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人工智慧在中俄兩國軍事領域的應用發展概述

人工智慧在中俄兩國軍事領域的應用發展概述

原標題:人工智慧在中俄兩國軍事領域的應用發展概述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藍山


自:俄羅斯Fast Salt Times網站



【知遠導讀】本文原載於俄羅斯Fast Salt Times網站,原標題為КАК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ИНТЕЛЛЕКТ ИЗМЕНИТ ПОЛЕ БОЯБУДУЩЕГО。文章主要介紹了人工智慧目前的發展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應用,人工智慧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國人工智慧在軍用領域應用的觀點和情況。

文章全篇約9300字,節選部分探討了中國及俄羅斯的相關發展情況,如需進一步了解請登錄知遠官網http://www.knowfar.org.cn/查詢。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工業今天正在飛速成長,而其使用領域(包括軍事領域)實際上是無限的。人工智慧賦予軍隊三個主要優勢:運用海量數據,處理速度,行動的自主性。


簡而言之,人工智慧能在沒有人參與的情況下更快、更準確地確定目標,提供後續行動方案,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實時做出靈活反應,並定下決心(如果人允許的話)。這裡說的是直接遂行作戰行動。


最令公眾感興趣的首先是自主性。目前對於是否消滅目標的決定是由人做出的,但已經開始研製出能自主遂行作戰行動的系統。在未來戰場上取勝的將是能更快作出決定的系統。在這方面,人將成為指揮鏈條中薄弱而緩慢的環節,相應地,敵人也將總是受到研製全自主系統的誘惑。


網站Defense One的創辦人之一帕特里克·塔克和丹佛大學教授希澤·羅夫稱,儘管五角大樓一貫宣稱人將永遠處於決策鏈條中,但今天的人工智慧系統發展不僅僅是被用來幫助人更快、更好地做出決策,而是為了使人全面退出決策領域。


據華盛頓新美國安全中心未來戰爭研究計劃經理波爾·斯卡爾稱,已經有大約30個國家裝備了防禦性自主系統,它們暫時還要在人的監控下工作,但今天的世界已經在競相研發進攻性自主武器。


斯卡爾在說到人工智慧在戰爭中的應用時,積極使用了「半人馬戰士」這個術語,即在未來戰場上人類和人工智慧將一起工作。這個術語來自於使用計算機的象棋比賽,是加里·卡斯帕羅夫想出來的。在國際象棋中,這被稱作cyborg chesscentaur chess。斯卡爾認為,必須停止僅在「要麼人,要麼機器人」的二選一框架中思考,努力找到人類和人工智慧共同工作的技術運用。美國「阿帕奇」直升機與無人機工作試驗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即直升機飛行員與計算機一起控制無人機的半自主活動。


未來運用人工智慧的最明顯方法之一是對無人機群的控制。在選定演算法的情況下,由上百架或上千架無人機組成的機群可能使我們習以為常的、更複雜的戰場參與者(例如坦克或飛機)的工作失效或癱瘓。無人潛水器或無人艇能妨礙潛艇和艦船的運轉。


時至今日,尤其令人感興趣的甚至不是己方人工智慧系統的自主作戰行動,而是所謂的「反自主性」概念,即受到攻擊的敵方人工智慧系統會學習,從出現的情況中得出結論並自行選擇對抗方法。亦即進攻方的每次攻擊都會自動使對手變得更加危險——如果不立即消滅它的話。


有意思的是,自主人工智慧系統在海軍中的推廣可能會比空軍快。美國空軍目前不得不一再聲明,操作人員操縱無人機進行打擊的時候,不是無人機而是操作人員有時會犯錯。由於這些打擊時常造成平民傷亡,空軍的無人機計劃經常會在媒體上被炒作。海軍則沒有受到額外的輿論關注和議論,至少暫時沒有,因此可以平靜地研製自己的系統。

當人工智慧能夠在社交網路中選擇所需的信息戰術時,網路行動和網路宣傳與反宣傳自動化也是很有前景的發展方向。例如,美國在嘗試研發能夠確定在網路中從事反宣傳的機器人。


人工智慧不僅有希望進行「智慧管理」,還將具有計算能力帶來的速度。軍隊希望能研製出量子計算機,為人工智慧工作提供保障。


計算速度和數據處理速度可顯著改善無人機和軍用機器人的工作,在可預見的將來將賦予它們直接遂行作戰行動的任務。簡而言之,與對手的機器人相比,首先研製成功量子計算機的國家的軍用機器人將會決策更快,行動更精確,可以處理更多的目標,對整個戰場看得更清楚,行動步驟算得更遠,而這意味著獲勝。


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可被用於設計新武器、新材料、新構造甚至制定新的戰爭戰略。無疑,預測將進入量子計算機的使用範圍。美國白宮曾宣稱,華盛頓在計算技術領域的優勢正在受到包圍,應該增加對量子技術的投資。如果中國未來成功地成為「量子革命」的領袖,那麼世界地緣政治和軍事地圖將發生重大變化。


中 國


2015年中國成立了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委員會。2016年中央軍委又成立了一個科技委員會。這兩個機構的任務是整合民用和軍用技術,促進兩用技術發展。2016年中國領導人提出軍隊應重視為武裝力量發展前沿戰略技術。中國社會應成為創新型社會。2016年在五年計劃(2016-2020年)框架內也指出了軍事綜合體應集中力量的方向,包括攻關航天和航空發動機、量子技術、高超聲速技術、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納米技術、人工智慧和宇宙研究。


2017年7月,中國國務院公布了到2030年前把中國變成「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國家和全球創新中心」的詳細戰略。該戰略包括承諾向「利用人工智慧鞏固國防、保衛國家安全的」研究與開發投資。該戰略特別重視在作戰自動化和預測領域使用人工智慧。北京在戰略中指出,中國到2030年之前將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世界領袖。


谷歌公司前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宣稱:「請相信我,中國人在人工智慧方面非常出色。他們將把這種技術用於商業目的,也將用于軍事目的,並會帶來各種潛在後果。一切都非常簡單。到2020年之前他們將趕上我們,到2025年之前他們將超過我們,而到2030年之前他們將在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工業中佔據優勢。」


目前外界對中國在軍事領域使用人工智慧的實例所知不多。


去年12月在上海的展覽會上,中國人展示了世界上最快的「天星-1」(音譯)海上無人艇。該艇排水量7.5噸,長12.2米,用於海上巡邏,裝備遙控戰鬥組件,很可能是ORW-1組件,它包括1挺88式(QJC88)12.7毫米機槍和1個光電站。該組件還有全自主模式,有用於在水上工作的穩定系統,瞄準射擊距離1500米。外界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正在致力於在此類射擊組件中應用人工智慧,以便能根據對情況的自動評估從資料庫中選擇目標,獨立做出開火決定。

中國媒體還援引研製者的話報道,中國海軍正在將人工智慧推廣至其核潛艇的控制系統。中國專家認為,現役潛艇的電子設備嚴重落後於潛艇本身的能力,而中國有很好的機會在研製新潛艇時馬上在電子設備中植入人工智慧。目前中國海軍沒有削減核潛艇艇員編製的計劃,人工智慧應在控制和決策中扮演助手角色,而不是取代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朱明(音譯)指出,最近幾年,在水下作戰中應用人工智慧的主題變得十分流行。這是因為,理論與實際應用技術能力之間的脫節正在逐步縮小。人工智慧能在根本上改變主要國家水下力量的平衡。另一方面,朱明警告說,在核武器領域對人工智慧的控制不足可能會適得其反。


潛艇人工智慧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去年,為美國海軍潛艇部隊供應產品的某公司的負責人喬·馬利諾就宣稱,俄羅斯和中國潛艇使用人工智慧可對美國的制海權構成威脅,因為潛在對手將比美國人更快地做出更精確的決策。馬利諾試圖使美國領導人重視研究在水下戰爭中運用人工智慧問題的必要性。


人工智慧也可以幫助中國的軍工綜合體。去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了題為《人工智慧及其對於中國的意義》的報告。該研究院預測,中國達50%的勞動可能已實現自動化,這使中國成為人工智慧應用市場上潛在的最大玩家。到2025年之前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1270億美元左右。2016年有60億美元風險投資注入人工智慧。據計算,在生產中推廣人工智慧可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加1.4%。在工業中使用人工智慧可大大加快軍事工業的發展,加快軍事技術裝備的研製和投入市場或戰場。


美國專家指出,北京當然雄心勃勃,但軍用人工智慧的競賽剛剛開始加速,所以未來會怎麼樣還很難預測。


美國目前暫時領先於所有國家,然而,美國國內對這種聲明持嚴肅態度,並且許多人認為,中國正在趕上美國。2017年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申請了641項專利,而美國僅有130項。2012年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收到的論文中,美國學者的佔41%,而中國學者只佔10%,但到2017年情況已經大為改觀:美國學者佔34%,中國學者佔23%。


中國在該領域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缺乏專家。在人工智慧領域只有大約40%的中國專家工作時間超過10年,而美國有70%。因此,北京的目標之一是從國外吸引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到中國來。


本地區鄰國也注意到中國正在致力於人工智慧領域。據悉,印度和日本計劃聯合研發軍用地面無人駕駛車輛和軍用機器人,以抗衡中國。印度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中心的代表稱,聯合攻關的目標是為武裝力量裝備高容錯的、自給自足的、能夠自適應的自動化系統。


俄羅斯


俄羅斯不久前還沒有清晰的軍用機器人技術戰略。2014年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在考慮到使用無人駕駛系統的情況下制定了2025年前裝備計劃,在國防部中成立了軍用和特種機器人技術裝備發展專門委員會。從2016年起每年召開「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自動化」軍事科技會議。據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稱,最近三年俄羅斯武裝力量成立了10個大型科研院所和中心。這些科研院所和中心正在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無人機在內的各領域進行研究。俄羅斯正在努力推進生產線標準化,去除重複工序,從大量方案中選擇一系列基本無人駕駛平台。政府軍事工業委員會提出了到2025年使30%的軍事技術裝備實現自動化的目標。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的俄軍問題專家薩姆·本德特認為,俄羅斯在新技術使用、自動化和人工智慧領域落後於中國和美國,但是因為2008年通過了武裝力量現代化計劃,俄羅斯加大了對該領域的投資。本德特說:「俄羅斯已經落後,但目前正在補救失去的東西。」

本德特稱,與美國不同,俄羅斯軍事工業的官僚機器在無人駕駛系統研發領域正在變得更加高效,工作更加迅速,正在獲得更多的資源,獎勵研發。除軍工綜合體外,很多民用研究所和試驗室也有攻關這些任務。


美國人認為,俄羅斯在該領域的頭號任務是研製遠程打擊無人機。另一項任務是完全擺脫對外國設備的依賴。


國外專家指出俄羅斯有兩個有前景的無人駕駛系統發展方向。第一個方向是人工智慧和無人機群的使用。第二個方向是無線電電子戰裝備與無人駕駛系統相結合。


俄羅斯的技術部門規模比美國和中國的小,這使其在競賽中的機會較少。但俄羅斯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領域保留了強大的學院傳統。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喬治·艾倫預計,俄羅斯可能將做好在情報和宣傳活動中比其對手更有進攻性地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準備。他認為,自動化可加強黑客行動和在社交網路中行動的潛力。


可以說,人工智慧目前正在俄羅斯防空和反導防禦系統中得到推廣,由於人類操縱員反應速度慢,這些系統將人從決策鏈條中排除。人工智慧還被應用於地面自動化平台射擊系統(中國也在研究)和用於處理來自無人機的信息的系統。


俄羅斯國防部信息與遠程通訊技術發展總局局長奧列格·馬斯連尼科夫少將稱:「各國軍事部門和情報部門正在推廣所謂的智能作戰機器人——各種自主裝備。軍用人工智慧系統的例子有用於收集和分析情報的軍用智能系統,在信息空間中散布大量人造數據(以形成虛擬「真相」)的軍用智能系統,人工智慧雷達系統,人工智慧戰術武器,人工智慧無人機等。」


相關鏈接:

(平台編輯:黃瀟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軍隊布勢——地面部隊戰鬥序列

TAG: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