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領導都不知道你,怎麼重用你?

領導都不知道你,怎麼重用你?

原標題:領導都不知道你,怎麼重用你?


試問:領導都不知道你,如何重用你?


什麼是「出得來」?就是你的知識、能力、業績、關係等要相對他人要能夠「出得來」,要領先於你周圍的人。

許多一起畢業、一起參加工作的人,有的人很快就走向了重要的領導崗位或管理崗位,有的人卻始終默默無聞。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有的人「出得來」,有的人「出不來」。


1


你自己要「出得來」


有一天,慈禧太后讓翰林院提供有關江西情況的「內參」,當天值班的張履春就去彙報,這讓慈禧認識了「張履春」這個人。

恰好第二天朝會,湖北武昌知府出缺,不等軍機大臣推薦人選,慈禧隨口說:「張履春可用。」張履春就由七品的翰林編修,破格提拔為四品的知府。慈禧的決定,不僅讓眾人,就是張履春自己也感覺非常的意外。


這個看似荒唐的故事卻給了我們這樣的一個啟示;如果上司記得你,上司就有可能選擇你。


正如斯坦福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傑弗瑞·菲佛教授說到的:「人們喜歡他們記得的東西,其中包括你……在很多情況下,人們記住了你,就等於他們選擇了你。」


由此看來,要想讓上司注意你、器重你,首要的一條是:你要想辦法讓上司在眾人之中記得你。也就是說,你自己要出得來,讓你的上司知道你是誰,你能做什麼。


這方面,唐駿做的非常出色。有一次,比爾·蓋茨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產品發布會,唐駿作為主辦人之一,抓住時機對蓋茨「大膽地」地講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如何在日本公派留學,如何因嚮往自由而轉赴美國留學,如何以學生身份發明廣為人知的卡拉OK計分器,如何放棄自己的公司進微軟打工等等。最後還不忘記說:「微軟是個好公司,把我這樣優秀的人才都招過來了,這說明微軟好,您更好。」

事後,唐駿自己承認:「這次發布會,我給蓋茨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適度地把自己「介紹」出去是非常必要的,許多人不願意和自己的上司或老闆進行接觸和溝通,甚至是工作上的接觸與溝通也是能「省」則「省」,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當然,能夠通過他人,特別是有影響的人把自己「介紹」出去,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甚至是更為重要的途徑和方法。



2

你的才能要「出得來」


僅僅讓上司了解你是不夠的,你還要擁有非常出色的專業才能,特別是讓上司依賴和欣賞的專業能力。這會讓你的上司對你刮目相看。


二戰時,馬歇爾非常渴望能指揮盟軍登陸歐洲的總決戰,羅斯福總統知道後就找馬歇爾談話。談話快結束,馬歇爾準備起身離開時,羅斯福總統柔聲說道:


「你要知道,要是你真的離開了華盛頓,我睡覺都不會安穩。」有證據證明羅斯福甚至有些妒嫉馬歇爾「對國會的『統治』和他以一種完全公正的方式令人信服的能力。」

實際上,越是優秀的的領導人越是重視把優秀的人才招致麾下,他們懂得如何去欣賞和使用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英特爾前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安迪·格魯夫談起自己的首席營銷官丹尼斯·卡特時,說「他是個天才,讓我懂得了品牌的含義」,談到公司執行副總裁馬宏升時說「他有著寬頻和通訊網路方面的經驗」。


柳傳志對楊元慶的評價也很高,稱楊元慶「對中國市場有深刻的了解和執行能力在業內是最優秀的。」王石在回憶錄《道路與夢想》中評價他的副手郁亮時,說:「他一直在工作中所表現的沉穩作風和出色的專業能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要夢想上來就做一個「領導人才」,你首先要懂得去做一個優秀的「專業人才」,這樣,你才能夠為你的上司所用。如果你沒有突出的專業才能,你想「出人頭地」幾乎是不可能的。



3


你的業績要「出得來」


讓上司了解你,擁有上司需要的專業能力,你還要能夠有機會表現出來,能夠解決一些疑難問題。也就是說,你要有別人沒有的「成名之舉」。


用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翰·科特的話說就是:「一個人要利用各種關係、個人技能、個人掌握的信息和財源為企業辦一兩件實事,目的在於為自己留下一份良好的工作履歷,並由此得到晉陞。」


當年,韓國現代建設承包了第一項海外工程——泰國高速公路工程,李明博很快就發現這項工程會出現嚴重虧損,並把這個情況書面報告了上去。


鄭社長在親自與李明博交談後,果斷地罷免了當時負責這個項目的部長,讓進入現代僅僅才一年多的李明博全權負責這項工程,這也成就了他進入現代建設後的「成名之舉。也就是從這時起破格提撥一直持續到後來李明博被任命為部長、理事、社長。


有文章稱林彪能夠「冒」出來就是緣於一場戰役。1928年2月,朱德組織部隊攻打耒陽城。朱德率領大部隊正面迎戰桌子坳之敵,抽出一個主力連隊配合農軍攻城。被抽出的,就是林彪率領的連隊。耒陽被一舉攻克,我軍損失很小,繳獲卻很大。


朱德也由此發現林彪的卓越的作戰指揮能力。在他的推薦下,林彪很快由連長升為營長,並接替他成為紅四軍主力團團長。兩年以後,1930年6月,林彪出任紅1軍團第4軍軍長,時年23歲。


你能不能得到他人,特別是得到上司的重視,就在於你有沒有「成名之舉」,否則你就沒有理由讓他人和你的上司注意你、相信你、重用你。


作為一個奮鬥在職場中的人,你的「成名之舉」來得越早越好,越有影響越好。用傑弗瑞·菲佛教授的話說就是,在職業生涯早期階段,你必須表現得與競爭對手不一樣,讓自己「引人注目」、「脫穎而出」。


更多精彩


關注互動書城公眾號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業閱讀 的精彩文章:

TAG:企業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