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軍一般不進行巷戰,南宋末年一名軍官卻拚死巷戰,投火自盡
古代的攻城戰中,一旦城門被破,守軍往往寧可突圍撤退,也不願意像現代戰爭一般進行巷戰呢?原因很簡單,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不一樣,缺少了熱武器以及通訊技術,守軍進行巷戰的結果只能是被攻城方屠殺!
在古代戰爭特別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一旦城池被包圍起來,往往就意味著攻守雙方的力量嚴重失衡。守軍需要依靠城池來彌補雙方之間的力量差距,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城門被破,就說明攻城方的實力已經完全碾壓了守軍。
守軍在擁有城池的情況下,都輸給了攻城方。那守軍在城池中進行巷戰的結果可想而知,結局一定是被攻城方碾壓。在這種情況下,與其留在城池裡進行巷戰、做無謂的犧牲,守軍不如突圍出去,為己方保存有生力量。
另外在古代戰爭中,守軍進行巷戰,並不能像現代戰爭一樣,依靠熱武器以及地形屏障獲得巨大優勢。在現代戰爭中,守軍往往能夠依靠熟悉地形的優勢,在城市中利用房屋、壕溝等屏障保護自己,暗中使用熱武器,遠程攻擊敵人。同時守軍還能依靠現代的電子通訊技術,聯繫分散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士兵,組織進攻防守。
而在古代巷戰中,指揮官卻無法及時地組織軍隊,士兵們往往只能分散作戰。同時冷兵器時期的守軍,因為需要貼身進行搏殺,地形等屏障優勢並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巷戰的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古代攻城戰城門被攻破之後,守軍往往只會突圍撤退,為已方儘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只有在突圍不成、有援軍、有死戰決心這三種情況下,守軍才會進行慘烈的巷戰。比如在南宋末期,便發生過壯烈的巷戰。
當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軍攻打襄陽、樊城地區時,遭到了當地軍民的頑強抵抗。這場戰役整整維持了六年之久,直到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樊城城破,守將范天順力戰不屈,城破自殺殉國。統制官牛富在城破之後,仍然率領百餘將士進行巷戰,渴飲血水,繼續戰鬥。最後因為身負重傷,牛富投火自盡。何其壯烈!
所以古代守軍在城門被破之後,也有可能會選擇巷戰,但往往是在萬不得已或者有援軍的時刻才會進行巷戰。另外進行巷戰,這種抵抗到最後一刻的做法,往往會招來攻城方的瘋狂報復,這種報復往往就是屠城泄憤。
在樊城被破之後,襄陽守將呂文煥便是為了避免城破後百姓被屠殺,才決定向元軍投降。至此,長達六年,可歌可泣的襄陽樊城保衛戰結束。
※淞滬會戰有多慘烈?看看數據你就知道,真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這把槍曾讓日軍陷入恐慌,後日軍寧願冒死搶它,也要丟掉自己武器
TAG:協虎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