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又快又好地玩轉晚清官場?有一秘訣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嗖」地一下穿越回了晚清時代,當了一名官員。那麼,你一定要好好看一下這篇文章。學會這個秘訣,就能又快又好地玩轉晚清官場,升官發財不是夢想,大家都會誇你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模範官員。
我們先講一個故事吧。
1845年,李鴻章第一次入京參加會試。會試的結果是:名落孫山。但是,李鴻章這次京師之行並非兩手空空,事實上,他收穫了比金榜題名更加寶貴的東西。當他落榜後,被父親李文安帶去曾國藩府上,以「年家子」的身份拜曾國藩為老師。
什麼是「年家子」呢?是說李鴻章父親李文安曾經在1838年與曾國藩同年參加會試,並同時榮登進士榜。他們兩家,即有「年家子」之誼。
李鴻章拜曾國藩為師,真是抱到了大腿。1859年,李鴻章家鄉被太平軍攻陷,他被迫四處逃竄。當時曾國藩已經組建了湘軍,正是用人之際,便將李鴻章召來幕府。曾國藩將李鴻章與胡林翼、李續宜等方面大員同等看待,讓他參與核心機密的討論,並苦口婆心地勸導李鴻章改掉一些壞毛病。在曾國藩的悉心教導下,李鴻章成長很快。
曾國藩深知憑李鴻章之才,不會久居湘軍之中,便大大方方地委派他出去組建淮軍。還送了他幾千湘軍士兵,作為「嫁妝」。1862年,曾國藩更是向朝廷舉薦李鴻章任職江蘇巡撫。李鴻章那時候才39歲。一名漢人官員,在39歲就能夠擔任巡撫級別的封疆大吏,在清朝時期並不多見。
可以說,李鴻章能夠在晚清政壇青雲直上,與他恩師曾國藩的栽培和推薦有極大的關係。
題目中說到的秘訣,就是拜老師。李鴻章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拜老師所帶來的巨大好處。
在晚清時期,拜老師是無權無勢官員玩轉官場的必殺絕技。所拜老師,不一定與自己很熟悉。李鴻章在拜曾國藩為老師之前,與曾國藩素昧平生,從不相識。老師也不一定自己年長。在清朝時期,年長者拜年輕者為老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大家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
唯一的要求是,老師必須有權有勢,能夠在官場上說得起話。
如前所述,李鴻章拜曾國藩為老師,曾國藩還要身體力行地教導,真正地盡到了一個老師的責任。事實上,絕大多數老師都不需要真地教導門生。老師和門生之間,只需要維繫師生的情誼即可。
在晚清時期,拜老師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記載了這樣一個場景:「趙嘯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撫。伯芬一面寫了稟帖去賀任,順便繳還憲帖,另外備了一份門生帖子,夾在裡面寄去,算是拜門。」
人家剛剛走馬上任,這邊就拜上門去,也算是反應迅速了。
不得不說,拜老師一個雙贏的局面。
一方面,門生拜了老師後,就可以到處炫耀,堂而皇之地聲稱自己是某某權貴的門生、弟子。別人看來自然刮目相看。朝廷在選用提拔官員時,也會優先考慮權貴的門生,自不待言。
另一方面,有權有勢的權貴,也希望別人投到自己門下。俗話說:「人多勢眾。」權貴也希望門下有更多的門生、弟子,來培植自己的勢力。有的權貴不是通過科舉制度進入官場,沒有走「正途」,特別渴望進士們前來拜老師。有幾位進士做門生、弟子,臉上會特別有光。這與如今有的土豪老闆喜歡聘請名牌大學生做秘書,沒啥區別。
那麼,當有權有勢的老師死去,或者失去權勢後,又將如何?那就只能用一句成語「樹倒猢孫散」來形容了。那時候,門生、弟子們將會陸續散去,另外尋找新的老師拜上門去。
晚清官場,就是如此有情而無情。
【參考資料:《清史稿》《李鴻章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
※左宗棠向外國銀行借錢打仗 為什麼專找利息高的銀行
※英國啟動工業革命時 嘉慶還在嚴格按老祖宗辦法做事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