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軍和太平軍的差距有多大? 與英法聯軍時差距又有多大? 看完令人絕望

清軍和太平軍的差距有多大? 與英法聯軍時差距又有多大? 看完令人絕望

原標題:清軍和太平軍的差距有多大? 與英法聯軍時差距又有多大? 看完令人絕望


清軍和太平軍的戰爭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期清軍不堪一擊,完全被太平軍吊打,包括湘軍在內;後期湘軍、淮軍的實力有所增強,太平軍實力下降。再加之太平天國內部混亂,雙方已不在一個層次。至於清軍為什麼在西方列強面前不堪一擊,放在最後再說。


太平天國早期,清軍戰鬥力之渣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比如咸豐五年的武昌之戰,西征的太平軍攻打武昌。當時武昌城內的清軍只有兩千多人。情急之下,曾國藩命令湖北布政使胡林翼、湖北副將王國才分別率兵三千人回援武昌。但是胡林翼見太平軍人多勢眾,行軍至漢陽沌口就不往前走了,武昌城內的湖北巡撫陶恩培召其入城協助,他拒不從命,坐視武昌戰局的成敗。王國才倒是勇敢的趕到了武昌,然而等他趕到城下時,武昌城早已經被太平軍攻下,但是這位老兄卻渾然不知武昌此時已經易主,還大搖大擺的在城下叫門入城。城裡的太平軍都懵逼了,驚嘆這是哪來的傻帽?結果自然是不出意外,太平軍將王國才的三千人馬團團圍住,這位老兄拼了老命才突圍而出。駐紮在漢陽的胡林翼見王國才慘敗,立馬撒丫子跑路。


僅從這一戰就可以看出,當時清軍的統帥素質和太平軍根本沒法比。一個畏戰不前,坐視友軍被殲滅;一個盲目行動,事先也不派探子試探情報。清軍靠這樣的統帥,能打勝仗就是活見鬼了。


相比於清軍,當時的太平軍起碼要高出一個層次。在運動戰能力和紀律性方面更是高出清軍幾個層次。就拿太平軍北伐來說,區區兩萬太平軍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不畏艱險,硬是攪的清朝北方數省不得安寧。其中圍攻河南懷慶府城(河南沁陽)一役,讓清軍的臉皮都丟乾淨了。


當時北伐軍攻懷慶,欽差大臣訥爾經額固守城池,拒不出戰。北伐軍是輕裝步兵,沒有攻城的重武器。雙方在僵持一個月後,北伐軍發現增援的清軍越聚越多,形勢開始對己不利。於是北伐軍拔營退兵,悄然撤出了懷慶,而後轉戰進入了山西境內。這一整個過程,城內的欽差大臣訥爾經額一點都不知道,他還以為太平軍在圍城呢。一直等到增援的清軍試著向懷慶城下靠攏之後才發現太平軍早就走了,而且已經在八百里之外了。

並且更讓清軍丟人的是,北伐軍在河南渡黃河時,有一支負責殿後的部隊沒來得及過河,被清軍阻截在了南岸。這支小股北伐軍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從清軍的包圍圈中跳出,最後連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安然的撤回了安慶大本營。



實事求是的說,太平天國確實有很多讓人吐槽的地方,但就軍事角度而言,早期太平軍的素質比清軍真是高出不止一個層次。別說是綠營兵,湘軍也是屢戰屢敗,打的曾國藩幾次跳水尋死。這種吊打一直持續到了天京事變之後才有所緩解。


天京事變時期,太平天國高層變動頻繁。先是太平天國最有戰略眼光的楊秀清被殺,緊接著韋昌輝、秦日綱兩大幹將被殺,最後石達開負氣出走。雖然洪秀全後來提拔了李秀成和陳玉成兩位新人,也打了一些漂亮的反擊戰。但是新人畢竟是新人,太平天國的內部沒有一個居中調度的統帥,新人之間各自不服,導致太平軍的兵權不能統一。每次打什麼地方,都要由李秀成、陳玉成等太平軍將領開會決定,打起仗來也是各自指揮自己手下的兵作戰。這種各自為戰的模式,在大勢上就已經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反觀清軍,它跟太平軍是倒過來的。早先的清軍沒有統一的指揮,各省綠營兵各自為戰。後來曾國藩被任命為代理兩江總督,得到了統一指揮東南軍政的大權,清軍便終於有一個統一的指揮。

統一之後的清軍基本上就按照曾國藩的作戰思路來,也就是所謂的打呆仗,結硬寨。不講戰略戰術,完全就是一根筋式的作戰方式。並且湘軍後期同鄉兵的優勢開始顯現,太平軍已不是湘軍的對手了。


備註:湘軍招兵基本上就是把整村、整鄉的老鄉都招進部隊,同一營的士兵的全是同鄉,這些人或是父子兄弟,或是親戚,或是師生,或是結拜兄弟,有很強的團結性。往往是死了一個人可以憤怒一村人,打仗來不要命。但是這種模式也有弊端,就是打起敗仗來,往往只要有一個人逃跑,就會有很多人跟著一起逃。所以曾國藩在前期吃了這方面很多虧,只要大敗仗必然是大潰敗,氣的曾國藩幾次想要投河自盡。



攻佔安慶後,此時的太平軍已經不是當初的太平軍了,湘軍也不是當初的湘軍了。儘管湘軍的兵力只有十萬多,但全部都是精兵強將。不僅裝備了洋槍洋炮,改善了軍隊的裝備,而且還不拖欠軍餉,縱容士兵公然屠城行掠,使士兵甘於賣命。而太平軍雖然動輒可以徵募五六十萬的兵力,但這些士兵大多數都是臨時徵集來的烏合之眾,完全不是湘軍的對手。早期從廣西殺出重圍的精銳太平軍,早就死絕了。


總的來說,真不是湘軍有多強,只不過是太平軍不行了,反襯出湘軍很強的假象。事實上湘軍的戰鬥力,曾國藩心裡最清楚。如果不給夠銀子,不讓士兵搶劫,湘軍別說抵抗西方列強了,就連太平軍也啃不動。

至於說當時清軍和西方列強的差距,不客氣的說,軍事上完全就是被碾壓。都不用拿八里橋這種著名敗仗舉例,就說歷史課本上津津樂道的中法戰爭來說,卜卜山會戰,法軍三千,清軍一萬五,並且還擁有山地堡壘的優勢,結果法軍一個衝鋒,清軍死傷三千多,法軍僅傷亡八十多人。著名的鎮南關大捷,一千多昏了頭的法軍被清軍包圍,結果法國兵居然靠著刺刀白刃戰硬是殺出了重圍。清軍並非畏戰,純粹就是打不過罷了。


當然了,與清軍作戰的法國兵其實也不是法國人,而是法屬阿爾及利亞殖民地的非洲土著士兵,這些士兵也是從亞非落後地方出來的,僅僅是受過西方軍事訓練而已。所以清軍為何不敵西方列強?是人種的原因嗎?非也非也,從表面來看,是輸在了組織能力和訓練強度。這兩點,湘軍沒有,太平軍也沒有,當時全中國的軍隊都沒有。


時代變化了,單純的不怕死已經不適應近代化的戰爭了。並且有些個清軍也並非不怕死,只是為錢而戰的部隊罷了。


比組織能力和訓練強度最缺乏的,是當時清朝整體的國力。一個國家整體的近代化水平沒有別人高,士兵再玩命也是白搭。


就拿克里米亞戰爭來說,同樣是西方列強的沙俄,現役部隊超過一百萬,預備役更是接近兩百萬,數量上在歐洲是無敵的存在。然而在克里米亞與英法聯軍一仗,沙俄的百萬大軍輸了個底掉天。除了火槍、火炮落後於人外,英法聯軍所配備的有線電報、鐵路運輸、統一校表進攻、戰地醫院等等一切先進準備和先進的戰術,沙俄一樣都沒有。英法聯軍對沙俄的這種領先,並不僅僅是表現在一桿槍或者一門大炮上,面對這種整體的科技優勢,俄軍根本無所適從。這已經是不同維度的軍事戰爭了,沙俄豈能不敗?英法聯軍在打敗了沙俄後,立馬就調轉槍頭到了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把清軍揍的更慘!


試想一下,相比於落後的清朝,沙俄已經算是很進步的國家了。這樣一個與英法差距沒那麼大的帝國尚且給毆打,何況是落後且封閉自大的清朝呢?所以清軍與西方列強的戰爭,本來就是不對等的戰爭,本來就是應該是不堪一擊的戰爭。士兵怕死與否,只能影響雙方的傷亡數字,但卻無法影響雙方的戰爭結果。



總的來說,清軍與西方列強的戰爭,其實並沒有形象中的那麼孬。但是結果就是幾千人的傷亡只換來聯軍幾十人的損失。清軍的失敗並非僅僅是武裝、士氣的差距,更多的輸在了古代式軍隊與近代戰術體制訓練出來的軍隊的維度差距。西方列強在殖民戰爭中體現的不僅僅是武器上的優勢,更是紀律、訓練、戰術思想等全方位的優勢。


時至今日,科技水平又有了新的維度。現在已經不是動輒一萬架飛機,一百萬士兵作戰的年代了。而是一兩個航母戰鬥群就能吊打一個中等國家的恐怖時代。一個國家如果在科技上與敵國有代差,被吊打是必然的。縱然軍隊再不怕死又能如何?落後國家除了自殺式襲擊、搞游擊戰、動員全民總體戰之外,還能有什麼有效的抵抗么?令人遺憾的是,清朝連游擊戰和動員人民總體戰的勇氣和魄力都沒有。清朝被吊打,是必然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賤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剛恢復妃位的嘉貴妃,又被貶了!眾人為何默契的一起欺負嘉貴妃?
八國聯軍入侵我國, 七個同意瓜分中國, 為何只有美國持反對意見

TAG:小賤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