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超維科技高軍:數據工作的有力臂膀,在於IT運維「閉環」

超維科技高軍:數據工作的有力臂膀,在於IT運維「閉環」

近期,因為一條「官宣」微博,新浪微博伺服器又崩潰了,時間持續了幾分鐘。這一次,號稱能承受八個明星同時出軌的它沒能抵擋一對明星夫妻的官宣。

從伺服器崩潰到恢復,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對於一家企業來講,伺服器停止工作一秒鐘都將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也因此,除了提前預知問題之外,程序員也得時刻狀態在線,以能夠在伺服器突髮狀況時可以立刻上陣進行運維。


數據中心漸趨增加,運維工作需求大但重複性高

在雲服務快速增長的推動下,IDC市場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國內IDC圈科智諮詢2018年最新出爐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IDC整體市場份額達到了534.7億美元,增速為18.3%,其中中國IDC市場總規模為946.1億元,同比增長率32.4%。僅國內市場,報告預測2018年IDC市場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到2020年,這一數值將變為2000億元。

這邊IDC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最為直觀的變化就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隨之而來的是運維工作的極大需求。

在創業之前,超維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高軍就職於北塔集團,從事IT運維工作十多年。其總結道,IT運維工作的頻率比較高,而工作內容多是一些規則簡單的工作,且重複性高。「但是,這些工作卻又不得不做,因為它具備極高的重要性。」

圖 | 超維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高軍

也因此,他一直在思考,有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把人類從這些高頻率、簡單重複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一直到2016年,他們發覺到,這個「東西」就是AI。

管理平台+巡檢機器人,自研AI技術做好機房運維工作

當前,針對數據中心的運維,超維科技推出了一套運維產品,涵蓋ITACS巡檢管理平台和機器人產品。

在具體的服務過程中,超維科技通常會為客戶搭建一個管理平台,並根據機房數量配機器人,前者將作為總控制中心以管理調度所有機器人。

在正式開始工作前,工作人員需要在系統中錄入巡檢路線、、巡檢頻次等多種指標。之後,機器人便會根據已經錄入的數據信息開始自己的巡檢工作,收集指示燈信號、紅外熱成像和溫、濕度信息等信息,並將之傳輸給巡檢管理系統,由後者進行數據比對、報告生成等後續操作。

除了巡檢模式,超維科技的機器人還具備另外兩種工作模式,分別是隨工模式、操作台模式。隨工模式中,當有人進入機房,機器人跟在其身邊,實時記錄人員的操作視頻,承擔陪同和監視的責任;工作台模式中,機器人將變為「工作台」,人們可以在其機器人界面對機房程序進行操作。

一旦發生什麼異常情況,巡檢機器人將通過多種模式來作出警示,譬如在系統主界面彈出警告窗口,或是藉由音箱大聲讀出警告,亦或是通過郵件、簡訊等。

此前,基於1.0版本的試水,超維科技已經對產品功能需求跟市場的吻合度進行了驗證,並根據客戶的回饋對產品進行改造、彌補不足,推出2.0版本。比之1.0版本,2.0版本在功能上增添了人臉識別等多種技術,均由其自主研發,這也是出於機房內不能連接外網開源介面的考慮。

高軍透露,他們2.0版本的產品已經正式面向市場,出售價格(包括平台和機器人)在50萬以上。目前,他們在初期階段完成了兩位數的銷量,並與國家電網信產集團、南方電網、國有銀行等簽署了合同。另外,他也表示,採取渠道+直銷的模式,公司計劃今年完成40台銷售量、2000萬銷售額的目標。


軟體+硬體+人,形成IT運維「閉環」

當前,為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提供運維服務的廠商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設備原廠商,另一類是第三方IT服務廠商。

觀研天下發布的《2017-2020年中國IT運維管理產業發展態勢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中顯示,近年來,第三方IT服務商在這一市場的作戰比重越來越大,預計今年這一比重將達到47.80%。隨之而來的是這一市場規模的增加,據預測,第三方IT服務市場規模將在今年達到965.7億元。

面對這一塊大蛋糕,動心的人不在少數,超維科技也是其中之一。

從服務形式上來看,常見的IT運維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基於軟體的IoT運維,另一種則是系統與機器人的軟硬結合、動靜結合。

「不管是IoT解決方案,還是大數據解決方案,它們能夠為客戶解決的是一部分問題,永遠都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高軍表示,「另外,實施上也有難度。」

以基於IoT技術提供的運維服務為例,不可否認的,這一服務模式在實時性上具備極大優勢,但在具體實施上面臨兩個難點:首先,改造成本高;其次,機房內某些基礎設施本身的條件限制,諸如IoT探頭等設備也不被允許裝備在其「身上」。也因此,高軍表示,圍繞IT運維巡檢服務,僅有軟體是不夠的。

機房的運維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塊屬於軟體運營,解決的是邏輯問題,包括網路設備的運維等等,第二塊是動環,監控電壓、電流、頻率、溫濕度等多種信息,第三環則是人,負責處理那些軟體系統、動環系統無法解決的問題。

「運維工作最終將走向『無人值守』,一種完全自動化的運作模式,這時候只能是軟體+IoT+機器人。」高軍稱。「針對運維工作,未來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是由軟體、硬體和人形成一個『閉環』。」


最後

高軍表示,IT運維行業很窄,且不同機房的業務特性也是不一樣的,進入行業得對其有深刻理解。而他們也不懼怕BAT等巨頭,後者雖開發有自己的運維產品,但是更多的是只適合於自身業務運維特性的功能,對這塊市場衝擊不大,可以忽略不計。

今年5月份,超維科技獲得了谷銀基金千萬級別的Pre-A融資,高軍表示,下一步,他們計劃在年底之前啟動新一輪融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高通真手速!不到三個月又推出了驍龍675晶元
日本政府引進Uber等助力空中汽車項目,意圖成為行業標準領導者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