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舍作品》:胡金銓,偏安書齋的小文人,也被逼上了前線戰場

《老舍作品》:胡金銓,偏安書齋的小文人,也被逼上了前線戰場

《老舍作品》:胡金銓,偏安書齋的小文人,也被逼上了前線戰場

從清政府的覆滅,到民國時期的興起,再到日本侵華,國共內戰,中華民族經受的創傷不是教科書中幾行文字可以描繪的,也不是長輩們的三言兩語可以呈現的。那段歷史,血淚史幾個字遠遠不夠。但是這個時期,依舊誕生了無數的作家。比如魯迅、丁玲、蕭紅、戴望舒,當然還有老舍。

其實對於老舍,知道的不過是原名叫舒慶春,寫過《駱駝祥子》《濟南的冬天》,當然還有著名的《四世同堂》。而當我讀完《老舍和他的作品》時,對於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是胡金銓,電影導演,代表作有《俠女》《大醉俠》《龍門客棧》等等。

這本書涵蓋了老舍先生的半世流離,從他呱呱墜地,直到抗戰勝利,到了美國。收到書時,封面上的幾個字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深深的印刻在了腦海里:江湖客致意漂泊客。胡金銓說:「我要談老舍,我有資格。」

對於資格,他是這樣解答的:先要能喝「豆汁兒」,必須知道「仿膳」的「小窩頭」不是栗子面做的、要懂得北京話里的神韻,了解他的幽默,最好看過他大部分作品。為了給讀者還原一個真實的老舍,他去過倫敦的東方圖書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的現代圖書館、哈佛大學的燕京圖書館等地方,調查了許多的資料。這樣的一部作品,怎麼會不讓人驚艷?又怎會讓人失望?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失敗,六君子在菜市口被砍了頭。臘月二十三,祭灶日,老舍在這一天出生。舒慶春,取之慶賀新春之意。老舍是旗人,祖輩們清政府的「從龍之士」,只是到了清末,都成了破落戶,家境並不富裕。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父親也在這場災難中被燒死。這一變故對於老舍他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傷口上撒鹽。一家人的重擔,全部落在了母親的肩上。

政治上的巨變,對老百姓的生活並無影響,因為他們在意的只是溫飽問題。當最基本的生存都保證不了的時候,誰還會有精力去想別的。當然,老舍也是老百姓中的一員。時局的瞬息萬變,沒有影響到老舍的求學生活。他十七歲那年,便當上了小學校長。他萬份珍惜這份工作,也終於從母親手中接過了家庭的重擔。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浪潮席捲了全國。多少學生,多少文人都加入了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中。老舍說他是一個旁觀者,對他影響不大。但是作者不這樣認為,他是這樣說的:作為一個青年知識分子,面臨這麼大的一個運動,當然不會無動於衷。我看,主要是為了生活,為了得來不易的職位,不能憑一時的衝動,就把飯碗砸碎。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老舍到了濟南,被齊魯大學聘為教授。十月,戰火蔓延到濟南,學校全部停頓,教員們也沒有了薪資。老舍看見了傷兵的慘狀,災民的困苦,戰士的浴血奮戰,也看見了各界抗日情緒的高漲。他終於認識到了自己也必須走出書齋,拿出手中的筆,以文藝的方式去參加抗戰。

此時的他,不再是膽小怕事的人,也不是偏安一隅的人,他的思想已經覺醒。一九三八年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老舍是發起人之一,也是籌備委員。作者說:老舍對文協有兩大貢獻,促進作家們的團結和推行通俗讀物。這跟他的小市民形象,老好人脫不了關係,就是他這樣的性格,才能在各方勢力下遊走,各不得罪,別人也會顧惜他的面子,團結一致。

這些話隨口一說很容易,但是對於老舍來說,付出了很多。除了調節關係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的短缺、硝煙的瀰漫等等。不過還好,在老舍和眾人的努力下,困難迭生,但也一步一步的克服了。他們還選出了三十三個人,組成了編輯委員會,籌備了出版會刊《抗戰文藝》,指引人們前進。

老舍同樣拿起手中的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讓筆墨化成了一把把利劍,刺傷了敵人,也刺痛了國人麻木的心;他也讓筆墨化成了一座座燈塔,模糊了敵人的目光,照亮了國人前行的路。他讓筆墨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棵參天大樹,給昏沉的腦子帶來了清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巫言》:朱天文,莫言感慨,朱天文七歲讀文學經典,他正在放牛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韓寒,拒絕一種猥瑣,世界就變得不猥瑣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