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相信每個媽媽在生寶寶之前都想像過,如果我生的是男孩,我就讓他練跆拳道,給他買好多大汽車;如果我生的是女孩,就讓她學跳舞,給她買一屋子洋娃娃。

男孩,女孩,從大腦結構,身體發育,心理發展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養兒,養女,就需要父母運用不同的智慧和方法,給男孩和女孩最符合他們成長需求的愛,讓男孩女孩都長成他們自己的樣子。

堂妹懷孕8個多月了,再過不久就要生了。

在這段期間,她一直在我耳邊不停地嘮叨:「姐,這孩子生出來了,要是個男孩,我一定要讓他練跆拳道,把身體鍛煉得結結實實的;要是個女孩,我就把她當公主養,穿漂亮裙子,做時尚造型,這樣帶出去別提多拉風了。」

諸如此類的話很多家長都應該說過,其實養兒養女的確大有不同,特別是在性格方面相差迥異,所以家長在教養上需要多花心思。

今天就來說說:家有兒女,父母如何教養,才能讓孩子更優秀更討人喜歡!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01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

3歲養大氣

我們都知道分享是友誼的黏合劑和潤滑劑,也是一種人生智慧和哲學,更是一種心得。經常分享的人,總是方便了別人,快樂了自己。特別是孩子,從小學會分享確實是件美好的事。

聽朋友說過一件事:同事帶著2歲多的兒子飛飛來家裡玩,可能是年紀相仿,女兒表現的特別好,把糖果和玩具都分給了飛飛,兩個人很玩得來。可就在要吃飯的時候,女兒把桌上洗好的草莓全放到了自己碗里,一個都不給飛飛,而且別人過來拿,她還很大勁地推人,弄得我尷尬不已。

確實,對於家教嚴格的家庭來說,有時候孩子的失禮會讓他們深陷窘境,認為自己沒有把孩子教育好。可他們卻不知,在孩子2歲的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才剛剛覺醒,對事物的獨佔心理很強,所以根本不具有分享意識,基本到5歲才會懂得分享的藝術。

因此,這期間家長一定給孩子足夠多的耐心,引導孩子分享,否則錯過這個時機,就很不利於孩子和別人交往,也自然就體會不到與人為善的樂趣了,還會給別人留下一種吝嗇小氣和不好相處的印象。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8歲養膽氣

膽氣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勇氣有膽量的孩子總是樂於挑戰新事物,不會躲在媽媽身後哭鼻子;從不中途退縮,一碰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他們只會一直向前奔跑,永不喊苦喊累。

每次和小區里的媽媽們聊天,她們都會抱怨道:「我們家孩子一點都不大方,見人就往我身後躲,這樣的性子長大了可怎麼得了哦」。

可能是因為孩子與外界打交道的機會太少,才造成這種局面。但是,在這個開放化的社會,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際圈子真的太重要。如果孩子太內向和膽小,那之後吃悶虧的幾率要多很多,也會白白流失屬於自己的機會,例如工作和金錢。

而且重要的是,他們不敢主動追尋自己想要的,一生都是安於現狀,碌碌無為。對此,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門,讓他們有機會和夥伴交流,慢慢打開心門。或者是家長在外出買菜逛超市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幫忙挑選食物,鍛煉他們與人的交際能力。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12歲養志氣

古話曾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您要想兒子從男孩變成真男人,就要「勞其筋骨,磨其意志,頂其自信,煉其體力」。通俗地說,就是多吃苦、多受累、要獨立、要堅持。

1)多吃苦、多受累:會享樂的孩子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必定要吃苦。家長要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果孩子習慣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就會懶於拼搏努力,喪失鬥志。所以,吃點苦頭沒關係,吃得多就越想努力,這對他們的成長幫助很大。

2)要獨立、要有志:現在的孩子,出門書包要家長提,回家衣服要家長洗,完全沒有這個年紀該有的生活能力。要知道,作為男生,你們長大後要接受的挑戰會更多,現在這些基本的事情都不會做,長大離家後還能做什麼?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02

家有女孩,必修三容!

5歲養笑容

關於笑容,有很多好的話語,像「愛笑的女人最好命」、「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還有「愛笑的人心最美」等等……

國外著名心理學家曾說過一句話,他說:笑容是一個人最好最美的代名詞,即使她沒有很好的家世和能力。生活的壓力很大,我們要學會釋放,尤其作為女孩子,心理承受壓力可能會比男生稍弱,這時就很需要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

所以,家長必須從小教會孩子微笑,這可以觸發快樂感覺,驅散陰霾。而且孩子愛笑會給周圍人一種青春活力有朝氣的感覺,這樣的孩子不僅在情感上更容易勝人一籌,還可以拓寬自己的人際圈子,打破不良關係的障礙,推動情感凝聚力,會是很受同事和領導歡迎的人。

家有男孩必養三氣,家有女孩必修三雅!(值得收藏)


8歲養寬容

如果說男生遇事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做個不爭人」,那麼女生就是「不與世俗錙銖必較,做個寬容者」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會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因而人與人交往,必然會發生矛盾,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親人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因為血緣關係的一致,我們在和家人爭執過後,往往都是一笑而過,而和他人的矛盾多會落得個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

人生在世,沒必要事事都爭個輸贏,用顆寬容的心去包容別人犯下的錯,反倒更輕鬆愉快。所以,家長們,請教會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原諒,這會為她們的生活打開新局面。

並且,寬容意味著理解,是人際關係的催化劑,是友誼橋樑的緊固劑,寬容有時還能化敵為友,對走上社會後的發展很有幫助。

10歲養儀容

「三分長相,七分打扮」,說的不正是一個人要注重自己的儀容儀錶嗎?當然,這裡所說的打扮,不是指穿的衣服要多麼的華麗,而是指穿得乾淨、穿得符合身份的,得體的服裝。

我們常說,好的儀容儀錶是一個人向世人展示的一個名片,當外界的人被你這張名片所吸引,那你就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而且,孩子有副好的儀容,不僅代表家庭氛圍良好的熏陶,更是對家長教養良好的一種側面詮釋。所以,與其花大錢讓孩子買衣買鞋,不如給她好的儀容,勝過百萬財富。

好了,這就是養男養女的不同所在了,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是否學會了呢?

拿走誘惑,選擇斷舍離

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寫作班。

群里有一位小姐姐,很少發言,剛開始不顯山不露水。我以為就是普通的素人。

幾天後,看到一篇文章,被很多平台轉載,發到群里,才知道是小姐姐所寫。

文章很有深度,有讀者評論「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一看文章,就知道飽讀詩書」。

再深扒之後,才知道小姐姐本身就是「爆文選手」,文章經常被各大平台轉載。

大家讓小姐姐聊一下「爆文」經驗。小姐姐說了三個字:多讀書

很多人說,讀不進去怎麼辦?好玩的事兒太多,上網有微信,微博,抖音,刷起來完全停不下來。

放下手機,還有電視,放下電視,又有各種各樣的聚會。

小姐姐談了自己的經驗。

她每天會看電視的時間是固定的,手機里除了必要的信息工具和學習軟體,沒有那些特別吃時間的軟體。

聚會之類的活動,她也會提前告訴同事或者同學,自己有哪些時間段可以參加。除了固定的時段,小姐姐統一設定「婉拒」。

正是這樣看起來「死板」的安排,讓她能夠一年讀上百本書。

高強度的輸入,確保她能夠輸出高質量的文字。

生活中,有很多充滿誘惑力的選擇,就像一個個黑洞一樣,深不見底,很容易就讓我們深陷其中

而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你選擇了聚會,就放棄了沉思,你選擇了抖音,就放棄了書本。

如果你想成為交際場上的達人,那你就該把主要的經歷放在提高溝通能力上;反之,如果你想成為知名寫手,那孤獨的閱讀和高強度的練習,就是你的必備曲目。

最可怕的是,你做任何事情時,都不能高度自律,不能形成有效閉環,而是不斷在細碎與自我焦慮中耗散時間。

《選擇的悖論》里提到一個理論:


如果一個人選擇過多,你在做某個選擇,而放棄另一個選擇時,你內心會感到不舍和痛苦。這是因為機會成本的影響。

機會成本是指:你為了做一個選擇,你需要放棄另一個帶選項以及待選項可能帶來的利益。機會成本會讓你目前的選擇,看起來缺乏魅力。

當你既可以看書,也可以玩一把遊戲時,玩遊戲的機會,顯然能帶來的即時利益更大。

放棄另一個選擇,比如刷不了電視劇,帶來的損失,也會讓你耿耿於懷。

人天生就是損失的厭惡者。這樣的消極情緒,對我們要積極做事,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1個跡象是:能夠把那些琳琅滿目的誘惑,毫不猶豫的拿開;拿不走的,可以直接限定使用時間。

和選擇斷舍離之後,機會成本面前的利益和損失,才不會成為困住自己的絆腳石

分解任務,累加夠得著的小目標

朋友小源,生完孩子以後,體型一直未恢復,體重居高不下。她下了無數次決心,要開始練瑜伽,跑步,都以失敗告終。

小源每次立的Flag都特別宏大。比如明天要練1個小時瑜伽,以及跑步1個小時。

小源說第二天的時候,就開始想:既然達不到,今天就乾脆放棄吧,明天再開始好了。或者找很多借口,今天比較特別,上班已經很累了,所以算了吧,明天一定開始。

《自律力》里提到:人們難以自律,其實往往是陷入一種「今天很特別」的誤區。

而今天很特別的借口,大部分時候產生於過於宏大的目標。

一旦目標立得太大,就很容易讓人執行的時候望而生畏。最可能的結果就是直接放棄

情況好一點的時候,可能鼓起勁兒跑了1小時,累成一灘泥。

那麼該如何應對這種困境呢?

暢銷書《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曾提到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最開始按計劃做30分鐘俯卧撐,發現根本做不到。

直到有一次,蓋斯心想,管它呢,隨便做一個也好啊。當他開始只做一個俯卧撐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變化。

做完第一個,蓋斯覺得狀態還不錯,就繼續做第二個,第三個。

2013年一整年,他都只要求自己每天做一個。

結果是,每次做起來自然不只一個。因為沒有心理負擔,蓋斯發現做俯卧撐的習慣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而且,只想著做一個,就不受時間環境的限制,有時候睡不著,爬起來到地板上開始做俯卧撐。

後來,蓋斯如法炮製,在閱讀和寫作領域,也同樣使用這個方法。蓋斯在每天寫50個字的小目標推動下,寫出了暢銷書《微習慣》。

事實上,蓋斯曾經也是一枚普通大眾,掙扎在及時享樂和想要努力的泥潭裡。

從2012年的每天至少做一個俯卧撐開始,兩年後,他擁有了理想的體型,創作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讀過的書是過去的10倍,還出了超級暢銷書。

目標越大,越容易讓人找到各種各樣的客觀借口。

把目標範圍縮小,從只做一個俯卧撐開始,你會發現,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消失了。你實現目標所受到的客觀限制也很少,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

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第2個跡象是:從最微小的目標開始,形成一種新的習慣,讓自律漸漸成為一種本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良的小阿獃呆 的精彩文章:

會批評你的人,才是你的貴人!
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深度好文)

TAG:善良的小阿獃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