的時間都在講故事。他講了自己的故事,親朋的故事,和名人的故事。




史蒂文森是來講道理的,那他為什麼用這麼多的時間講故事呢?




因為故事能讓聽眾的大腦和你同步。




加洛引用一項研究,讓一個人講故事,幾個人聽故事。故事進行的同時,研究者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的大腦。




研究者發現,故事開始之後,聽眾的大腦,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講故事那個人的大腦的鏡像。故事講到動情的地方,講故事者大腦的「島葉」 —— 這個區域負責感情 —— 活躍起來,聽眾大腦的「島葉」也跟著活躍起來。如果講故事者的大腦的「前額葉」 —— 這個區域負責理性決策 —— 活躍起來,聽眾大腦的「前額葉」也活躍起來。




我動感情,你也跟著我動感情。我怎麼想,你也跟著我怎麼想。我用故事,能讓你的大腦跟我同步 —— 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過如此吧?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如果你的大腦都跟我同步了,你就會不自覺地贊同我的觀點。







所以故事是一種傳播手段。加洛說,世界上傳播學的鼻祖,應該是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有個理論,說想要說服別人,你得提供三個東西。




第一個東西叫「Ethos」。

Ethos代表個人信用。憑什麼要聽我說?因為我取得過什麼什麼功績,我擁有什麼什麼專家頭銜。




第二個東西叫「Logos」。

Logos就是邏輯,就是理論推理和證據支持,比如說提供各種統計數字。




第三個東西叫「Pathos」。

Pathos是感情和同情心,這就是故事的作用。




加洛說,亞里士多德這三個東西中,

最有說服力的就是 pathos —— 曉之以理不如動之以情。

高手說服別人,一定要善於使用 pathos。




比如史蒂文森這個演講,據加洛逐詞逐句地統計,他把10%的時間用在 ethos 上,25%的時間用在 logos 上,剩下65%的時間全都用在了 pathos 上。







所以,看到這裡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聽了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吧?




下周咱們來結合美甲店的例子,教大家怎麼講好故事!










· END ·


文中所用配圖均來自網路』




美甲圈 · 往期精選






另外,我們有微博賬號啦!內容更豐富哦


微博:@

美甲圈那些事兒



??

 

 戳「閱讀原文」,關注美甲圈,獲取更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甲圈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開一家美甲店好難?那些有潛力的美甲店都在做這1件事!| 開店手冊
給顧客回消息,你還是說話硬邦邦,回復很官方嗎? | 開店手冊

TAG:美甲圈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