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是覺】很多佛教徒都說:「學佛是為了求解脫。」請問真的是這樣嗎?還有,學佛的人與不學佛的人有什麼不同呢?

【如是覺】很多佛教徒都說:「學佛是為了求解脫。」請問真的是這樣嗎?還有,學佛的人與不學佛的人有什麼不同呢?


編輯說明


現在社會信息複雜,價值觀模糊,很多當代問題找不到確切的回答,經常道聽途說,所以上海大覺文化傳播特別推出「如是覺」專欄,針對微友們所提的問題答疑解惑,並引用星雲大師的智慧語錄來領航重啟人生模式。




Q


很多佛教徒都說:「學佛是為了求解脫。」請問真的是這樣嗎?還有,學佛的人與不學佛的人有什麼不同呢?


一般人都會有對學佛有一些疑惑,例如:學習佛法的目的為何?為什麼要學佛法?學了佛法可以賺錢嗎?學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嗎?學了佛法就有飯吃嗎?學佛法是為了逃避現實,只求做一個能解脫的自了漢嗎?




實際上,學佛是學習佛菩薩的言行,依佛陀的教示去實踐,修正自己的身口意,凈化自己的身心。當然,學佛也必須要發大悲心,以廣度眾生為前提。




學習佛法,能看清世間真相,生滅輪轉、生生不息,一切都是緣起法則。看透生命,執著能夠放下,痛苦能得解脫,頹喪能再提起,懈怠能轉為積極,此即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



有了法樂,不會耽溺在財色名食睡五欲的短暫快樂。享有法樂的人,身體輕安,內心安寧,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貧富貴賤,都很自在。




過去佛陀曾對弟子開示說:一個受過佛法教化的人和一個未受過佛法教化的人,遇到快樂的事物時,同樣會有樂受的感覺,相反的,遭逢悲傷痛苦的時候,同樣會有苦受的感覺。




但是,一個沒有受過佛法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時候,往往悲不自勝,甚至彷徨迷惑,不知如何安頓自己,這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以後,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樣的感到痛苦不安。




相反的,有佛法的人,遭逢痛苦的時候,絕不徒然悲嘆,乃至怨天尤人,自亂方寸,因此不會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甚至身處樂境中,也絕不放縱自己,因為一旦陶醉在樂境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會帶來苦受。因此,有佛法信仰的人,自然能夠不為苦樂所惑,也就不會再受第二支箭之苦。




這說明了人生不能沒有佛法信仰,不能沒有佛教的律儀來規範生活,不能沒有佛法的智慧來解決人生問題,有佛法的人生才能圓滿自在,才能了生脫死。



所謂「了生脫死」,就是能夠透視人生的真相,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下活得自在。甚至認識死亡後的世界,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能夠無懼於生死,超越生死,這就是「了生脫死」。




如能進一步幫助別人認清生死實相,同樣解脫自在,這就叫做「自覺覺他」,這就是大乘菩薩道的實踐,也是人道的完成,所謂人成即佛成,由此可見佛教與人生關係的密切,以及對人生的重要。


如是解






學佛,


就是向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


念佛,


就是對自己的煩惱習氣革命。




摘錄自

《佛光菜根譚》


本專欄為微友開放提問通道


有任何問題請記得在留言板留言


我們會有專人為您陸續解答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有多少能量? 星雲大師點出增強能量的方法
【如是覺】人生最強大的敵人是「貪瞋痴」煩惱,想要降服貪嗔痴必定要依戒定慧修習,請說明一下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