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好誘人,最低售價不到5000!AMD新款12核、24核心CPU試用

好誘人,最低售價不到5000!AMD新款12核、24核心CPU試用

隨著「ZEN+」處理器架構、12nm生產工藝的問世,AMD銳龍Threadripper系列處理器在今年也迎來了大幅進步一一第二代AMD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在今年8月就已經發布,它的加速頻率不僅全都高於4.0GHz,其中一款處理器的核心、線程數更達到了32核、64線程,可以說一顆處理器就擁有以前雙路、四路伺服器的總核心數量。現在AMD又推出了核心數為24顆、12顆的新款第二代AMD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那麼它們又能帶來怎樣的體驗?適合哪些用戶呢?

在進行體驗之前,首先還是讓我們再回顧一下第二代AMD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的主要特性。該系列處理器首發產品有四款。其中兩款X系列面向硬體發燒友與遊戲玩家——它們是採用12核心、24線程設計的銳龍Threadripper 2920X,其基礎頻率為3.5GHz、加速頻率達4.3GHz,售價在4999元左右,如果你是電商的PLUS會員,只需4899元就能買到,性價比十足,畢竟在這個價位段你只能買到競爭對手的8核心處理器。另一款則是採用16核心、32線程設計的銳龍Threadripper 2950X,其基礎頻率同為3.5GHz,不過加速頻率是四款處理器中最高的,達到4.4GHz,售價為6799元。

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與銳龍Threadripper 2920X

兩款處理器的背面略有差異,銳龍Threadripper 2920X(上圖)的電容要比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下圖)少5顆。

12nm LP工藝的採用使得第二代AMD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擁有更高的工作頻率、更多的計算核心。

而另外兩款處理器則是首次露面的WX系列處理器——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銳龍Threadripper 2990WX。W即英文WORKSTATION工作站的縮寫,意指這兩款產品主要面向內容創建或設計創新用戶,即一般的3D設計、視頻創作個人或公司用戶都可以採用這兩款產品。其中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採用24核心、48線程設計,基礎頻率為3.0GHz,加速頻率為4.2GHz,目前售價為9999元,同樣如果你是PLUS會員,也只需9799元就能買到;而旗艦級的銳龍Threadripper 2990WX則採用了空前的32核心、64線程設計,基礎頻率同為3.0GHz,但加速頻率還是達到了4.2GHz,目前售價為13199元。

與第一代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相比,第二代產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採用了今年上半年發布、基於ZEN+架構、12nm LP工藝打造的第二代AMD銳龍處理器核心。所以它們擁有更高的工作頻率,如同樣採用16核心、12核心設計的產品,第二代AMD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加速工作頻率更高,均從第一代產品的4.0GHz提升到4.3GHz~4.4GHz。同時在核心數相同的情況下,即便工作頻率更高,銳龍Threadripper 2920X與銳龍Threadripper 2950X的TDP熱設計功耗與一代產品保持一致,均為180W。這主要得益於12nm LP工藝打造的核心在任何工作頻率下的所需核心電壓均降低了80~120mV。

另一方面,Zen+架構還降低了來自於緩存和內存部分的延遲。根據AMD數據,在緩存性能方面,第二代產品的L1緩存延遲最高降低約8%,L2緩存延遲最高降低約9%,L3緩存延遲最高降低了15%,內存延遲則降低了大約2%。延遲的降低意味著數據響應時間的降低,信息和指令能夠更快速地被傳遞至CPU相關處理單元,這能夠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並且幾乎不會增加功耗和設計的複雜度,是一種非常划算的改進手段。

在2018年9月上刊我們已經對銳龍Threadripper 2990WX、銳龍Threadripper 2950X這兩款WX系列與X系列中的旗艦產品進行了測試。本次我們將對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銳龍Threadripper 2920X這兩款定位稍低的產品進行體驗,從外觀上可以看到它們都採用了Socket TR4封裝,與其他產品無異,同時AMD還附送了用於打開主板處理器插槽的內六角螺絲刀,用於與各種散熱器搭配的SocketTR4處理器插槽扣具等附件。

處理器性能測試

測試點評:從處理器性能測試來看,多線程性能顯然與處理器核心數緊密相關,擁有24核心的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緊跟銳龍Threadripper 2990WX處理器的步伐,其多線程性能大約相當於32核心產品的80%,價格卻便宜了3000元以上,還是比較超值。單線程性能方面,主要跟處理器的加速頻率、溫度控制相關。可以看到儘管銳龍Threadripper 2920X定位最低,但在單線程性能上的表現還是較好,CPU-Z分數接近500分,僅低於加速頻率最高的銳龍Threadripper 2950X。

應用測試

測試點評:而在實際應用測試方面,則分為兩個方向——首先如果用戶的應用是渲染這樣的專業應用,那麼WX系列處理器顯然是最好的選擇。即便是24核心的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在V-ray渲染測試中也比16核心的銳龍Threadripper 2950X節省了28%的時間,比銳龍Threadripper 2920X節省了多達42%的耗時。另一方面,如果你平時的應用主要是表格計算、圖片處理、網頁瀏覽、照片與視頻編輯等常見應用,那麼X系列處理器的確足夠了。

兩款X系列處理器在PCMark 10中的排名都位居前列。畢竟在日常應用軟體中,它們對24、32這樣的超多核心處理器支持並不好,執行速度更依賴處理器的工作頻率。略感奇怪的是,在PCMark 10測試中,加速頻率略低的銳龍Threadripper 2920X反而成績最好,我們推測這有可能是其核心數較少,工作溫度比銳龍Threadripper 2950X低,使得處理器的精準加速技術根據溫度調整的動態工作頻率比後者高所致。

遊戲測試

測試點評:最後在遊戲測試方面,由於當今畫質精美、對硬體要求高的3A大作運行速度主要依賴的還是顯卡性能,所以四款處理器在遊戲運行中沒有明顯的差別。如果一定要做個區別,不難看出兩款加速頻率高的銳龍Threadripper 2950X、銳龍Threadripper 2920X在較依賴處理器單核心性能的《殺手6》、《F1 2017》中還是有小幅的優勢,更適合進行遊戲。

功耗與溫度測試

測試點評:此外我們還在同時開啟處理器、FPU、CACHE的AIDA64烤機測試中測試了兩款處理器的功耗。從測試來看,只要溫度控制得當,在所有核心全開滿載時,處理器仍能保持較高的工作頻率,其中銳龍Threadripper 2920X的全核心滿載工作頻率為3.85GHz,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的全核心滿載工作頻率為3.3GHz,滿載工作溫度分別為65℃、67℃,並不驚人。

功耗方面,當處理器處於滿載時,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平台(不含顯示器)的功耗達到377W,銳龍Threadripper 2920X平台(不含顯示器)的功耗達到280W,總體來說功耗不算低,如果顯卡再滿載的話會有較大的需求。考慮到這類處理器用戶一般都會搭配高端顯卡,我們建議為銳龍Threadripper 2920X至少搭配額定功率在700W的電源,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則最好搭配800W以上的電源,畢竟一塊RTX 2080Ti的TDP都在260W,如果要組多卡或者連接更多從屬設備,對電源將是一個較大的考驗。

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動態本地模式測試

只要打開新版RYZEN MASTER,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就會自動工作在動態本地模式下。

之前在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上主要有兩種內存工作模式,其中一種模式被稱為Distributed Mode,也就是採用UMA(UniformMemory Access)統一內存訪問模式(X系列處理器默認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系統將統一、優先使用所有可用的內存通道並自動分配相應任務。這種模式下,內存的總體性能和帶寬表現會比較出色。

另一種模式被稱為Local Mode,採用的是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非統一內存訪問模式(WX系列處理器默認工作模式)。這種模式下,CPU核心和控制器最優先處理內存物理結構上離處理器最近的內存中的數據,除非數據過大會溢出到下一個內存模塊。實際應用中,如果將遊戲或者需要加快處理速度的應用放置在離CPU最近的內存中,可以降低這些應用的延遲並提高整體效能。

不過之前用戶如果要在這兩種模式下工作,需自行在RYZEN MASTER軟體中進行手動切換,且還需重啟電腦,而現在在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上市之際,AMD特別在新版RYZEN MASTER軟體中為WX系列處理器(X系列不支持)提供了動態本地模式,且無需用戶設置,只需打開RYZEN MASTER軟體,處理器就可根據軟體、程序的需求即分析執行任務是最需要帶寬還是最需要縮短延遲在這兩種內存工作模式中進行自動切換,這就是動態本地模式,那麼效果到底如何呢?

從測試結果來看相對使用前可謂是有低有高,啟用後CPU-Z處理器理論性能下降較大,但SPECwpc科學運算性能、7-ZIP壓縮與解壓縮性能有較大提升,同時遊戲性能也達到了接近X系列處理器的水準,PCMark10整機性能也有小幅增幅。不過處理器渲染性能有明顯損失,特別明顯的是在Blender實際渲染中時間增加了約8秒。總體來說動態本地模式對部分科學運算、遊戲、消費級應用有一定作用,但對渲染會有副作用,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決定是否開啟。

保持性價比與超頻優勢

總體來說,就像AMD其他產品,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銳龍Threadripper 2920X也擁有非常高的性價比,是兩款性價比十足的多核心處理器。在相近價位下,競爭對手只能提供4999元的八核心處理器Core i9-9900K,以及售價近12000元的16核心Core i9-7960X。而且兩款處理器的多核心計算性能與AMD產品有明顯差距,CI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分別只有2050cb、3100cb。同時值得稱讚的是,與前期發布的32核心、16核心產品類似,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銳龍Threadripper 2920X也具有很不錯的超頻能力。

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銳龍Threadripper 2920X都擁有不錯的超頻能力,均可有效進一步提升多核運算性能。

其中銳龍Threadripper 2970WX可以在1.456V電壓下24核心全開超頻到4.1GHz,CINEBENCH R15分數突破5000cb。銳龍Threadripper 2920X可以在1.44V電壓下超頻到4.25GHz,將CINEBENCH R15分數提升到2770cb。如果你非常看重多核心性能,且注重性價比,毫無疑問這兩款新上市的第二代AMD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就是你值得「召喚」的多核怪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型計算機 的精彩文章:

除了水滴屏和新配色,vivo X23還帶來了超廣角雙攝
可能比今晚發布的iPhone還要黑科技?華碩絕密新主板曝光

TAG:微型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