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華第一鱘,在地球活了1.4億年,野生中華鱘恐10年內滅絕!

中華第一鱘,在地球活了1.4億年,野生中華鱘恐10年內滅絕!

「眼似珍珠鱗似金,時時動浪出還沉,河中得上龍門去,不嘆江湖歲月深。」這首詩是古人形容中華鱘的。

中華鱘,一個中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它有很多稱號,如「水中活化石」、「長江的主人」、「水中大熊貓」等,或許也有人曾吃過(人工養殖),但在野生狀態下的中華鱘早已步入瀕危(極危)物種行列。

近日,我國水利水電研究院教授黃真理等人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發表最新研究,因長江流域水壩建設原因,近年來沒有監測到中華鱘的自然繁殖以及幼苗,悲觀表示:野生中華鱘恐在未來10年內滅絕。

中華鱘是一種在我國長江出生,大海里成長的神奇魚類。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存在距今逾1.4億年歷史。

中華鱘體長平均約40厘米,最長達130厘米,體重最高達600千克。身上有五行漂亮的硬鱗,背部一行,體側和腹部各兩行。目前人類發現的最長壽的中華鱘年齡接近五十歲,體重達到了九百多斤,它們似乎終生都能夠生長。

億萬年來,每年夏秋兩季,成熟的中華鱘就會組團回遊到長江,然後貼著河床逆江而上3千多公里,回到金沙江流域產卵繁殖,孵化出的幼苗順流入海,10年後再從大海返回上游尋根產卵。我們都知道長江沿線支流密布,但中華鱘卻從未走錯路線。

但據黃教授的研究,長江流域各種建立的大壩,使得中華鱘的生存環境每況愈下,並且嚴重阻隔了中華鱘洄遊路線。

更為嚴重的是,在三峽大壩建成後,導致水溫升高,抑制了中華鱘的繁殖活力,使其正常繁殖期再減為13天以下,甚至0天,有效繁殖種群降低到0%到4.5%。而且自2013年開始,沒有再次監測到中華鱘幼苗,這表明近年來中華鱘自然繁殖行為從常態變成了偶發性事件。

黃教授預測:在2020年,野生中華鱘的數量預計僅餘100尾左右,2030年恐只剩20尾,其中雄性中華鱘的數量將為0,已在地球上活了逾1.4億年的中華鱘,恐在未來10年內滅絕。

人工繁殖的中華鱘

雖然現在有人工繁殖流放的措施在維持中華鱘的數量,但這些人工流放的中華鱘沒有產生繁殖行為,就算它回到長江又有什麼意義?維持野生種群的繁殖行為,是一個物種野外生存的前提條件。人工繁殖流放只能作為補充措施,不能本末倒置,目前我國的娃娃魚也面臨同樣的處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視角 的精彩文章:

哥倫比亞一隻座頭鯨遭漁網「割掉」整個尾巴,傷口外露!
猛禽數量銳減3倍!科學家:風力發電成新的「頂級掠食者」

TAG:魚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