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空巢青年嗎?
↑點擊上方三聯生活周刊加星標!
「空巢青年」一詞,脫胎於「空巢老人」——身邊沒有老伴和兒女的照顧,缺乏和外界的交流,孤獨終老。國家民政局的一項統計顯示,目前國內有超過5800萬人過著「一個人的生活」,除去中老年的獨居形態外,未婚狀態下,20~39歲的獨居青年達到2000萬,如此龐大的空巢數據,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電影《她》劇照
對於「空巢青年」的普遍畫像:一個人遠離故鄉,在大城市中打拚,並一直是獨居狀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曾經寫過一本《單身社會》,在該書中顯示,美國上世紀50年代美國人口中有22%的人單身生活,而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向人們證實,這一數字背後絕非是一時的潮流走向,事實上,這代表著自嬰兒潮以來最重大的社會變革——我們正在學習單身,並由此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在艾里克·克里南伯格看來,這樣的形態出現於現代發達的科技下,反而是一種革新力量的社會現象。空巢青年不再是一種標籤,應該說它是一種生活態度。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經濟實力較好,對婚姻持中立或保守觀點的30歲以下的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選擇獨居。
「孤獨等級」體驗者
約見蘇妙的當天,她遲到了10分鐘,拖著行李箱剛從機場趕過來。她從2009年開始做旅行攝影師開始,現在是一家瑞士旅行APP的簽約作者,每個月會有一半的時間在旅途中。
蘇妙出生於1988年,今年剛好30歲。「你看過國際孤獨等級表嗎?從一個人去逛超市、吃飯、咖啡廳、看電影、吃火鍋、KTV、看海、遊樂園、搬家、做手術……各有等級。我應該算是重度空巢青年的代表。」
「你不認為空巢青年這個辭彙讓你有不舒服?」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所謂空巢青年應該都是自己的選擇。時代已經變了,互聯網的存在、科技的發展、婚戀觀的多元化都催生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我最喜歡的電影《她》,講述未來世界裡一個人的生活,可以設置編程出自己完美的精神配偶。我在想,未來是否還會存在婚姻這種東西?它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圖丨攝圖網
蘇妙的一天,從早上的瑜伽開始,做一份簡單的早餐、打開荔枝電台、整理圖片和郵箱,下午和朋友約一個咖啡時間,晚上夜跑。「從大學畢業開始,我就從沒有想過要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自由職業的這些年讓我學會了安排自己的生活,即使是一個人生活,也會把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不出一點差錯。」
蘇妙給我準備了一些資料,推薦我看日本的手繪畫冊《一個人住的第五年》以及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當然,這當中有許多被浪漫化的成分,但這類的書籍在日本社會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其實社會結構越發達,空巢青年的數量就會越龐大,中國傳統社會裡的人情關係是因為在社會生產力偏低的情況下,必然需要一種穩固的家庭連帶關係共同去負擔,但在城市裡,個體化生存必然會是年輕人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蘇妙聊起在選擇自由職業生涯之前的一段和家庭的掙扎。「那時候年紀小,我不相信父母給我的那套規矩——工作、結婚、生子,感覺這是一套父母準備好的連環計。『80後』的我們父母基本上都是『60後』,他們那一代人對生活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我們現在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公務員,可以選擇互聯網創業,也可以選擇自由職業。話是這麼說,那次大學畢業回家,和父母吵了三天,最後我們互相都沒有說服對方,父母終究還是覺得失望。這樣也好,我順帶就來了北京。」
「在北京開始的生活並不盡如人意,不管你覺得自己多麼與眾不同,到這裡來你才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曾經也惶恐過自己的選擇,但好在我喜愛的攝影給我帶來了機遇,從雜誌、活動、明星、廣告到成為旅行攝影專欄的作者,我覺得這個時代的開放性給了年輕人不同的選擇,我們並沒有像父輩一樣被困在一種選擇上,慢慢的,父母開始接受了我的工作。」
蘇妙開始跟我講述她體驗過的生活的孤獨等級表,並將此做成了一系列有趣的視頻博客。
圖丨攝圖網
「孤獨等級表的前7個階段於我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我重點聊聊最後的三個級別:一個人看海(旅行)、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做手術。」
「在前年做旅行博客之前,我從來沒有一個人旅行過,大多數時候都是和幾個朋友一起。我曾經想過,如果是一個人的旅行會選擇去哪裡,又如何解決在路途上所有遇到的麻煩。我選擇了一個比較有挑戰性的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自駕旅行。」既然是看海,蘇妙索性租了一輛車,在路上10天的時間。出門前十分謹慎,她準備好了路上所需的日常用品和藥品,仔細研究地圖並標註清楚每一天具體的自駕路程。
蘇妙用視頻博客記錄下了這次旅行,也因此,她獲得了之後簽約旅行作者的工作。「其實人有的時候不太了解自己,尤其是社會壓力迫使我們成為別人希望成為的人,但若靜下心來,你才會更深刻理解一份難得的心境。」說起旅途奇遇,蘇妙說在第四天開車抵達澳洲東海岸最大的燈塔Smoky Cape燈塔時,看到了一群處於繁殖期的鯨魚群,「它們如此龐大和美麗,你才知道自己的微小」。
獨居的這些年中,蘇妙不是沒有過煩惱,搬家和進醫院的經歷,幾乎是每個空巢青年的痛處,來自於對未知和對生死的恐懼。她那段時間心情沮喪,陪伴她的是互聯網上的粉絲、《旅行青蛙》的遊戲、電影《馬男波傑克》,而痊癒之後,她想這些無非都是獨居里需要面對的種種,「如果我一直是現在的情況,我一點都不擔心我會從一個空巢青年變成一個空巢老年,因為我和我的獨身朋友們(包括同性戀者)早已經商量好,老了以後一起買一塊地,蓋一棟大別墅,我們可以過上一種老年群居的生活。」
圖丨攝圖網
孤獨經濟
李可可剛從日本東京大學畢業回國一年,最近一直在想,如何在國內開一個與眾不同的一人食餐廳。
「在日本,『一人文化』延伸出了許多的產品,一人食餐廳、MINI KTV、24小時健身房、社交型公寓等等。線上服務於『一人文化』的產品也數不勝數,外賣、跑腿、視頻博客都是現代年輕人獨居狀態的體現。而根據獨居狀態開發的產品,如單人動漫抱枕、單人飯量的電飯鍋以及可以擺放在餐桌上的一人食隔板產品,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廣泛喜歡。」
對於離群索居的年輕人而言,他們不僅要在精神層面找到孤獨的慰藉形式,伴隨群體的增加,其帶動的消費形態也變成了年輕人熱衷的潮流。李可可和我說起他在日本看到的一人食餐廳,「日本餐館盛行單人座位,有的品牌主打的就是為服務於一人而開發的食物套餐,甚至有些餐館會在座位之間用隔板隔開。一人食餐廳與日本人『獨食文化』有關,食物不應該只是果腹這樣簡單,也是享受自我獨處時光的體驗」。
圖丨攝圖網
李可可發現,雖然在國內,有海底撈已經開始設計一人進食火鍋時有玩偶陪伴,在呷哺呷哺可以吃到為一人準備的小火鍋,但中國「群食性」的消費習慣似乎還是不為這樣的一人食買單。「我曾經聽一個深夜12點後在海底撈吃飯的朋友說起,當他因為失眠想要一個人到海底撈大快朵頤一番時,服務員給他送來了一隻玩偶熊坐在對面,周圍人用異樣、同情的眼光看向他,這讓他感到無地自容。也就是說,雖然大多數人對這樣的獨居青年並不充滿惡意,但是傳統眼光看來,一人食到底是一個噱頭,還是說它能真正為獨居者提供服務?我認為這是目前一人食餐廳需要解決的一個痛點。」
在李可可看來,空巢青年的龐大數據在一線城市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事實,所有人都在針對這個龐大群體即將拉動的消費模式摩拳擦掌,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譬如MINI KTV的存在,它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點歌服務,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用封閉的環境,保護了使用者的隱私。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1.8億元,較2016年增長92.7%,而2018年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70.1億元,增長率達120.4%,實現市場大爆發。這類以「一人」為消費對象的經濟形態,被擔心其發展模式會後繼無力,成為像共享單車一樣的城市雞肋,但李可可覺得,以年輕人獨居形態而衍生的經濟,會成為接下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趨勢,至於是否成功,應該建立在更深度的研究「一人經濟」的消費模式之上。
圖丨攝圖網
我問李可可,「一人食餐廳」有諸多不確定性,為什麼還要執念於此?
「我想要開一個純粹的一人食餐廳,和我在日本的生活有關。在東京我一直自己住,遠離父母,繁忙的學業以及非常封閉的圈子,一度讓我患上了社交障礙,去看了許多的心理醫生,最後告訴我最好休學一年……在那段時間裡,我計划了一次旅行到韓國散心。在當地一家一人食餐廳,每個隔板間都有三面木板,其中一塊木板上有一個屏幕,當你吃飯的時候,屏幕會自動彈出選擇:『希望有人能與我共進美食,yes or no?』如果雙方都選擇了yes,正前方的那塊隔板會自動拉起來,對面坐的正是一位同樣來吃飯的陌生朋友。如果兩人中有一人選了no怎麼辦呢?那麼這塊擋板就會一直在那裡。這一下讓我明白了,那種自我封存起來的感覺,很像是我前方的擋板,我把自己困在了一個屋子裡無法出來,其實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或許和我一樣,有許多年輕人,需要它。」
李可可覺得目前這樣的「孤獨經濟」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地滲透到了每個人的生活中。今年年初,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度職業數據白皮書《孤獨經濟》,調查中有61.47%的人表示平時會感覺孤獨,而57.69%的孤獨人群表示,會為了排解孤獨產生消費,每月因孤獨消費在1000元到5000元的人超過七成。也就是說,除了空巢青年之外,孤獨經濟指向的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勢必要面臨的與自我相處有關的問題。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18年第44期,原文有刪改)
大家都在看
蘭海高速事故致15人死亡:重型貨車為何頻頻失控?
《寶貝兒》:為何觀眾只看得到楊冪在「扮丑」?
5G時代已經來了,IG是什麼?
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吃掉整隻燒雞!
天氣轉冷,必須要來碗熱騰騰的豬油拌飯了
為了不讓好文章被微信改版所湮沒,為了防止我們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我們置頂並設為星標吧!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點擊以下封面圖
訂閱2019年《三聯生活周刊》(52期)
領券立減50元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