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源於公號常青藤爸爸

打屁股這事兒,還是能忍則忍!

不知道大家是否感受到了常爸在文章中的各種旁徵博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啊,為的就是強調下面這一點:

大人動手打孩子,就相當於給孩子做出了一個不良的行為示範,讓孩子以為這樣的做法是合理的,是可以被接受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換句話說,用打孩子來讓孩子聽話,就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TA,「打」是比用語言溝通更加高效、更能讓人快速順從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長大後行為問題嚴重、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幾乎無一例外小時候常受體罰,而經常體罰孩子的家長,往往小時候也經常被體罰,這是一種暴力的循環。


總之,愛之深,則為之計深遠,不打就是良計!

說好的Love & Peace呢!

文發出去之後,不少寶爸寶媽都喊著「以後不打了」!


但還是有不少的家長堅持「打是親,罵是愛」,不打孩子就是變相鼓勵他犯錯誤。


也有家長認為這有點「小題大做」,畢竟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麼性格缺陷!

(常爸插嘴:很多人其實未必意識到自己有什麼性格缺陷,但很多人動不動暴怒,一不順心就想動手,追根溯源,和小時候的經歷不無關係,但我們這裡就不再深入探討了,因為的確無法得出一個因果明確的結論。)


這樣,留言區已經吵成了一鍋粥!

提出問題但不解決問題,當然不是常爸的風格!

所以常爸當時就下了軍令狀:「打屁股的替代方案」幾天後就出!


今天,常爸就拋磚引玉,總結了一些可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參考。不打屁股、不吼不叫真的很難,但方法總比困難多,大家有何良策,也請到留言區和大家分享一下。

場景一

心情不好,

孩子偏往槍口上撞?

自己面壁思過去!


孩子最容易挨揍的時候,並不是TA最調皮的時候,而是在爸媽心情不好的時候!


當你升職加薪,心裡樂開花的時候,孩子跟你皮一下,你會覺得:調皮搗蛋挺可愛,聽說小時候調皮長大會聰明……

當你工作壓力很大,被老闆或客戶逼得心煩氣燥,一股無名火憋在心裡的時候,孩子再跟你皮,很大概率你會「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抄起傢伙直接揍!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之前新聞報道里那些失手打死孩子的家長,其實很多並不是十惡不赦的惡魔,而是一個沒忍住,便造成千古恨。

在這種情況下,「打屁股」與其說是「管教工具」,不如說是「發泄工具」。因此,我們提出的打屁股的替代方案,第一條,就不是「管教方案」,而是「情緒管理方案」。

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平視孩子的眼睛,告訴他:

媽媽心情不好,現在不能和你玩兒。我需要一個人安靜一會兒。


有負面情緒不是壞事情,沒必要憋著自己的情緒,裝作沒事繼續和孩子玩,這樣會把自己憋出內傷,一旦爆發,更難收場。還記得我們說過,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對你情緒的處理方式,Ta也是有樣學樣。

避開孩子,釋放壓力

盡量避免和孩子單獨相處,可以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靜靜待會兒!

有的媽媽會用在卧室里自言自語解壓,把讓自己不痛快的事情都說出來。還可以給好友打電話吐槽、洗個熱水澡等,讓自己儘快冷靜下來。

給孩子新的選擇

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把孩子交給另一半看會兒,或者給孩子看看動畫片等,讓孩子專註其他的事情,不要來纏著你。

總而言之,就是「相見爭如不見」,盡量避免在氣頭上和孩子共處,否則情緒很容易失控。能做到及時離開現場,也許至少能減少一半打孩子屁股的次數 。

場景二

出個門磨磨蹭蹭?

你需要的是心機123


出門,對於別人來說就是兩隻腳跨出去的事兒,可對於有娃的人來說,那就是一場動輒兩敗俱傷的戰鬥!

各種磨蹭,簡直要把父母的耐心都磨沒!一著急上火,巴掌馬上就舉起來了!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雖說打一頓立竿見影,可孩子哭著出門,你倆這一天的好心情都沒影了!

其實,磨蹭是種病,一定是早治早好:

提前告知

提前告知孩子明天的行程和需要準備的東西。

寶貝,明天早上我們要去XXX做YYY ,你需要7點起床,我們8點出發!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然後和孩子一起準備明天要用的東西、穿的衣服。有了這個預防針,孩子第二天起床、穿衣的時候就不會那麼抵抗了!

角色扮演讓孩子動力滿滿

給孩子一個新的身份,可以是喜歡的動漫、偶像,比如孩子喜歡艾莎公主。

起床時間到了,艾莎公主可不會賴床哦!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艾莎公主要美美的,趕快洗臉刷牙,抹香香!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艾莎公主每天都要吃早餐,身體棒棒噠!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艾莎公主是個守時的好孩子,相信你也是!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遊戲中來一場比賽

家長和孩子來一場起床競技賽,贏的人可以獲得獎品(小貼紙)或者決定今天中午吃什麼,這樣能激起孩子的好勝心,動作不自覺地就會加快了。

還可以製作一個時間遊戲表,每完成一項任務比如穿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餐等都可以在後面畫個勾,積累獎品!這樣能讓孩子快速建立時間觀念。

順便說一句,獎勵小貼紙是百試百靈的方法,便宜又好用。前幾周在發展心理學課堂上,講到Skinner的理論時,說到了positive reinforcement(正面強化),就小貼紙的奇妙作用同學們分享了很多小故事。

最有意思的是,一個同學說她媽媽參加一個老年人的讀書會,每次聚會分享一本書的讀後感後可以得到一張貼紙,有一次貼紙剛好發完了,她媽媽沒能拿到,回家念叨了一星期,直到下周讀書會補上為止。她說:沒想到貼紙的作用這麼大,真是老少咸宜。^_^

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

有時候孩子磨蹭,是因為不夠熟練!家長可以先做個起床流程表,告訴孩子早晨要做的事兒的順序和要求,讓孩子清楚自己要做些什麼。

在這個過程里,家長最需要的就是對孩子多些包容,即便是做不好也不能一味指責,因為孩子就是在犯錯中成長起來的啊!

看到這兒大家發現了吧,給大家開的這包葯里其實裝的是滿滿的心機,對吧!唉,沒辦法,對付這個老大難問題,有時候真耐下性子,開動一下腦筋,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但效果卻是一勞永逸(哪怕就能愉快到出門前的10分鐘也好啊!)。

場景三

公共場合死皮賴臉談條件?

來,單獨談一談!


每次帶娃去商場、遊樂場這些最受孩子歡迎的地方,都能碰見下面這樣的事故!

我就要這個玩具!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我不回家,我不走!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一般的孩子就是各種哭,不一般的孩子就是滿地打滾、鬼哭狼嚎!孩子鬧得無所顧忌,可旁邊的家長估計只想要找個地縫鑽進去。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覺得丟人現眼,常常用下面兩種解決方案:

1)好吧好吧,給你買了,不要鬧了。

2)一巴掌揍過去,還嫌不夠丟人嗎,趕緊給我停下!

第一種方法可以暫時中止這個鬧劇,但是常爸敢打包票,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的!

第二種,只會讓現場更加慘不忍睹,孩子會哭鬧得更厲害,小心你被人當成人販子帶走!

那怎麼辦呢?——以和為貴,好好談——嗯,你可以做到!

防患於未然,制定規則和清單

出門前,就先和孩子明確出門在外的規則,一起制定購物清單,約定只能買清單上的東西,或是商定幾點必須回家等等。

把這些約定寫在紙上,如果孩子開始「攪」,把紙拿出來,跟TA一條一條過,說:「這是我們出門前事先約定好的,你不能違反事先的約定。就好像如果我們約定了給你吃糖,最後卻不給,你也會很不高興,對嗎?」不需要孩子認字再開始,寫在紙上主要是有個儀式感,孩子覺得事先的約定是件大事,需要尊重。

帶離公共場合,私下談

當孩子開始吵鬧,可以把孩子帶到就近的一個較為私密的空間里,比如商場的一角,既維護了孩子和家長的自尊,也防止孩子擴大事端逼家長妥協。

明確自己的底線和原則,提出另一種解決方案

溫和而堅定地告訴孩子「有要求可以好好說,還有商量的餘地!如果像這樣胡鬧,就什麼都沒有!」

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後,可以說:「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但我們這個月買玩具的預算已經沒了(理由各有不同,請按實際情況解釋你不買的原因),我們下次出門,再把這個玩具放到購物清單上好不好?我們現在回去給那個玩具拍張照片,放在備忘錄上,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會忘了這件事。"

最後這一步往往很有效。因為如果只是解釋為什麼不買,孩子有時根本聽不下去。但是我們很有儀式感地把玩具拍照,放到備忘錄里,孩子會很安心,知道下次(或在其他合適時間)一定能買到這個玩具,就很可能會配合。

場景四

屢教不改,就想看你抓狂?

自己冷靜一下!


沒有比「孩子看著你淘氣」的時候更讓人發火的了!

不要扔勺子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不要亂跑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不要搶妹妹東西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強調了無數遍的東西,在孩子那裡就是耳旁風。

明知不可為還偏偏要上,這不是在挑戰我的極限嗎?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忍無可忍的,當然不必再忍!

別誤會,常爸說的不是打屁股!

進冷靜角、隔離

把孩子送進冷靜角,隔離一段時間,期間不準和任何人互動交流。

時間可以孩子的年齡為參考,4歲就隔離4分鐘(5歲就5分鐘,以此類推)。注意,不要關小黑屋,可以是家裡的一個角落,或者一個帳篷。

在讓孩子冷靜的時候,其實也是讓家長冷靜。原則和第1個場景其實是異曲同工。

就事論事,說話簡潔

和孩子溝通時要就事論事,指出錯誤所在,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最重要的是不要反覆指責,否則孩子可能會更逆反。家長有時教訓孩子,說起來嘮叨個沒完,一句話翻來覆去說,別說孩子了,旁人聽了都要煩死,最後的結果就是「說一萬句不頂一句管用」。

承擔自然後果

讓孩子自己承擔調皮的後果,比如故意把家裡地板弄髒(亂丟餅乾渣,紙撕碎扔地上),就一定要收拾乾淨,才能出門玩;弄壞了別人的玩具,就拿自己的賠償別人。

當然,承擔自然後果也要考慮到孩子年齡的問題。比如一歲多的孩子,撕紙是正常現象,還鍛煉左右手配合能力,是不應該懲戒的;但如果是六歲的孩子,在規勸後還是我行我素,就需要讓TA打掃衛生來承擔自然後果——爸爸媽媽都很忙,沒人有時間天天跟著你後面收拾殘局,自己行為造成的後果自己要承擔。

少說「不」

現在,請大家不要去想像一隻老虎的樣子!

怎麼樣?十有八九,看到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就是腦海里出現了一隻老虎。

所以,總說「不要」這個,「不要」那個,效果其實並不如預期。

此外,總被別人說「不」,估計任何人都不爽吧!換一種方式,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比如在超市,把「不準亂跑」換成「寶貝,跟著媽媽慢慢走」,把「不要亂動東西」換成「寶貝,我們看準了要的東西再拿」!這樣孩子容易接受,還能有新的期待,就不會執著於現在的事情啦!

先實現一個小目標

先從小目標開始設立,這意義在我看來也不亞於一個億。B.F.斯金納大家都聽過吧,他是世界心理學史上最為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學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療中仍被廣為應用。

斯金納曾經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教育就是塑造行為」。塑造(shaping),其實指的就是通過小步強化,來達到最終的目標。將目標行為分解為一個個小步子,每完成一小步就給與正面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直到獲得最終目標行為。

我們在上發展心理學課的時候,講到斯金納時,有一位以前是小學老師的同學跟我們分享了這麼一個案例:有一個小男孩,剛上學時特別調皮,總是不坐在自己座位上,到處亂跑,所以老師就開始用shaping的方式來引導他。每當他跑累了,回到座位或者離著自己座位比較近的地方休息,老師就表揚他(正面強化),但如果他離著自己座位遠,老師就假裝沒看見。過了一段時間,不打不罵,這個孩子坐在自己座位的時間越來越多。這時,老師不需要每次表揚,只要給個讚許的眼神,孩子就很高興。幾個星期後,他上課時間就再也不亂跑了。

正面強化,可以是讚揚的話,可以是小貼紙,也可以是個讚許的眼神,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但是要記住,shaping的關鍵不是一次到位,而是他的表現離著你的預期近了一步,就要給正面強化。這樣才能引導他一點點往你的預期靠近。

這招在現實中既治癒人心,也非常實用。「跟你說了多少遍,怎麼就是不聽/改/會」,這實在太正常了!沒有一次次的小步強化,怎麼能換來最後勝利的喜悅果實?!Shaping是被各種心理學實驗證實有效的管教方式,只是大部分父母未見得有耐心去試。但凡耐下心去嘗試,一段時間後大都會見效。

在這些讓人抓狂的時刻,不打孩子,怎樣讓他「改邪歸正」?


總之,這世上除了打屁股,還有很多美好的點子!就看父母是選擇簡單粗暴但後患無窮呢,還是耐下心來開開腦洞,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說用了以上的招數馬上「歲月靜好」那肯定也不現實,但至少,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吧!

常爸上面提的這幾點,也只不過是拋磚引玉!如果對你有啟發,建議收藏,定期翻看並轉發朋友圈~

如果你有第五種打屁股的替代方案,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聰明的父母對事不對人,智慧的父母對人不對事
有「戀物」情結的孩子長大會有戀物癖?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