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6到2002,香港影史的三個巔峰
《無雙》在今年國慶檔橫空出世,雖談不上橫掃千軍,但它確實從上映第二天開始,也就是國慶節當天就在票房和口碑上碾壓《影》、《李茶的姑媽》等一眾電影,一騎絕塵。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許多人把《無雙》誇了個夠:有人對電影最後的反轉大呼過癮;有人覺得發哥終於找回了當年的大哥風範;有的說張靜初一場哭戲讓她成功爬出爛片的泥淖;還有人說郭富城的表現完全不遜於發哥,電影的成功也有他的功勞。
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好幾個月才能出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佳片,而其中還有不少是國外的電影。
港片更是經歷多年的沉寂,與一九四零年代上海電影人南遷香港相反,華語電影市場的重心已經北移,大陸電影無論是導演、編劇、演員還是投資環境都是香港電影不可同日而語的。
但港片依舊自成一格,不僅因為它曾經輝煌過,也在於香港電影人有自己獨特的基因。香港電影還在默默生長。
許多人評價《無雙》是港片的復興,其實這麼說有點過了,港片復興可能只存在人們的想像和臆測中。但任何30歲以上的中國人都經歷過港片的輝煌年代,港片在每個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在港片歷史上,有3部電影可以當之無愧被稱為巔峰。它們分別是1986年的《英雄本色》、1990年的《阿飛正傳》和2002年的《無間道》。
《英雄本色》——香港警匪片的範本
《英雄本色》是一個純正的港片,不僅因為他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本土創作也由於他的劇情和人物都充滿了港式情懷。
無論是偽鈔集團的野路子生意,還是小馬哥的草莽江湖氣息,還是宋子豪、宋子傑的兄弟反目,一個激蕩的香港,一個繁榮但不廣博的香港就在濃縮到電影里了。
《英雄本色》的好毋庸贅言,那種符合許多觀眾切身體會的「英雄主義」就是大眾想要的激情和共鳴。本片不僅獲得了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還產生了周潤發、狄龍兩個影帝。
電影的經典片段小馬哥用假美鈔點煙的情節一直流傳至今。還有狄龍的「阿sir,我不做大哥很久了」也長盛不衰。
《阿飛正傳》——原來還有一個文藝的香港
《阿飛正傳》是王家衛第二部電影,第一部《旺角卡門》讓他找到了定位,第二部可以說讓他一步登天。《阿飛正傳》是1991年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5項大獎得主。
2010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選了「十大香港電影」排名第一的正是《阿飛正傳》。為什麼它如此受香港影人青睞呢,因為它展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類型,刻畫了不為人知的香港的另一面。
張國榮演的「旭仔」據說讓許多港人想到了香港的命運,作為寄居英國旗下的華人領地,香港也像「無腳鳥」一樣,沒有根,缺乏安全感。
電影里總是小雨不斷的香港,以及各色困於感情和人生的人物,舒展的笑顏或緊蹙的眉頭,若即若離的台詞都和以前那些「爽一把」的電影不一樣,它文藝而深沉。
《無間道》——港片最後的巔峰
《無間道》是最適合用橫空出世四個字來形容的。新世紀後、回歸後的港人彷彿迷失了方向,電影人亦如此。《無間道》讓他們找回了初心。
同樣是警匪片這個香港電影最擅長的題材,《無間道》與《英雄本色》不同,後者或許更直接、更激烈、更追求現實的刺激,而《無間道》則多了許多思考和質疑。
這是一部真正匯聚當時香港電影界老中青三代的作品,老的有曾志偉,中的是梁朝偉、劉德華,青則有餘文樂、陳冠希。可以說它匯聚了香港電影的一股強勁的力量,就是要打造一部獨一無二的警匪片。
回頭看去,《無間道》的哲思色彩讓其具有鐫刻進觀眾記憶的能力,當人們回顧香港電影,永遠無法錯過它。
從1986年到2002年,再到2018年,香港電影陪伴我成長,相信許多人也一樣。在那個香港比大陸發達許多,經濟蓬勃、文化昌盛的香港是人們嚮往的「東方之珠」,港片、港劇和香港流行音樂帶給我們無限的憧憬和希望。當時心裡想著,能去一趟香港真是人生的一大美事。
可當我長大,一切都變了,香港不再像時髦動感的女郎那樣吸引人,反而變得像個祥林嫂,港片也越來越爛,但我們只能向前看,相信香港明天會更好,港片也有復興的一天。
緬懷那個港片佳作跌出的年代,感謝《英雄本色》、《阿飛正傳》、《無間道》這3座巔峰的主創以及所有帶給我美好回憶的香港電影人。
感謝電影。
告訴大家,你心目中的最佳港片是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