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死傷4百人,這國選舉變修羅場!被美國蹂躪17年,專家說該撤了

死傷4百人,這國選舉變修羅場!被美國蹂躪17年,專家說該撤了

據外媒報道,本周二聯合國發布報告稱,從上月20日開始的阿富汗議會選舉中恐怖事件頻發,總共造成435人死傷,其中至少56人死亡,標誌這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血腥的選舉。儘管阿富汗人的真實意見,很少能在媒體上表現出來,但即便是美國自己的專家,都在建議美國趕快終結這場沒有盡頭的戰爭。

例如美國陸軍少校丹尼·蘇利森就認為現在阿富汗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糟糕。最重要的是,美軍阿富汗戰爭幾乎失敗了,但沒有美國人願意接受它。塔利班對阿富汗問題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在這次選舉中發生如此多暴力事件的原因,就是阿富汗44%的地區實際都在塔利班的控制之下,或者正受到塔利班的強烈干預。由於這些很多阿富汗地區省份的搖擺和不穩定性質,選舉就是一場鬧劇。

11月9日,俄羅斯將開始在阿富汗啟動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參與的和平談判。對此,丹尼·蘇利森認為這表明美國實際是國際舞台的破壞者。美國在二戰後制定國際規範和政策,但實際上現在自己都不遵守。他認為談判本質上是一件好事。阿富汗戰爭不會有軍事解決方案。美國軍隊無法贏得這場戰爭。阿富汗政府更不能贏得這場戰爭。最後只能是阿富汗內部的政治妥協,只有阿富汗人才能解決阿富汗問題。

美國人太頑固,不願意或無法與塔利班打交道。但事實上,美國必須認識到,無論他們是否喜歡塔利班,他都是阿富汗政治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該組織在阿富汗南部和東部非常受歡迎。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將美國留在阿富汗,國防部長馬蒂斯也堅持阿富汗戰爭,但特朗普最初的本能就是離開阿富汗戰爭,但是蘇利森認為在周圍這些傳統智囊和官員的影響下,阿富汗戰爭並沒有結束。

因為在麥克馬斯特和馬蒂斯等軍方背景人看來,反恐戰爭幾乎是他們的一切。他們的想法不是吸取教訓,不應該繼續阿富汗戰爭,而是:「不,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因為我們已經犧牲了很多。」蘇利森認為美國頑固的戰略慣性已經成了外交政策主流,這種缺乏靈活性的政策非常具有破壞性。

無獨有偶,美國另外一位保守派政策研究專家傑羅德·雷博爾也認為,特朗普應該遵從他在選舉時的本能判斷,結束伊拉克戰爭。當然五角大樓是不承認的。國防部發言人曼寧上校認為,阿富汗國防軍正在發揮作用,美軍評估其阿富汗新戰略正在發揮作用。但是雷博爾稱這是謊言,沒有人應該買美國人的帳。美軍戰略沒有奏效,美國很久以前就應該結束這場戰爭。

五角大樓辯稱,選舉正在進行,與2010年選舉相比,襲擊事件減少了三分之二,這證明正在取得進展。但實際上由於安全問題,選舉被推遲了三年,2010年是戰爭的高潮。那時有超過十萬美軍駐紮阿富汗,而不是現在的一萬五千人。當美軍數量大幅減少,塔利班的暴力行為必然會減少,但這不代表阿富汗局勢在好轉。

除了這些淺薄的借口外,阿富汗幾乎沒有持久的進展。2018年上半年的平民死亡人數大大超過過去九年的任何一年。事實上美國政府自己對阿富汗安全局勢的分析,在過去五年中都保持不變。 每次評估都記錄了基本相同的威脅級別。 例如2013年11月阿富汗威脅評估的開頭報告稱,「叛亂分子,恐怖分子和犯罪網路對阿富汗的穩定構成了威脅。2018年6月的報告說了什麼?「阿富汗仍然面臨著來自外部支持的叛亂和世界上地區最集中的恐怖主義集團的持續威脅。這些普遍存在的叛亂分子,恐怖分子和犯罪網路對阿富汗的穩定構成了威脅。」這不一樣么?

根據政府自己的評估,過去五年的阿富汗形勢依然嚴峻。然而,五角大樓一再堅持自己的方法是有效的。毫無疑問,五角大樓只會用謊言來遮蓋謊言。外交政策精英中的習慣性思想使美國的大戰略難以改變。他們習慣於用未經縝密思考的假設,來制定國家外交政策。例如在阿富汗的背景下,他們認為美軍在阿富汗存在,對於防止另一種911式攻擊是必要的。但是這根本無法防止美國內部孤狼式恐怖襲擊。美國根本沒必要在阿富汗留有大量軍隊。

另一個謊言是,美國可以成功地建立一個能夠提供自身安全的阿富汗國家。這場十七年戰爭的記錄不言而喻。外部行動者將無法重建阿富汗。阿富汗的一開始就挫敗了美國的努力,貧困和暴力削弱了發展國家能力的任何努力。這是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任何數量的美國投資都無法改變。美國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支持弱勢的阿富汗政府,但指望他們自己沒戲。如果特朗普願意咬緊牙關並遵循他的直覺,那麼他很快就能結束這場戰爭。他應該這樣做,這樣就能少死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殲20沒裝矢量發動機?楊偉霸氣回復!他說4個字,堪稱神預言!
公布美國「十大罪」,大國外長罵得痛快!誰是世界威脅?一錘定音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