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六大名著為何成了四大名著?那2部名著是什麼,為何被踢出?

六大名著為何成了四大名著?那2部名著是什麼,為何被踢出?

如果提起古代的非常有名的小說,大家肯定會率先想到,我們一直所看的四大名著。這四本書確實是非常經典的,你知道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可能你根本不知道他名字由來,因為在他名字之前是六本名著一起並列的。

那麼為什麼其他的兩本名著被刪掉了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為什麼其他的兩本會被刪掉,他們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文學家們把在中國的歷史上,流傳度最廣的六本書放在一起,把他們稱為六大名著。

這六本書在中國的流傳度是非常高的,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當時為了能夠把文藝事業更好的發展,讓很多的百姓能夠讀到一些書,國家就規定找出幾本比較傳統的書,讓百姓們都去閱讀,規定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挑選出適合百姓閱讀的書。

從那以後,很多文學社便響應了國家所號召的事情,他們叫考慮到這些書,是否符合當時的國策,還要考慮到這些書,百姓們能不能夠去接受。他們率先考慮到,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六本名著,隨後他們在這六本書中,選擇了裡面的四本,他們感覺這四本書,表達了我國文學的巔峰。當時國家規定讓他們找出四本,就把六本書中的兩本去掉了。

他們所挑選的這四本書,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在印刷出來後,全國的百姓們都非常喜歡這四本書。他們都會趕到附近的書店去購買,最早印刷出來的那一批書,在短短的兩周內都被賣光了。你要知道當時剛剛出版的第一批書,可有二十萬本之多,竟然在兩周的時間內就被買光了。

當時還有很多沒有買到這四本書的人,打電話到出版社,催著他們趕快在發行第二批圖書。國家當時看到這四本書,如此的受歡迎,很多出版社都紛紛加入進來。他們白天黑夜的去印刷圖書,在那個時期,人們除了尊敬的毛主席之外,談論的最多的就是這四本書,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會談論著裡面發生的故事。

在當時都形成了一個共識,這四本書是我國的四大名著,這個名稱的誕生其實是國家控制的。當時國家的出版社要求,只能夠發行四本古代的長篇小說,他們只好把另外的兩本刪除掉,只發行現在我們所熟悉的這四本書。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六本書被刪掉的兩本究竟是哪兩本書,為什麼這兩本書會被刪除掉,他們被刪掉的原因就是什麼。剛剛我們說到的那兩本被刪除的書,就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這兩本書都是作者經過很長時間的實地考察,所寫出來的兩本書,接下來我們來分別說明一下。

蒲松齡耗盡自己一生的心血,寫出了聊齋志異這本書,他認為自己非常的有才華,一直沒有得到人的賞識。他為了能夠活下去,只好去一個私塾當老師,在他當老師的這四十二年里,一直努力的教好自己的學生,在空閑的時候,創作自己的作品。

蒲松齡平時非常喜歡去百姓家裡,聽他們聊一些神話故事,回去之後他把這些神話故事整合一下,加上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創作了聊齋志異這本書。在這本書里一共講了491個神話故事,有很多都是在批評當時政府的腐敗,還有一些表達自己沒有人賞識的抑鬱之情。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儒林外史,這本書是我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一篇諷刺官場的長篇小說,這本書一共寫了五十六回合。他用最真實的手法,描寫出封建社會中官員的腐敗,用諷刺的手法寫了很多事實。

蒲松齡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襯托那些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出賣自己尊嚴的官員,清白的人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們甚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看完這兩本書的人都知道,這兩本書比四大名著差不了多少,應該被重新編進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周簡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年間,一才子因聰明被富商嫉妒,一上聯讓富商啞口無言
《西遊記》誰才是水簾洞的主人?不是孫悟空,又是何人?

TAG:商周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