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雅斯貝爾斯對孔子思想的闡述和分析,很有深度和廣度!
雅斯貝爾斯是德國現代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他在其晚期作品《大哲學家》中,對孔子的思想做了生存哲學意義上的深度解讀。從大體上,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孔子思想既有理性因素,也包含非理性因素;
其次,「仁」即是交往;
最後,「格物致知」是實現人的拯救的根本方法。
雅斯貝爾斯認為中國古代聖賢孔子的思想是一種生存哲學。所謂生存哲學,指的是從本原上去觀察現實,並且通過我在思維中對待我自己的辦法,亦即通過內心行為去把握現實。他還人為孔子用的思想方法就是理性與超越並舉。超越思維就是非對象性思維,超越的動機就是對自身與處境的不滿,其目的就是通過哲學沉思實現真正的人的復歸。
具體他是如何進行分析和理解的呢?請跟隨哲學詩畫一起深度進入——西方學者雅斯貝爾斯對孔子思想的闡述和分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孔子思想中的理性與非理性因素
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中指出,孔子不是一位理性主義者,但「在中國,孔子使理性在其全範圍與可能性之中首次閃爍出看得見的耀眼光芒」。
雅斯貝爾斯對孔子的這個評價,跟他對科學的重新審視有很大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的爆炸,使得人們對科學能力的自豪感發生動搖,人們意識到科學有其局限性,有其解決不了的問題,科學並非萬能,「科學不僅不能夠提供它自身何以存在的理由,而且也無法為人指出人生的意義,和進一步為人提供明確的精神指引」。
雅斯貝爾斯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科學採取的是對象性思維方式,即主客分裂的思維方式,它將主體從客體中剝離出去。而恰恰又是科學自身如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理論,對傳統的科學思維方式提出了挑戰,必須用新的思維方式補充主客分裂的思維模式。他認為科學與哲學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科學知識為一切哲學的探索就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
2,西方的理性主義
在西方,理性主義指的是16世紀末到18世紀初,以笛卡爾、萊布尼茨等為代表的哲學學派。相對於經驗主義而言,他們崇尚理性,在方法上採用邏輯推理,認為真正的知識源於不證自明的所謂公理,這些公理的不證自明性來自於天賦或上帝。他們以「公理」作為邏輯起點,通過演繹的方法,從而構建知識體系。理性主義由於脫離現實,最終走向獨斷論的死胡同。從這個方面來看,孔子自然算不上理性主義者。脫離了現實的純粹的觀念對孔子來說等於無,雅斯貝爾斯說,孔子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有一套完全的知識,或者說他也不認為這種知識的存在是可能的。孔子理論的核心是仁,他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依仁而行,但是「依照仁而行事並非是遵循某一明確法則,而是賦予所有特定法則以價值,同時剝奪它們的絕對性,以此行事而已」。
其實,近代西方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也不是絕對對立的,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反對宗教權威,都具有懷疑精神,在某種意義上它們都是理性的,因此,這個時代的理性又稱自然理性。「自然」的含義與現在的含義有很大區別,是作為「天啟」、「奇蹟」相對立的意義上使用的,實際上就是理性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確實具有理性的成分。根據史料記載,在我國殷商以前,崇拜神權的習俗是極為普遍的現象,周人開始建章立制,取代神權,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就是為周人之人文精神提供理論基礎的。
關於理性,不同時代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但「理性的基本特徵是要求統一的意志」。雅斯貝爾斯將理性與非理性做了折中調和的處理,他的這個思想來自於孔子的「一以貫之」的命題。「貫」即貫穿、貫通之意,帶有主動的意蘊,這個命題在《論語》中兩處出現。孔子指的都是用一個基本概念貫通自己所學的各種知識和學說,但這個「一」到底是什麼,孔子沒有明說,在《里仁》篇中,曾子認為,在孔子看來這個「一」指的就是「忠恕」。但在雅斯貝爾斯看來,這個「一」只能從歷史背景或最終的權威,特別是對「臨界境遇」的體認中才能感受它。
3,問題要處於情境(境遇)當中具體對待
雅斯貝爾斯認為,人總是生活於某種處境或境遇之中,這些境遇,有的是可以改變的,但有一些境遇卻是我們的能力無法改變的,如痛苦、罪責、死亡以及偶然性如自然災難等,他稱這些境遇為「臨界境遇」。
「臨界境遇」是所有人都無法逃避的,也是無法克服的。比如死亡,他認為,死亡本身並不是「臨界境遇」,只有當對別人的死亡或自己的死亡感到生存的不安時,死亡才達到「臨界境遇」。孔子避免談及「死亡」問題,因為「完全沒有可能客觀地談論這些終結問題,它們永遠不會以適當的方式成為一種對象」。死亡不是普遍性的東西,而是歷史性的,它保存了生存的內容。死亡不能作為對象,故而不能通過對象性思維來把握,只能靠非對象性思維來體察。面對臨界境遇,人們只能獲得「內心觸動的經驗」。
4,什麼是「仁」?
「仁」是孔子理論的核心概念,但至於什麼是「仁」孔子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界定。
在《論語》中,孔子針對不同的對象給出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有時他稱仁為愛人,有時稱仁為克己復禮,有時稱仁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等等。這些不同回答不是孔子隨便說說而已,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弟子,注重因材施教,對於同樣的問題,不同的弟子,他會給出不同的回答,這說明孔子看出該弟子身上存在某種不足或缺陷,需要改正。比如,司馬牛「多言而躁」,當他問仁於孔子時,孔子就說:「仁者,其言也訒。」因此,在孔子看來,凡是克服自身缺點的就是「仁」,並且只要你願意、自覺地克服自己的缺點就是「仁」,「我欲仁,斯仁至矣」。但這些都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談仁。
雅斯貝爾斯從人的本質方面來談「仁」,他認為:「人的本性乃是仁。」體現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認為人的本性就體現於交往之中。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能孤立存在,人與人之間必然發生相互的聯繫。
5,人與人,人與社會的交往和互動
孔子十分重視人的交往,認為與人交往是生活的一個必須要素。人們在交往過程中要注意一些事項和遵循一些基本原則,比如「毋友不如己者」,實際上,這條原則是行不通的,它帶有很大的功利性。如果人人都不願與不如自己的人發生交往關係,則交往就是不可能發生的。
雅斯貝爾斯認為,哲學的最終起源在於「建立真正交往的意志」,可見交往的概念在生存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將交往分為四種:此在的交往、一般意識的交往、精神交往和生存交往。前三種交往方式都未觸及到那真正成為人的東西,只有生存中的交往才是真正的人的交往。
雅斯貝爾斯認為現實社會中人的交往是受利益的驅使,充滿著虛偽,人被同一化了,沒有個性,不是真正的人的交往,真正的人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真實的人的交往。它是「出自人內心深處的需要」。在「真實的交往」里,交往的雙方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次溝通也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模仿。因此,雅斯貝爾斯提出的「生存交往」是針對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功利性交往或現實性利益交往而做出的哲學反思。
真正的交往包括理智與理智、精神與精神、生存與生存之間的交往,他說,在世界中,「事物是通過我們的思維,通過我們與事物的交往而被把握的」。這種交往不同於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雙向中介,也不同於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他認為,我們通過意欲對象而跟對象打交道,對象通過我們原原本本地理解它們而到達我們。
6,格物致知與人的自我拯救
「格物致知」是《大學》中的一句話「物格而後知至」的簡略表述。「格物致知」在宋明儒學那裡有不同的理解,且頗有爭議,與最初的本意已經有所不同。雅斯貝爾斯在《大哲學家》中,以其生存哲學對「格物致知」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將「格物致知」與人的自我拯救聯繫起來。人的拯救意味著人的自身的喪失,在孔子那裡意味著人的道德淪失。在孔子生活的時代,人的實際情況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人們普遍不修道德,因而世上再也找不到知錯能改的真正的人,也找不到一個像好色的人追求美色那樣追求道德的人,「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那麼,如何扭轉、改變這種社會風氣呢?雅斯貝爾斯認為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格物致知」。很明顯,他的這個觀點來自王陽明,王陽明將傳統的格物致知觀點做了「哥白尼式革命性」的改造。王陽明將「格物」解釋為「慎獨」,「格物致知」中的「格」變為「正」,「物」解釋為「事」或「行為」,「知」是「良知」,「致知」就是致良知。按照王陽明的意思,就是指人的良知通過匡正自己事務的行動實踐而得到發展和培育。
或許雅斯貝爾斯也看到了這點,和所有的存在哲學家一樣,他反對一切形式的扼殺人的自由和個性的思想和政治制度。他反對將人當作物來研究。他認為,人是自然和歷史的統一,人是有限的、自由的,是有靈魂的獨特個體存在。人的自我拯救就是恢復人的本真狀態即自由,恢復人的個性。
無獨有偶,同時代的哲學家馬爾庫塞也將現代工業文明社會中的人稱為「單向度的人」,即「喪失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的人」。這種人缺乏追求能力、缺乏想像與現實生活不同的另外一種生活的能力。他批判工業社會是一個極權主義社會,在政治領域、生活領域、思想領域和文化領域都實現了一體化和極權化,最後他得出一個悲觀性的結論,「要從這一社會中解放出來,前景是十分暗淡的」。
但雅斯貝爾斯沒有那麼悲觀,他給人的解放和自由提供了一個新的方法。他認為人的拯救之源在於「格物致知」,他將「物」解釋為現實,「知」解釋為真理,他認為「知」和「物」是統一的,何謂「格物致知」?就是以一種內心反省(慎獨)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誠意之中,或者在一種觀念的真理中,轉化成一種內在的、變化的行動。即通過內心活動把握現實,探求真理,
以上就是西方學者雅斯貝爾斯對孔子思想的發揚和延續,你覺得如何呢?是不是有些獨特和超越的地方呢?如果對於孔子的理性和非理性、仁和格物致知這三個思想有自己的高見,歡迎後台留言,和眾多哲粉們一起探討,互動。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巨大差異!外語再好,也不一定入西方人眼
※高人對我國哲學和我國無科學的深度分析,真的太深了!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