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軍隊參謀部

日本軍隊參謀部

原標題:日本軍隊參謀部


軍政軍令分離


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後開始建立現代意義的陸海軍,參謀體系一直採取陸海軍二元體系。

1871年7月,日本兵部省設立陸軍參謀局。1872年2月,兵部省拆分為海軍省和陸軍省,陸軍參謀局改為陸軍省參謀局,1878年12月改稱參謀本部,從陸軍省中獨立出來,而參謀本部即為日本軍隊最早的參謀機關。參謀本部在1886年至1888年間統管日本帝國陸軍和海軍軍令,內部分設海軍部和陸軍部,分別掌管海軍和陸軍的軍令。


1888年,海軍部和陸軍部分別改稱海軍參謀本部和陸軍參謀本部。1893年,海軍參謀本部改為「海軍軍令部」。1903年12月,修改後的戰時大本營條例規定,戰時,日本陸海軍的軍令部門保持對等地位。自此日本軍隊的軍令和軍政徹底分開。


簡單說,日本軍隊軍令系統為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軍政系統為陸軍省和海軍省。軍令系統直接向天皇負責而不受內閣制約,軍政系統是政府行政機關,行政上聽命於內閣首相。


1889年2月11日,日本政府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規定天皇「總攬統治權」,集行政、立法、司法、軍事諸權於一身,君權高於議會權力,其軍隊統帥權獨立於內閣之外,議會和內閣無權過問。在軍事上,憲法規定:「天皇統帥陸海軍,並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軍令機構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

這就是所謂的「統帥獨立原則」,即軍隊的軍令系統負責軍隊的作戰計劃、訓練方案、軍事裝備、組織機構等主要軍隊事務,軍令機構作為參謀機構直接向天皇負責、彙報工作並執行天皇下達的命令,不受政府部門管理,軍隊的最高決策權掌握在天皇手中。軍隊的日常管理、執行訓練任務、裝備保養由隸屬於內閣的陸軍省和海軍省負責。


參謀體系效仿德國


日本軍隊極其注意吸收國外最先進的軍事經驗。普法戰爭後,日本軍隊開始全面學習德國的軍事科技技術,特別是總參謀部的建設工作。1884年至1888年期間,日本政府邀請數名德國總參謀部軍官赴日,充分學習吸收德國總參謀部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參謀體系。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設總務部負責行政事務,另設有4個部負責不同的具體工作。第一部負責編製戰略和戰區作戰計劃,武器裝備的運用,戰場監督,編製動員計劃;第二部負責俄國、西歐、中國等國的情報、地圖和相關軍事內容的收集;第三部負責軍隊軍事交通運輸及通信;第四部負責戰史和戰略戰術教學。陸軍參謀本部建立後還組建陸軍大學(高級軍官學校)、陸軍中野學校(情報學校)、陸地測量部、陸軍氣象部等負責人才培養、情報支援等工作的機構。參謀部人員在日本軍隊中地位很高,其所屬參謀人員制服上佩戴特別的標誌,與其他部隊人員區分開來。日本海軍的參謀機構——海軍軍令部也下設4個部門,分別負責作戰指揮和教育、演習,軍備和動員,情報,通信等職責。


日軍陸軍參謀本部直屬的教育機構——陸軍大學則擔負為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培養參謀人才的任務。日本陸軍大學條例中明確說明,從志願入學的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等兵種軍官中選拔優秀學生進行培養,畢業後擔任參謀職務。可見,創辦日本陸軍大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參謀。因此要想成為一名陸軍參謀,到陸軍大學讀書幾乎是唯一選擇,而陸軍大學的畢業生也因此一畢業就成為前途無量的「天之驕子」。不過,陸軍大學在為日本培養一大批現代化職業軍人的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有軍國主義思想的軍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多名甲級戰犯都畢業於陸軍大學。

日本陸軍大學曾經也接收過中國留學生,如黃慕松、陳儀、楊傑、劉斐、吳石等民國時期的軍政要員都曾在該校留學。


陸海軍分歧嚴重


雖然日本重視參謀機關的建設,但日本的陸海軍二元體制使戰時陸軍和海軍難以協調行動。

日本曾頒布多項法令,對陸海軍軍令機構在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相互關係和地位進行了多次調整,確定了陸海軍軍令部門的對等地位。但日本陸軍和海軍自明治時代便積怨甚深,「二·二六」事件後,雙方更是發展到「只要是對方支持的就反對,只要是對方喜歡的就討厭,只要是對方採用的就不要」的地步。二戰時,發動非正義戰爭的日本,其陸軍和海軍幾乎拒絕進行任何實際的合作,這也進一步加速日本走向戰敗。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也在戰後被廢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戰鬥集結號!MV《出征》讓你每個細胞都燃起來
軍營,我愛你情深似海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