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明式傢具自產生以來便倍受世人青睞,明式傢具的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以及巨大的經濟價值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按照傳統,明式傢具的設計者大多是文化氣息甚濃的文人雅士,由他們設計出傢具圖樣後,再交由出色的木工製作而成。在設計層面上,文人的參與度比其他的傢具設計要高,設計者往往會將自己的奇思妙想融合傢具設計之中。

這一點體現在明式傢具設計上,傢具設計的造型優美、穩重、簡樸,各組件的比例講求實用與審美的一致,裝飾講究少而精,淡而雅。明式傢具,乍看之下,一般感覺毫不起眼,但細品之下,卻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欣賞、推敲。明式傢具好比一杯好茶,入口味淡,再三品嘗則回味無窮。所以,明式傢具中所賦予的文化內涵以及所涵含的文人氣質更是眾多收藏家所喜愛與追捧的根本原因。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晚明 黃花梨夾頭榫畫案


我們從現在流傳的明代文人書札、文集和詩書、繪畫中還可以看出,明代文人熱衷於傢具的研究和親自參與傢具設計者大有人在,這是歷史所不及的。他們對傢具的行制、尺寸、材料、工藝、裝飾以及傢具的審美標準等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記載,更有明代文人、畫家自行設計傢具並繪留後世者。明代文人撰寫傢具方面的論著,其人之多,涉獵問題之廣,也是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與之比擬的。這便是明式傢具風格形成的文化因素,也是明式傢具文人氣質的由來。明式傢具的文人氣質,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明末清初 黃花梨獨面小翅頭桌



明式傢具在結構上所蘊涵的文人氣質


明式傢具純樸、淡雅,光素,不留斧痕,自然無跡,以最簡潔的形式蘊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內容,賞心悅目,意味雋永,這與明式傢具生產過程中文人的大量參與分不開。文人們不僅將詩書繪畫中的審美觀念、筆情墨趣滲透到傢具製作中,更將傢具提升到了與詩書繪畫同流的精神高度。明式傢具滲透了深刻的文人意識、美學觀念、哲學思想,具有濃厚的文人氣質。這可以說是明式傢具不同於其他時代與風格的傢具的最獨特之處。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晚明 黃花梨圈椅

圈椅可以說是明式傢具的傑出代表。圈椅的椅背為弧形,自搭腦順勢遙迄而下連接扶手,和諧流暢,前腿與鵝脖一木連作,簡潔流暢的線條造型,富有節奏韻律感。整體光潔素樸,只偶爾在背板上雕一簡單的花紋,通體空靈,舒展大方,流溢著書畫筆墨之意,又極富有現代感。

明式傢具雖以簡潔素樸著稱,但並不是一點裝飾也沒有,而是惜墨如金,只在某些部位略施粉黛,稍加刻劃,更是有畫龍點睛之妙。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明末清初 黃花梨方材霸王棖方凳

明式傢具的裝飾可分別借用中國明代文人畫中的"惜墨如金"、"疏可走馬"與"潑墨如雲"、"密不透風"來形容。明式傢具重結構少裝飾這與"明人尚簡樸,清人喜華美"的審美取向一脈相承。明式傢具採用優質珍貴硬木,它是身份優越的一種象徵。明式傢具不僅是政治經濟地位的一種象徵,更是其主人內在文化修養、精神境界的一種象徵。

明式傢具不僅結構整體性強,而且經過多年的推敲,比例適度合理,如東家之子般不可增減一二,如靠背板與兩框空檔的空間尺寸,椅腿與扶手的粗細與椅盤的寬窄,都非常嚴格科學,既符合形式美的要求,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明式傢具的造型結構充分考慮到並適應了人的身體生理特點,椅背的線條形狀根據人體脊背的自然曲線設計,無一處不舒適得體,絕無手足無措之感,使人們於詩書案犢、堰仰坐卧間皆可體味到一種"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親"(王羲之《蘭亭詩二首》)的深境,進人到一種人與物與自然親融相交、和諧統一的狀態,這正是明代文人們所追求的,也是工匠們於專註投入的製作過程中所進入的物我合一的狀態。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晚明 黃花梨琴桌



文人審美情趣對傢具的影響作用


明代眾多的文學家、戲曲家、詩人、畫家、收藏家、鑒賞家等等文化人,著有大量有關傢具的論著,如:曹明仲著有《格古要論》,文震亨著有《長物志》,高濂著有《遵生八箋》,屠隆著有《考盤餘事》和《游具雅編》,谷應泰著有《博物要覽》,王昕、王思義著有《三才圖繪》,戈汕著有《蝶幾圖》等等。以上這些有關傢具的論著,不是著眼於研究傢具的尺寸和形制,他們與《魯斑經》的立足點迥然不同。而是著眼於探討傢具的風格與審美。強調"雅",宣揚和提倡傢具的"古雅風"。具體講,就是"古樸"和"精麗"兩個主要標準。 "古樸"就是崇尚遠古先人的質樸之風,追求大自然本身的樸素無華美。如《長物志》論及方桌時說:"須取極方大古樸,列坐可十數人,以供展玩書畫。"在論及榻時又說:"古人制几榻,雖長短廣狹不齊,置之齋室,必古雅可愛。......今人製作,徒取雕繪文飾,以悅俗眼,而古制蕩然,令人慨嘆實深。"

我們看現存的明式傢具珍品,不論是桌案椅凳,還是箱櫥床榻,都突出地表現為造型簡練,不為裝飾而裝飾,充分顯示出木材本身自然美的質樸特點。這些特點的形成,是與文人提倡"古樸"、"古雅"的審美觀有著直接的關係。也可以說,明式傢具的簡練質樸風格是浸潤著明代文人的審美情趣的。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晚明 黃花梨四齣頭官帽椅


文人參與傢具設計,使得明式傢具更具文人氣質


明代文人參與傢具設計是文人對傢具的熱衷、鑒賞、收藏,以及親自設計,對於明式傢具風格的形成,無疑是功在其中,不可磨滅的。

社會對傢具的推崇,又推動了工匠的技藝,那一件件不露斧斤的精湛工藝,那一處處木材紋理的自然美,以及鑲著文人書畫的藝術珍品......點點處處都印著明王朝的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和文人輩出的時代氛圍。

明式傢具在一大批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戲曲家、收藏家、鑒賞家和具有高超技藝的工匠結合之下,得以極大的發展,以至成為我國傢具發展史上的高峰,同時孕育成熟了明式傢具的獨特藝術風格-文人氣質。明式傢具是祖國文化的一部分,她之成為中華瑰寶是理所當然的!她之被列入世界藝術寶庫也是當之無愧的!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


明代文人使用、玩賞、收藏傢具,並著書立說甚至親自參與傢具的設計,使明代傢具具有濃厚的文人氣質,這在文人的書畫作品中多有表露。如唐寅在臨本《韓熙載夜宴圖》的再創造中,對室內陳設和傢具設計作了一些改動,增繪傢具二十多件,並修改了部分傢具,這可以說是明代文人參與傢具設計的最直接最典型的例子。明高鐮著《遵生八箋》,描述用藤竹所編的"敬床"應"如醉僵卧仰觀書並花下賞",其"二宜床",不僅設計精巧,冬夏兩季皆宜使用,且"四時插花,人花作伴,清芬滿床,卧之神爽意快"。此等閑情逸趣皆文人雅士心之所向。明屠隆著《考盤餘事》又載,用木材和湘竹兩種材質製作的榻,"置於高齋,可作午睡,夢寐中如在瀟湘洞庭之野"。既毫無體足跋涉之勞,亦毋需山水畫之佐,僅置一榻,酣睡間便可得野老山水之趣。比起宗炳之"臥遊",更增添了幾分"神遊"的味道。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唐寅臨《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凡此種種,均可見文人參與的明式傢具,不僅具有物質使用價值與藝術審美價值,更兼具精神愉悅功能,使文人雅士於詩書案犢、堰仰坐卧等普通日常中皆可僅憑傢具便能體味到恬淡閑適的生活情趣,並從中進人一種"快然自足"、"神爽意快"的"暢神"的精神境界。


明式傢具|「藝」的領域,「道」的境界


▲ 明末 黃花梨綠紋石屜板小平頭案


結語


正是這種文人氣質,使明式傢具遠遠地超出單純技巧的範圍,進人更高的"藝"的領域,"道"的境界。以少勝多,以一當十,如喧囂浮躁之後而歸於寧靜淡泊。處心積慮之後的簡潔流暢,匠心獨運而毫不矯揉造作。

明式傢具以最簡潔的造型蘊含了極其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據於儒,依於道,游於禪",在與普通生活息息相關的傢具上,濃縮了中國文人最深層的精神狀態。科學、藝術與哲學的完美結合,這也正是明式傢具彌足珍貴、倍受推祟的真正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豐居美學家居 的精彩文章:

紅木傢具雕工的好與壞你會看嗎?
董卿:我跪著,是因為穿著裙子不好蹲,你有教養的樣子,真美

TAG:天豐居美學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