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玉祥站在哪邊,哪邊就是贏家:蔣介石再起,二次北伐忍辱繞道

馮玉祥站在哪邊,哪邊就是贏家:蔣介石再起,二次北伐忍辱繞道

文|馮傑

馮玉祥站在哪邊,哪邊就是贏家:蔣介石再起,二次北伐忍辱繞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漢,國民黨人在短短數月間從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西南大小軍閥的「易幟」也是一項重要因素。早在6月下旬,貴州軍閥袁祖銘、王天培就派代表赴粵洽談,表示願意加入北伐隊伍,稍後即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9、第10軍。8月中旬,四川軍閥聯名發出討伐吳佩孚的通電,與北洋政府宣告決裂。川東楊森最早「易幟」,獲得第20軍的番號,率先當上了革命軍的軍長。日後統一四川的劉湘反倒居其次,奉委第21軍軍長。

1927年4月,蔣介石實行「清黨」,另立南京國民政府,與國民黨「左派」掌權的武漢政府漸漸水火不容。顯然,馮玉祥站在哪邊,哪邊就是贏家。武漢任命馮玉祥為第2集團軍總司令,並於6月10日派汪精衛、徐謙等與馮舉行鄭州會議,部分滿足了馮的政治地位要求,但在所提供的軍費和武器裝備的數目上存在很大缺口。馮玉祥調頭主動聯繫南京,19日赴徐州與蔣介石晤面。蔣介石大喜:「今日余與煥章相會,非普通之會也。」馮玉祥同樣好話說盡:「蔣同志自追隨總理以還,始終忠心黨國,故總理稱為唯一之忠實革命同志。」比起武漢,蔣介石出手大方,當場贈送馮玉祥現款50萬元,並且答應每月助餉250萬元。7月初,馮玉祥禮送共產黨員離開軍中,他對蘇聯顧問烏斯馬諾夫說:「就事論事,許是由於對中國情形隔膜,第三國際的許多辦法,實在也有不妥當的地方。」

馮玉祥站在哪邊,哪邊就是贏家:蔣介石再起,二次北伐忍辱繞道

經過馮玉祥等人干預,寧漢雙方在「清黨反共」的前提下開始接近。8月13日,蔣介石在多種不利因素的制約下,發表下野宣言,聲稱「進退生死,一以黨之利益為依歸」。蔣介石下野後,馮玉祥、閻錫山聯手進攻奉系,南京負責軍事的李宗仁、白崇禧、何應欽派兵北上配合,中原大地硝煙四起。10月10日,張作霖調整兵力部署,開始反攻閻、馮軍隊,閻錫山抵擋不住,退回山西。為解北方之危,閻、馮呼籲蔣介石儘快復職,共進聲援,合力伐奉。閻錫山還提出「兵不統一,用兵大忌」,建議南京統一北伐全軍戰鬥序列。

1928年1月,蔣介石回到南京,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後又親往鄭州與馮玉祥結為異姓兄弟。2月2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一了北伐軍序列,使蔣、馮、閻分任第1、第2、第3集團軍總司令,並旋即改編兩湖地區的軍隊為第4集團軍,由李宗仁任總司令。據李宗仁回憶,蔣介石認為「他們北方既有兩個總司令,我們南方也應有兩個總司令」。值得一提的是,閻錫山與蔣介石之間的來往函電,此前一直互稱「勛鑒」,頒定戰鬥序列後,閻主動改為「鈞鑒」,蔣有些不好意思:「鈞鑒字樣,實不敢當。」閻說:「國家秩序,怎能因私交廢之。」4月8日,蔣介石下達總攻擊令,第1集團軍沿津浦路北進,第2集團軍沿京漢路北進,第3集團軍出兵京綏、正太路,第4集團軍亦沿京漢路北上,相機填補第1、第2集團軍之間的作戰空白區。

北伐軍進入山東境內,對於自視膠濟鐵路沿線及整個膠州半島為利益範圍的日本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4月20日,日本政府蠻橫聲明,「我們在山東各地日人之生命財產受到重大危險,因此不得不採取自衛措置」。第二天,日本即從天津駐屯軍派出3個中隊進入濟南,再從日本海運第6師團5000人至青島登陸。5月1日,孫傳芳、張宗昌兩軍撤至黃河以北,第1集團軍的第1、第4軍團各以一部佔領濟南。先到一步的日軍如臨大敵,在商埠區周圍層層設置鐵絲網、沙包,嚴禁中國軍隊通行。3日,賀耀祖第40軍數名士兵在送一名患病士兵去醫院途中,與日軍發生爭執,日本正求擴大事端,衝突一發不可收拾。當晚,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山東交涉員蔡公時等18人遇害。蔣介石權衡緩急,決心委曲求全「不抵抗」,暫時撤離濟南,繞道北伐。5日中午,蔣在石家莊與馮玉祥商議對日辦法,馮說:「以我一個革命軍人的身份立場,我主張不顧一切,拚命和日本鬼子干一干。至於為免軍事衝突,從外交方面與他交涉的辦法,也許較為穩妥。」6日,閻錫山亦勸蔣介石:「謀國當計利害,我軍北伐,正在一簣功成之際,非大忍不能大有為。請公嚴令各軍極力退讓,轉道北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奈良東大寺——在日本尋找大唐
不知父母是生是死,沉默40年,台北街頭出現第一張傳單:我要回家

TAG:國家人文歷史 |